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你课堂】解密杨贵妃的梳妆台

(2013-03-08 14:09:40)
标签:

课堂

梳妆台

裙子

丰韵

首饰

分类: 迷你课堂
本篇文章为博主原创,严禁盗版!!!
 
说起杨贵妃,大家都不陌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人们往往会用“胖”“国色天香”来形容她,那么这些形容词到底能表达出怎么样的一个大唐的贵妃呢?是不是太宽泛了?别郁闷,本篇将为您解密杨贵妃的妆扮。
在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字里我们似乎可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据《事物考》记载:杨氏一出生,手指甲和脚趾甲就都为红色,人们称其为白鹤精(白鹤羽毛为白,间有黑羽位尾部项部,其脚朱),宫中女子竞相效仿,涂染红色指甲和趾甲。由此可见杨氏的血色很好,皮肤很白,头发很黑,并不是林黛玉体质。
《新唐书》中记载:(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古代女人戴假发蛮多的,在唐代更是五花八门,女子们以高耸的假发来彰显自己的美丽和自信。那么杨氏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假发髻居多呢,毕竟唐代假发的款式很多。我们可以从杨氏存在的历史时间来判断。杨氏生于唐开元七年,死于天宝十五年,这段时间为大唐盛世年代,我们虽不曾看到杨氏的真容画卷,但可以从旁的历史遗留画卷中找到点什么。
【迷你课堂】解密杨贵妃的梳妆台
    此图为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是谁?正是杨氏的姐姐。张萱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款唐代女子发型,垂鬟髻,倭堕髻和云髻。
【迷你课堂】解密杨贵妃的梳妆台
    此图为张萱的另一个作品《捣练图》
与杨氏同一时代的宫廷画家笔下的贵族妇女造型,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曙光。
徐凝的《宫中曲》“一旦新妆批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唐妇女多为青黛色的眉,李白亦有诗“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青蛾为青黛色的蛾眉),不过这一流行元素被杨玉环打破了,杨氏喜欢画黑色的眉毛,得宠后,众人争着画黑眉,徐凝的“六宫争画黑烟眉”正是描写了这种情景。而著名的《长恨歌》在此颜色的基础上更是为我们道出了杨氏的眉形“芙蓉如面柳如眉”(“柳如眉”字面意思就是眉毛像柳叶一样)。在唐代柳叶眉虽然没有像桂叶眉那些夸张的眉毛一样叫人印象深刻,不过这种眉毛却一直流行到了晚唐,吴融《还俗尼》中写道:“柳眉梅额倩妆新。”韦庄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上记载“贵妃每至夏日……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我们知道唐代流行红妆,王仁裕的描述,可以看出杨氏的妆容为桃红色,并不是特别的浓重,有可能是“桃花妆”。
在《中华古今注》里面另记载了杨氏的首饰“……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太真”我们知道是杨氏的道号,朵子是什么呢?它是首饰名,朵子始于秦始皇时期,令妃嫔戴芙蓉冠,插五色通草苏朵子,即华錜钿钗之类也。”那么“錜”是什么呢?是一种小钗,古代妇女插于鬓边的一种首饰,这正与《捣练图》中女子鬓发处戴小钗相符。那么《古今注》中所提到的“啼妆”是否与前面所说的“桃花妆”冲突呢?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叫做“啼妆”。啼妆最早流行于东汉时期,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这个我们可以想象,人哭过之后整个眼圈都是红的所以结合唐代的红妆特色,在整个脸部,眼睑处涂上红色来说不为冲突。
综上所述的推论,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段有关杨贵妃的特征描写呢——杨贵妃喜欢穿黄色裙子,经常戴假发。她天生手指甲脚趾甲红色,皮肤白皙丰韵,头发乌黑。画黑色的柳叶眉,桃花妆,特在卧蚕处画薄薄的一层脂粉。发髻的鬓发处戴金色的小钗。
【迷你课堂】解密杨贵妃的梳妆台
(真人演绎 正面)
【迷你课堂】解密杨贵妃的梳妆台
    (真人演绎 背面)
特此说明:本人不是权威,只是根据文字和图片进行推测而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杨贵妃,不同的人不同的标准。另请勿喷模特,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