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话剧中制作服装
 
童话剧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它集科学性、创造性和想象性于一体,能极大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一场精彩的童话剧表演,是由许多部分组成:演员的精彩演出、丰富的道具、精美的服饰、优秀的音乐编辑等,都将取决于童话剧的成功与否,因此怎样制作适合幼儿上台表演的童话剧,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怎样制作适合幼儿上台表演的童话剧:
1.    
可操作性非常重要。
每个年级的幼儿的能力不同,因此在制作方向发面也要有所变化,我以小班为例。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全面,做较为精细的制作还是达到不了,但是孩子们对制作服装又特别的感兴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提供给幼儿的是半成品的服装的,给幼儿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不要小看幼儿的创造能力,他们能依据学过的计算活动,如按顺序排列,孩子们就按照规律一个一个的撕贴即时贴,来装饰我们的童话剧服装。操作性强了还能带动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在制作《狼和七只小羊》的服装中,我提出的要求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制作方法进行装饰,一开始孩子们并不敢于下手,而是在观望其他幼儿是如何操作的。我班能力较强的幼儿在一边商量一边准备操作了,在足够的材料下只见他们之间有的剪、有的贴、有的设计,大家忙的不亦乐乎,设计出来的衣服很有童话色彩。因此可才做性是非常重要的。
2. 服装的逼真性。
  
 现在我们制作的服装基本上都是用废旧塑料袋进行加工,在塑料袋上贴一些好看的装饰物,剪成衣服的样式,就成了一件童话剧的服饰,但在童话剧表演中利用率不高。我班的郭皓民小朋友就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看过的小白兔不是这样的,它穿着白色的衣服、竖着两个长长的、细细的耳朵,可是我们制作的衣服确实有好看的颜色。但是我都搞不清楚小白兔到底是什么样的了!”这个问题难倒了我,也让我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孩子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我们只注重了做出来的衣服漂亮,却没有注重服装的逼真性。比如说:兔子身上是白色的身体、细细长长的耳朵,猴子长长的、细细的尾巴,毛茸茸的脑袋,大象长长的鼻子,褐色的身体等等,只要的服装制作出来既形象又直观,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每次我们在表演童话剧的时候穿的都是幼儿园里现成的、逼真的、漂亮的服装呢,就是因为这些服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为什么我们不在制作童话剧服装时就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呢。我觉得可以制作演员服装的特殊部位,比如:长耳朵、细尾巴、尖嘴巴等等,这样做出来的童话剧服装首先对于幼儿来说不至于是歌误导的作品,其次在童话剧表演时也可以运用,成人化的服装不是很明显,突出了童话剧是孩子的表演、孩子们乐于参加童话剧的演出。
 
3.服装的层次性。
  
 制作服装也可以根据每个年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作不同层次的演出服装。比如:小班制作突出角色特点的服装饰物,中班制作上半身的服装,大班制作全身服装。只要的突出层次性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让幼儿在上了大班后,发现自己在制作服装上面的进步,也让老师在备课、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有所区分。
4. 合作性的体现。
在原来的制作服装课时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孩子为辅。老师制作大概的样式,孩子只要负责装饰装饰就可以了,能否让幼儿在制作服装方面也能成为主体呢。老师提供一定的服装图片幼儿可以自由的选择材料、式样,自由组合搭档来制作他们的演出服装。不过这样的制作方式还是需要一定有想法有能力的幼儿,适合中大班幼儿操作。
5. 材料的选择多样化。
  
 不要一味的选择环保袋方面的材料,可以多方面的参考其他的材料。在制作《嘘》的童话剧服装时,我班家长带来了一件装西装的透明袋子,一开始还没有太注意,但是当做出来后,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穿到孩子身上,孩子里面的衣服也能衬出好看的颜色,一举两得很漂亮!因此可以大胆的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服装,这样也能突出不同的服装特点。
  
 本学期的童话剧活动已经接近了尾声,总结了许许多多的长处与不足之处,在制作服装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总结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看法,但也有许多是值得自己再次反思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关注到童话剧服装的制作,大家一起探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制作童话剧服装的课成为一些列的课程就像语言活动、表演活动一样。最后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希望在接下来的童话剧活动中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