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Niki、企鹅、咏叹、蓝蓝
原著:王实甫
制片:Niki、寒音馆主
改编:Niki
总导演:Niki
导演:咏叹
摄影:菜包包、寒音馆主、咏叹、老妖
服装提供:寒音馆
首饰设计:静尘轩
化妆造型:Niki
道具:寒音馆主
后期制作:Niki
。
。
。
演员表
张君瑞…………………………捡捡
崔莺莺…………………………泉儿
红娘……………………………斯印
崔夫人……………………寒音馆主


书生张君瑞游学中原,来到普救寺。
他见这个寺院果然殿宇宽广,宝塔耸天,确是盖造的壮丽宏伟,不比平常。

张生进得寺来,寺中长老法本一早出门了,一小和尚引他参观了寺院。

小和尚指着一处院落对张生说:“崔相国新近故世,相国夫人带儿女扶柩还乡,遇着丁文雅手下叛将孙飞虎作乱,恐路上出事,暂住在院里。老夫人门禁森严,不准外人进去。”

这时,相国府的小姐崔莺莺和丫鬟红娘正在院子里玩耍。张生蓦然见了莺莺,顿时惊艳到了,不禁在门口站住了。
红娘抬头见门口有个书生正看着她们,她见那人魂灵儿飞上了半天的神气,实在叫人好笑,就叫莺莺快看。
莺莺回头看了张生一眼。红娘忽然记起老夫人平日里的嘱咐,连忙拉莺莺离开了。

张生出了院门,坐在回廊上不肯走。他一心想着莺莺,只恨才看了几眼还记不真她的模样,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许配人家。
正在这时,红娘来了,张生喜上眉梢,抢上一步,拱手对红娘道:“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乃西洛人氏,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时生,并不曾娶妻……”话未说完却被红娘抢白了几句。
他还要问红娘,红娘马上正经地告诉他:“老夫人严厉得很,平日连十二三岁的童子也不让小姐接近,你呀就别胡思乱想了。”说完回身就走了。

翌日,莺莺像往常一样,由红娘捧着香炉到花园去烧香。

张生住的西厢与花园恰好就在隔壁,他听得角门“呀”的一声,就连忙踮着脚尖儿张望。

只见红娘点了三支香给莺莺,莺莺轻声祷告着:“一炷香愿亡父早升天堂;二柱香原母亲身体安康。”

到了第三柱香,莺莺却不做声了。红娘就俏皮地替她说出了心愿:“愿小姐早日寻得一个如意郎君。”莺莺拜了两拜,长叹一声,透露了心中说不尽的幽怨。

张生隔墙听了长叹声,猜知莺莺有无限心思,不由得也叹了一声。

叛将孙飞虎将普救寺团团围住,扬言要劫走崔莺莺。急得老夫人和莺莺抱头痛哭,老夫人无奈之下传令:“不管什么人,谁能杀退贼子,就将小女莺莺许配给他。”
张生闻讯赶来献计,夫人问他有何计策,张生先问夫人说话可否算数,夫人表示,堂堂相国夫人一言九鼎。
张生将写好的书信交与一个叫惠明的和尚:“请将此信交与我的朋友白马将军,他定能来解围。”惠明接过书信,悄悄地出了寺。
贼兵已退,然而,老夫人却出尔反尔了,硬是要莺莺认张生做兄长,张生眼看着一场好梦化成灰,不由得悲愤至极。

这厢,莺莺想着母亲的变卦,想着张生的受骗,想着自己和张生无缘,也不由得伤感起来。
而此时红娘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她摆上香案,连声朝西厢咳嗽通知张生,琴声就从东墙传了过来。

莺莺细听,原来曲子弹得是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凤求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觉得歌词充满了哀怨,情真意切,禁不住流下泪来。
莺莺正伤心,忽听张生在墙内把琴一推,抱怨起她来了:“夫人忘恩还罢了,只是小姐,你却不该负我啊!”

