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海一勺(159)【牵萝补屋】

(2017-08-11 19:05:44)
分类: 星槎杂编

《辞海一勺(159)【牵萝补屋】

拿藤(女)萝补房屋的漏洞。本形容生活困难,挪东补西,或勉强应付,后多比喻将就、凑合。例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荷鑱诛茅,牵萝补屋,日以为常。”该典出自诗圣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一句。

后人多省为“牵补”引用,例如:宋代刘将孙《水调歌头·败荷》:寂寞六郎秋扇,牵补灵均破屋,风露半襟寒。宋代度正《青松一首送杨侍郎丈赴阙》: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

宋人将“牵补”与“架漏(指房屋漏雨架上东西遮挡)”连用的也不少,例如: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架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

“架漏过时、牵补度日”之语进而被缩略为“牵补架漏”或“架漏牵补”使用。例如:文天祥《贺签书枢密江端明古心书》:天下无事,则代天理物之地,犹可从事于牵补架漏,以庶几不致于败缺。朱熹《答陈同甫第六书》(《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架漏牵补意义相近,因此单用 “架漏”、“架漏度日(喻指凑合度日)”也可。宋末元初熊鉌尤其喜用“架漏”一语,例如其《三纲叹》:架漏二千载,使我心悠悠。《观洛行》:从兹架漏过千载,何时赤子当息肩。《赋游高逸轩怀蓝远洞》:云胡千载间,架漏安蹇浅。

将“牵补、架漏”频频采入诗文,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唐宋文人的人生意趣。

2017/8/11

《辞海一勺(159)【牵萝补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