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活动:《金蛇狂舞》及活动反思
(2011-11-01 12:36:27)
标签:
杂谈 |
活动目标:
1.倾听《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并尝试用舞龙游戏的形式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2.在配乐儿歌朗诵的帮助下,学习用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表演。
3.在乐队表演时,既要注意与本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与其他组同伴的协调。
活动准备:
1.碰铃、圆舞板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完整乐曲《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1.
师:昨天我们学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谁会念?
2.
师:我这儿有一首曲子,叫《金蛇狂舞》,你们可以跟着这首曲子的节奏念儿歌。大家仔细听一听,找一找,可以在哪里跟念?
3.
师:大家念的都很好,这次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用一下一下拍退的方式为儿歌打节奏。
二、引导幼儿分组,并用乐器表现乐曲的B段两队竞赛的热闹场面。
1.引导幼儿分成两队,并将椅子排成两路纵队。
师:现在我们要分成红对和绿队进行舞龙比赛,谁愿意当红队队长?谁愿意当绿队队长?其他小朋友,你支持谁,就搬椅子坐在谁的后面。注意两队的人数要平均!
2.引导幼儿学习用一队说一句的方式念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大家一起念儿歌的,现在分成两队,可以怎么念?
3.引导幼儿选择乐器,并尝试用乐器变现而儿歌节奏。
师:小乐器也想参加我们的比赛,请队长为队员选乐器。
4.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乐器跟着音乐参加舞龙比赛吧!
三、引导幼儿完整表现乐曲。
师:在乐器的一开始,两队在做舞龙的动作,我们在电视里看过哪些动作?(幼儿自由讨论)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使用的音乐不是纯音乐,而是用了唢呐演奏的音乐,让幼儿在欣赏音乐时,一下子把前奏和正文音乐区分开,给幼儿在为音乐配乐器演奏带来了方便。所以整个活动中幼儿对于用乐器演奏很感兴趣。
这个音乐,我们上一周已经带孩子进行了欣赏,也就是本节活动再带孩子们进行打击乐,故孩子们对音乐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但我在本节活动开始,让孩子欣赏音乐,然后回忆儿歌时,孩子们根本就回忆不起来,孩子们都说:“不知道有什么儿歌”,于是我就和上周实施欣赏活动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原来他们那节欣赏活动中,确实没有涉及到什么儿歌,我发现这两节活动的衔接有问题,故我再开展本节活动时,就没有办法开展第一环节的1和2两个小环节,临时开展活动时就有了一些小的调整,效果仓促孩子们跟不上活动节奏。
音乐的图谱应用的较好,能吸引幼儿观察,能更好的帮助幼儿能看图谱进行演奏,给音乐的配乐器演奏打下了基础。
我以后,再开展这类活动时,特别要和上周的老师做好衔接工作,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办法开展第一环节的1和2两个小环节,孩子的活动效果不佳的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