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之余香】《舞青丝》前言
标签:
舞青丝前言盘发梳妆 |
分类: 墨之余香 |
感谢参与拍摄和在拍摄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小伙伴们,《舞青丝》书籍终于问世了。另书中有不足的地方还望广大读者们海涵。
第一次出书,有点诚惶诚恐,总是想把一些想到的东西往里塞,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很庆幸我们这个年代,前辈们留下了好多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这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书中所提及的一些理论,皆是笔者整理了一些这方面有相当大的研究的专家的成果,并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学习心得所得。
本书并不是一本非常严谨的考据书籍,许多案例掺和了笔者的想象并加入了一些原创的东西,确切地说它只是一本适用于影视剧、舞台剧、影楼的古装梳妆教科书。涉及古装梳妆的书籍很少,很多人也一直很好奇高高的发髻是怎么梳成的,那么本书正好能够解答这些疑问,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这本书籍了解到一些梳妆手法和梳妆技巧,并且通过案例所教的步骤加以练习梳出美丽的发髻来。
书中所讲到的案例包括了多种梳妆手法,有包裹式、拧扭式、盘桓式等,不同的方式能梳就不同的发髻,同时同一类型的发髻也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本书中最值得笔者骄傲的是,有些发髻并没有使用铁丝等硬衬道具,却能高耸不倒,当然这种技巧在书中亦会提到。书中的好些手法都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因笔者没有受过专业的古装梳妆培训,所以很多梳头技巧未必跟学院派一样,这只是个人的梳妆风格和习惯。
古装梳妆讲究干净利落、线条流畅,最忌讳的是一头毛糙和线条不清晰。看中国历代的仕女图,特别是白描图,就能清楚地看到美人头上的发丝一根根相当干净,并且还能看到大致的盘发走向。我们梳妆师在看这些图的时候,多半并是不把时间花在赞叹图如何美的上面,而是能够在脑海里迅速将这幅画上人物发髻进行解构,大脑模拟出三维影像来。这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发髻的构造能体现梳妆师的创造能力、发髻的流畅能体现梳妆师的整体把握度、发髻的整洁度则能体现梳妆师的心态。笔者在这些方面并不是最好的,很多地方还有待提高,就如一个友人说的:“你太着急了,一下子这么多造型,质量肯定不比一两个好,有点可惜。”这点笔者也有意识到,书籍教程的拍摄耗时大半年,工作密集度比较大,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和瑕疵,在这里我先表示一下我的歉意,但我更希望这些小瑕疵没有影响到大家的阅读。
最后我再一次感谢我的小伙伴们,尤其是模特们,因为书籍拍摄时间从2014年11月底开始到2015年3月初结束的,多半都是在寒冷的大冬天进行,由于衣服较薄,模特们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我真的感谢你们,本书因有你们的参与,而更加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