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课堂】眉飞色舞

标签:
眉形蛾眉眉梢细长 |
分类: 迷你课堂 |

1【长蛾眉】:细长眉最为代表的一种眉形,因眉形细长,尾部直至鬓发,亦称”长眉“。这种眉形先秦时期就有了,至两汉、魏晋南北朝,仍有沿袭。晋崔豹《古今注》云:”魏宫人好画长眉。“南朝梁代吴均《与柳恽相赠答》诗云:”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唐颜师古《隋遗录》记载:隋炀帝时期,吴绛仙擅长画长蛾眉,被宠幸,封为婕妤,于是宫中竞相效仿。
2【广眉】:《后汉书·马廖传》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唐马总《意林》卷四云:”赵王好大(广)眉,人间皆半额。“南朝法宣《和赵王观妓》诗中亦云:”城中画广黛。“这种粗浓且大的眉形从汉代就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盛行。这种眉形的特点主要是宽阔、浓黑。
3【细眉】:这种细眉,历代都有。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云:“青黛点眉眉细长。”唐温庭筠《南歌子》词云:“连绢细扫眉。”等咏的都是这种眉形。唐代张萱的画作《捣练图》中亦有此眉。
4【阔眉】:唐代以及五代妇女的一种眉形,是广眉的演变,与广眉不同的是,它比较短。唐杜甫诗云:“狼藉画阔眉。”张籍诗云:“轻鬓丛梳阔扫眉。”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不少仕女亦有阔眉形象。
5【蛾眉】:眉形细长弯曲,犹如蚕茧。这种眉形先秦已有,《楚辞·大招》云:“蛾眉曼只”。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三国魏时,宫人都”作蛾眉,惊鹄髻“。唐杜甫《虢国夫人集灵台》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种眉形,到宋、元、明仍在流行。
6【青蛾眉】:又名”青黛眉“、”仙娥眉“,形状犹如飞蛾的须,颜色青黛而俏美。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始于宫廷,后流传四方。《妆台记》记载:“魏武帝另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娥妆‘。齐、梁间多效之。”唐韦应物《拟古诗》云:”娟娟双青蛾,微微启玉齿。“唐柳中庸《春思赠人》云:”红粉当三五,青黛艳一双。“
7【薄眉】:一种浅黛色的眉毛。汉代伶玄《飞燕外传》云:”(赵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薄眉亦称”远山眉“,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细长而曲,色微淡。唐宋间,还在流行这种眉妆。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云:“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宋晏几道《六幺令》词:“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8【愁眉】:相传为东汉大将军梁冀的妻子所创。眉式细长弯曲,眉头微蹙,眉梢下垂,呈愁态,故名。中唐时期妇女有一种眉形叫“啼眉”,用油膏薄拭眉下,似啼之状,与“愁眉”相近。
9【浅文殊眉】:眉形纤丽轻细,雅淡秀美,为女尼所创,故名。宋代较为流行。
10【出茧眉】:形状似春蚕出茧,短而阔。南朝何逊《咏照镜》诗云:“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唐代亦有此眉。
11【八字眉】: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汉武帝曾令宫人画八字眉,后历代相传,中晚唐时期尤为盛行。其形状犹如汉字“八",故得名。眉尖上翘,眉梢下挂,眉尖细而浓,眉梢广而淡。这种眉形又称”鸳鸯眉“。又于”愁眉“相近。
12【月眉】:亦称”却月眉“。眉尖和眉梢尖细,眉腰略宽,形状如上弦之月,故得名。这种眉形,唐代较为流行。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中的小宫女就是此眉。
13【分梢眉】:眉尖细而色浓,眉梢上翘而分叉。宋叶廷珪《海录碎事》记载,主要流行于唐代玄宗时期。
14【涵烟眉】:又叫“柳叶眉”,眉间渐广,眉梢渐细,眉色由浓渐淡,形状像一片柳叶。唐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柳叶眉为历代妇女所喜爱,后世一直有流传。
15【倒晕眉】: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眉形。状如宽月,眉尖眉梢由深至浅,逐渐退晕,后与肤色融为一体。唐温庭筠《青妆录》:“妇人画眉,有倒晕妆,故古乐府云晕眉拢鬓,又云晕淡眉月。”
16【桂叶眉】:流行于唐天宝至贞元年间,宋代亦曾流行过。形状短阔,如新生之桂叶。又因其形状如飞蛾,亦称“飞蛾眉”。
17【一字眉】:古代蒙古族贵族妇女的一种眉形。如汉字“一”,形状平齐细长。元代宫廷后妃间较为流行。
后一篇:【迷你课堂】朱唇一点桃花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