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海一勺》(190)【桥梓】

(2020-08-05 15:40:33)
分类: 星槎杂编
《辞海一勺》(190)【桥梓】

称人“父子”的雅辞。也作“乔梓”。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李善注引《尚书大传》:“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见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于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这是“桥梓”的出处。

又有一版本《尚书大传》卷四(《周传》)《梓材》:“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二、三子往观之,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复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这是“乔梓”的出处。都有取乔木高,梓木低以喻父位尊,子位下之义。

 

“桥梓”后世用例有:(1)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2)唐代张说《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礼义形于桥梓,哀戚过于缞麻。”(3)宋代许月卿《次韵董玉如大章携先集吏访》诗:“桥梓风流满腹经,桂花香里识魁名。”(4)明代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庆春风桥梓齐荣,乐晚景椿萱同操。”(5)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等

 

“乔梓”后世用例有:(1)唐代赵必豫咸淳元年中进士,与父崇岫同科,时称“乔梓联辉”。(2)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第四一出(其妻妾不羞也)》中“一双乔梓真奇怪,老爷扮得寒酸态,还添他贤公子妆着赛。”(3)《水浒后传》第二十回中“我匹马逃生,幸遇贤乔梓得解此难。”(4)《姑妄言》小说第二十三回《梅孝廉决意辞名 钟员外无心逢侄》中“他向日来家,弟丝毫不曾尽情,待他乔梓太薄,今日不好去奉求”等。

2020/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