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湖
(2019-05-23 15:21:04)分类: 散文随笔 |
在甘肃省陇南成县的县城内,有一处具有江南水乡秀美园林风光的休闲游览的胜地,那便是位于成县县政府招待所对面的“裴公湖”。因其历史悠久,风光妩媚,地处县城而列为成县人文胜迹之冠。
据《成县新志》记载,裴公湖始建于唐光启年间,时成州刺史山西稷县人裴守贞,“观斯胜概,遂凿湖引水”,“湖心建亭,环亭植莲,夹岸树桃柳,榜曰:湖水飞阁”。为桥,前“云锦”,后“霞漪”。宋元明清各代,又在原基础上修建补葺,疏浚开拓,增添景致,一九七八年,县政府拨款修缮,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裴公湖牌坊式的正门端庄挺拔,正中书写的“裴公湖”三个大字遒劲有力,雄浑厚重,字口丰满,雍容大气,立体感很强。进入大门内中间有座石质塑像,她是一位亭亭玉立发髻高耸,面容秀丽,长裙宽袖,衣袂飘逸的古装美丽少女的温婉形象。
她双手捧着一朵含苞欲放荷花,双脚站在一朵石雕的荷花底座之中,而底座又沉浸在一小池碧水之中,池边四周凹凸呈现的又是一朵八瓣莲花的形状,塑像立意造型确实典雅优美,体现出设计构思的独特巧妙。池水、荷花、美人三体一位,相互映衬,相得溢彰。古诗有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荷花中的莲姑则代表着荷花玉洁冰清﹑光彩照人的神韵与美好形象。
莲姑塑像两边有两个长方形花园,翠树冬青环植,花园内的花卉茎弱花柔,花朵娇艳美丽,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绽放吐露着生机和魅力。在左边花园后还新建有古典式建筑的成县文化局、图书馆大楼。
再往内行走,这便是碧波潋滟、荷叶翠绿久负胜名的“裴公湖”了。湖区占地二十七亩,其中水面二十亩。湖分东西,状若粉蝶,湖山堂及两厢游廊为蝶身,东西两湖为两翼,两岸垂柳,恰似蝶须。玉立湖心中间的湖山堂俗称“莲亭”,为矗脊攒顶之八角亭,其尖顶凌曾,飞檐卷翘,藻井绚丽,流舟溢彩,色彩明艳,气势不凡。“莲亭”游廊通道两边有低矮的护栏,游廊三楹接亭之南北,雕梁画栋,描金涂朱,朱栏剔透,水轩玲珑,两湖皆荷,东红西白,环岸植有柳树、碧桃、玉兰、国槐等树木。湖心堂亭阁上端分别书写三块“云锦”、“凝翠”、“霞漪”的楹额。这为提高“裴公湖”的品味和文化气息增色不少。
裴公湖湖水碧澄,山楼岸树,亭榭曲栏倒映湖边水面与荷花交相辉映,波闪影动,美不胜收。湖内荷水相间,碧水清柔,波澜不惊,随着细小水虫游行,水面出现层层细微凝碧的波纹涟漪。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湛蓝天空中漂浮着白云,倒映在像清亮的镜子般空闲的水面中,映射出水中的蓝天白云,天光云影成为波光水影,水天一色,互相对映游移徘徊,意像绝妙成趣,一时之间,天上的图画便聚像为浮光掠影水中的风景。
湖水中的荷叶则疏密有致,疏闲的水面看到的是天光云影是空幻影像,荷叶密集的地方则叶片扩散蔓延覆盖,水面上铺满一片片诱人的翠色,漂浮的圆形荷叶大小不一,它们如翡翠般温厚,似碧玉般圆润,其间一些荷的茎叶挺拔耸立在水中,或高或低,这与水面平铺的荷叶形成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的样子,荷叶的深处还有灰褐色的野鸭在游弋戏水。分散点缀在东西湖绿叶间俊俏粉红耀目和纯白如雪的荷花,则高高地凌驾于荷叶之上,迎风弄姿,玲珑秀美、风情万种、如诗如画。柔风轻漾,湖边弥漫着淡淡的荷花的清香。傍晚朦胧飘袅的乳白色雾霭悬浮笼罩在湖面,似轻纱般轻柔,荷塘花叶如同披上了梦的衣裳,似乎在温馨酣睡中做着一个甜美的幽梦。这荷花的纯洁高雅别致,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那样所描述的情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又如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它们无风时呈飘摇之态,有风时现袅娜之姿,荷叶与花瓣上,水珠晶莹剔透,珠圆玉润。阳光之下,熠熠光辉,清风拂来,水珠滑行滚动,有的水珠滴落湖水中,如同滴落的一首一首清新秀丽的小诗。
湖边游廊上有休闲的垂钓者,也有管弦伴奏唱歌的老人,还有欣赏湖中绿肥、红肥和纯白的荷叶荷花的游人,在如此优美清丽、充满诗情画意的宁静闲适的环境中,凝视清幽明净的湖水,吮吸着荷的花叶的清香,观赏着绿叶擎天、荷花映日的美景,置身于古典亭榭游廊建筑的意蕴中,确实让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和心情放松,使人深深感悟到人文与自然景观的亲切和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