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有去影院看电影了。
对于《铜雀台》我没有抱着非看不可的心情,只是碰巧今天晚上有时间,于是就去看了。
片头的名单一出来,导演很陌生,演员很熟悉。
在翻主要演职人员的名单的时候,音效我曾一度怀疑是雀鸟扇动翅膀发出的声音,因为我联想到了片名,在漆黑一片的屏幕上,猜想第一个镜头肯定是雀鸟飞翔在宫宇之上,然而出现在我眼前的并非我想的一派宏伟的景象,而是一只蚂蚁在洞穴中爬行。看完整个片子之后,我不经对这个设计拍案叫绝。灵雎和穆顺的命运就如同蝼蚁,小人物渴望生存和自由,却在政治和历史的大巨轮下被碾得粉碎。中国导演时常会说“大片”两字,但是真正有点意思的确属凤毛麟角。我其实很赞成两种开头,一种是从宏观到微观,另一种则是从微观到宏观,《铜雀台》用的是第二种,由一只蝼蚁带出了灵雎和穆顺。
撇开历史和服装的形制,整部影片让我很享受,我终于看国产古装电影不用把眉毛皱得打结了。每个人看片子的侧重点都不同,我觉得最受用的是影片的美术。灵雎火红的一身装扮,非常抢人眼球,影片中,这位身世可怜又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弱女子,或红或白,干净纯粹。火红,代表着对生的渴望,年轻生命风华正茂,她就像一团火,燃起了曹操心中暮年逢春的火苗,这不是情欲,我觉得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挽留和保护,正如片中曹操所说他已经杀了很多人,够了,他要的不再是杀伐,而是拯救;白色,代表着对生的绝望,灵雎出现素衣的镜头都很微妙,第一次是在刺客组织的训练营里,暗无天日,不知生死,第二次是准备出手刺杀曹操,那种抱着必死的决心,还有几次,一在汉献帝去铜雀台冬猎,目睹鹿被射杀,一在感染风寒生病期间,对于存在价值的疑义而发出呐喊。最后跳崖时候的红色更是一种触目惊心的美,抱着对生的渴望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对生的眷恋归结在死之上,灵雎对曹操说一个好归宿是她想要的,而曹操却说最好的归宿就是尘土。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生前怎么样,死后都一个样,时间会掩埋一切。
影片的场景也不错,尤其喜欢下雪的几个镜头,还有灵雎和穆顺拥吻时,随风飞扬的垂幔,以及穆顺准备妥当起身前去刺杀曹操时那轮明月。尽管这片子槽点还是很多(我不一一例举了),但是不影响我观看影片。据说这位导演是个新手,如果真是这样,前途无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