莺莺见张生错怪自己,只恨隔着一堵墙,不能过去向他说明自己的心意。
红娘告诉莺莺:“听说张先生明日就要走了。”莺莺让红娘去对张生说:“夫人这两天正有事,叫他且耐着性子再住两三天,好歹要给他一个回音。”

却不想这几日张生竟害了相思病,莺莺听说张生病了,叫红娘去探望。红娘来到书房窗外,先往里窃看,只见张生凄凄凉凉的,人也瘦了,气色也不好。

张生见红娘来探望自己,忙出门迎接。知是小姐怜惜,顿时病也好了大半。

红娘嘘寒问暖一番,转达了小姐的关心,正要告辞,见张生叫住了她,取出一张信笺来,求她捎去。红娘先不答应。

张生要送银两酬谢红娘,红娘生气道:“什么话,你卖弄什么家私?我是贪你的银子吗?我可不是那样的人!”张生见红娘恼了,慌忙赔罪,红娘这才将信笺拿了去。

红娘将书信带回来,只见上面写了:“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莺莺阅完,心想:张生啊张生,你也太大胆了,这事要是闹到夫人那里,怎么了得!于是她就假意对红娘生气起来,说要去告诉夫人。
不料红娘一把将书信抢了过来,装作要到夫人那去告张生,莺莺这才一把拉住她:“我逗你玩呢,罢了,饶他这一次吧。”
莺莺也写了一封信,叫红娘送于张生。她对红娘说:“上面写的是叫张生断绝妄想,以后再要这样,非告诉夫人不可。”

红娘见莺莺似无情,无奈拿着书信来找张生。对张生说:“小姐看了你写的信,大发雷霆,我劝你以后不要自寻烦恼了。”
张生不信,怪红娘没替他说好话,红娘就把书信给张生:“你自己拿去看就知道了。”

不料张生一看,喜出望外。他把莺莺的信念给红娘听:“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原来莺莺在诗里暗示,要他去花园与她相会。
红娘这才知道连她也给莺莺哄了。张生说:“只是小生是读书人,怎么跳墙呢?”红娘气得撅起了嘴:“跳也由你,不跳也由你,你们的事与我不相干!”说完转身就走了。

红娘摆上香案,对莺莺说要去角门把门关上。她却从角门出来,绕到东墙,见张生早就在那里等候了。

红娘噗嗤一笑:“那你就跳吧,我看你怎么跳。”说完不等张生便把门关上进去了。张生无奈,环顾四下无人,便撩起衣服,爬上墙头翻了过去。

张生翻墙进去,还没走到莺莺跟前,不料莺莺因为没有把红娘支开,临时又变了卦,她严正地说道:“张生,是你?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到此,若被夫人闻知,有何理说?”

红娘故意责问张生是谁叫他来的,要拉他去夫人那,说着又责令张生跪下。
张生满面羞惭,跪在地上。莺莺义正言辞地说:“先生救命之恩,自当报答,只是现在即为兄妹。怎么又生此念?夫人若是知道了,绝不会干休的!”莺莺说完便拂袖走了。

红娘连忙扶起张生,笑道:“先生,你这猜诗谜的能手是怎么猜的?今天该死心塌地了吧!”

张生经不起这场折腾,又病了。莺莺听到此事,担忧起张生来,便又写了一封信。
莺莺叫红娘把信送与张生,红娘不肯去,“我可不想再惹事了,小姐你也行行好,别送了他的命。”莺莺却道:“这回是救他的命,这是一张救命的方子。”
红娘把“药方”送给了张生,不料张生一看,竟然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小姐这药方忌的是老夫人没睡,怕的是小红娘不稳。”红娘问:“这是怎么回事?”张生告诉她:“莺莺小姐答应今晚亲自来探望。”

一月有余,夫人开始疑心了,她唤来红娘严厉地盘问。
红娘不说,夫人取来戒尺,命她跪下,问道:“小姐到张生房里去了没有?”
红娘还是不说,夫人就狠狠地打她。红娘见隐瞒不过,就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夫人一听气得目瞪口呆。这时红娘的胆子倒是更大了,她理直气壮得说:“这事都是由于夫人您忘恩负义,言而无信,一手造成的。”
夫人要把张生送到官府,告他引诱相府千金。红娘又阻止说:“如果惊动官府,更使外面都知道堂堂相国夫人背信弃义,夫人,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得罢手时且罢手吧。”
夫人听了红娘所说,觉得句句在理,就咬咬牙,叫红娘先去把莺莺叫来,随后再叫张生。

红娘跟莺莺说了,莺莺听说事发,吃了一惊,又听得母亲已经被红娘说服,答应给他们成亲,才放心,跟红娘过来。

老夫人厉色对张生道:“好秀才,圣贤之书读到哪里去了?待把你送官又恐辱了相国府的名声,我只好把莺莺配你为妻。”
张生欣喜若狂,不料夫人又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要娶我女儿,必须上京赶考,得了一官半职方能回来成亲。你即刻动身赴试去吧!”

长亭边上,一对有情人持手相看泪眼。莺莺对张生道:“无论有官无官,早日回来,白首偕老强似状元及第。”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回头望,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