在那遥远的北京1
(2013-03-04 14:57:33)
标签:
回忆游记旅游北京 |
这地儿我去过3次,总过来说活了25年去这地儿3次,也算是挺频繁的。
第一次去,7岁。
说记得吧,就记得去了故宫,香山,颐和园等旅游必去景点。说不记得吧,我其实到现在也不知道香山是什么样的山,颐和园和公园有什么本质区别,长城除了人多也没读出他有什么波澜壮阔,更不知道为什么那好汉坡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也不就是一个点炮台么。所以我直到现在也不主张小孩子在劣根性没有完全丧失,以及小孩在没有念清楚ABCD前出去游览好山好水,像我这样智商水平线在中等的娃娃,谁会在自己20年说出自己对北京名胜古迹的各种印象我就佩服他,是真记不住。那7岁的我,记住了什么?那时候的铁路得做一天一夜啊!还是硬座,这对于一个7岁的娃娃是多么的煎熬,夜深人静就只能躺在父母的身上,各种被骨头搁着疼,这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第二天还要顶着严重睡眠不足的大脑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在烈日下参观天安门,还真是天安门上太阳升,我记得没错那时候北京的温度有40吧,烈日晒得自己眼睛都睁不开,开始和父母的旅游永远是需要到此一游的标准照,于是强迫自己皱着眉头,用吃奶的力气撑大眼睛在烈日下留下了那些似笑非笑的照片。我深深的记得,我盯着金灿灿毒辣辣的烈日去看了躺在冰柜里的毛爷爷,当时人矮,屁都没看到就被后面的人推出去了,以至于很久我都觉得躺在里面的毛爷爷是假的,当然事实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人。唯一的感觉就是里面好凉快,我多么想把身上的吹干了再离开。那时候,说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神圣的,于是爸爸非要带我去看。好吧,爷两人一大早赶着早班车从宾馆乘公交去天安门,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起来的了,然后在游人如织的广场上啥也看不到,因为也真的全是人,没办法,就骑到老爸肩上,可怜了我老爸,在我人生成长到八岁的时候还要肩负我这个沉重的娃,几乎是哈欠连连的看完整个升旗仪式,觉得除了姿势比小学的升旗仪式来的标准外,也没啥,不过老爸倒是一直呵斥我不准在看仪式的时候打哈欠倒是让我醒了不少,好吧。就这么回去了,回去了坐公交才发现老爷子钱包被人顺走了,于是灰溜溜的打的,还让老妈下宾馆付钱,诶油喂,在这个神圣的场合还真是几十年不变的小偷多。回上海的时候还是通宵火车,继续坐着半睡半醒的纠结了一晚上,只是爸妈估计也是可怜了我这样熬夜,买了当时我最爱吃的KFC,其实现在也很爱吃,于是我晚上睡前啃了一个原味鸡,早餐啃了一个原味鸡,中午吃了个汉堡,导致我3餐都是KFC的后果就是我回上海好久不想吃。原来父母都是有预谋的。唉。父母心,海底针。
于是第一次吧,北京给我的体验就是:热+小偷+熬夜火车+3餐KFC
你说这印象能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