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2012-10-10 12:50:49)
标签:

卓文君

中国

释名·释首饰

八字眉

长眉

文化

分类: 迷你课堂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一、妆

(1)眉:

1.八字眉
  在西汉以汉武帝为首,《二仪实录》说他“令宫人扫八字眉”。
2.远山眉
  另一位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也是一位“眉痴”,他是汉代古文的“文章魁首”,其辞赋中有不少为写眉的名句,偏生他结识的爱人,恰巧又是一个特富眉间天然美的绝世佳人。《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一本作“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这正所谓佳人才子,相得益彰了。后来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让她的妹妹赵合德也仿照文君“为薄眉,号远山黛,’(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可见修眉的风气的确盛行于两汉。
3.长眉
  汉代流行于贵族女子之中的眉妆,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八字眉、远山眉之外,当属“长眉”最为流行了。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的特点是纤巧细长。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脸上即是长眉入鬓。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汉景帝阳陵出土女佣-长眉)

    妆饰在汉代是少数贵族妇女的特权,民间女子没有权利也没有条件化妆。礼制规定“上得兼下,下不得偕上”,贵族妇女可以“食肉衣绮,脂油粉黛”,平民女子只能“荆钗布裙”。因此,在乐府民歌中,对美女罗敷、胡姬以及刘兰芝的描写,都未触及她们的眉毛。但即使如此,两汉时期依然可以说是上承先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开辟了中国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2)唇:

    中国古代女子点唇的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美,俗称“樱桃小口”。在妆粉时常常连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后以唇脂重新点画唇形。可根据个人唇之厚薄和口之大小重新描画唇形,以求其美。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3)面妆:

    面妆,又称妆靥。靥指面颊上的酒涡。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面靥古称 “的”(也称“勺”),指妇女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据说商周时期便已有之,多用于宫中。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留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难)于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吏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即这种风俗早先用作妇女月事来潮的标记。古代天子诸侯宫内有许多后妃,当某一后妃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不便启齿时,只要面部点“的”,女吏见之便不列其名。后来,皇后及嫔妃宫人、舞伎等看到面部点“的”有美容之效,于是就打破月事界限而随时着“的”了。“的”的初衷便慢慢被美容所代替,成为面靥的一种,并传入民间。

二、发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迷你课堂】第三章:西汉时期妆束(理论篇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