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中文函授的老师

(2019-05-21 09:29:20)
我中文函授的老师
                             马超老师

               马超是天水师专中文系的主任,外表敦实健壮,端庄方正,亲切朴实,他当时给我们九五届中文函授生上的是《中国新文学》的课程,他口才很好,重点突出,他先从中国新文学发展说起,以后课程的章节陆续是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戏剧创作、散文创作、叙事抒情散文简介等,每个不同时代,不同文学体裁,都有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如王蒙的《春之声》、张贤亮的《绿化树》、古华的《芙蓉镇》、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春蚕》,巴金的《怀念萧珊》;还有“风华从朴素中来”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红学研究家俞平伯采用“平淡空灵朦胧”手法写作的《桨声灯影秦淮河》,以及以开“伤痕文学”先声而“崭露头角”出名的刘心武的《班主任》、以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命运而名声鹊起的谌容的《人到中年》,还有十年动乱后出现的“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又用“黑色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马超老师如同一名出色的文化导游,他用丰富的学识精彩的语言,把我们带进了文学的百花园和神圣的文学殿堂,让我们遍观群芳竞秀,汲取丰厚学养,让我们真正认识鉴赏到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家庞大的阵容和精彩纷呈的文学作品!
 
                        杨敏老师

                杨敏老师教授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唐宋文学史,她长发披肩,身着裙装,气质高贵,美丽优雅,戴着眼镜一派 温文尔雅的淑女形象,她对唐宋文学颇为熟悉,她通过讲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让我们感受到诗仙自由奔放洒脱的性情,通过品评杜甫的《石壕吏》,使我们体味到写诗如史的战乱流离百姓苦难,通过解读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让我们看到君王昏聩误国导致“安史之乱”战火连绵,李杨爱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和无奈。还有了解韩愈和柳宗元提倡践行的古文革新的运动,让我们品赏认识到言之有物平淡写实“文以载道”散文的风采。在宋代文学中,重点讲解了“豪放派”代表苏辛的作品、“婉约派”代表李柳的作品,特别是苏轼的“大江东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的个性豪放壮志激昂的词句,彰显出绝世气概,以及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伤感委婉含蓄的词句,让人一唱三叹。不同的意境两种风格,一种是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情感激荡;一种是婉约清丽,委婉缠绵,笔调柔和,韵味深远。使人徜徉徘徊游曳在唐诗宋词的典籍中不能自拔,深深叹服于唐宋文人的才情和文字功底,并对杨敏老师的广闻博学精彩讲析而肃然起敬!!!

                       温宝麟老师

                温宝麟老师教授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文学史,他讲课热情洋溢,感情充沛,精神矍铄,他很会调动课堂气氛,上课能引起学员的互动交流,譬如他讲的四大古典名著篇目,曹雪芹的《红楼梦》的《黛玉初进荣国府》、罗贯中《三国演义》的《隆中对》、吴承恩《西游记》中的《三调芭蕉扇》、施耐庵《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等篇目,他点名让学员充当作品中不同的人物角色,进行阅读对话,在阅读中感受体会作品的语境和人物情感。记得我也曾经阅读过《隆中对》中诸葛亮的一段话,可能因比甘谷武山县的两名学员艰涩难懂的地域方言好点,还受到温老师的表扬肯定,这种活泼生动教学互动的授课方式,深受函授学员的喜爱和欢迎。他在授课中特别指出;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感”,有些经典文学作品现在被导演改编拍摄成影视剧片,镜头往往比真实美景漂亮,让人陶醉向往,但同时也限制了读者对文字阅读中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思维想象空间的延伸拓展,有时情节的取舍甚至消弱了原作自身的思想意义。温老师还是甘肃省红学研究会的会员,对红学有很深的钻研和探究,其中包括对作者曹雪芹家史的兴盛衰落、以及红楼梦“因情悟道”对人生宿命悲悯情怀终极关怀主旨命题的探索,因此听他的讲课有种轻松自然、受益匪浅的感觉,特别是讲述中灵光闪现的妙语佳句,至今想来,让人回味悠长!!!

                        王元中老师

             王元中老师在师专带的是《写作》课程,他在天水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前几年经常看见他的诗词发表刊登在《天水日报》的版面。他在授课中比较详细的给我们讲授了记叙、议论、戏剧、诗歌、应用等不同文体种类,以及写作时的布局谋篇、材料的采集取舍,段落层次语言修辞润色等方面的知识,可惜本人对诗词写作没有天赋和灵性,诗词应该是精美的文字语言的排列舞蹈,内心情感的渲泄,有抒情励志的效用 。但本人愚钝感悟低下,头脑中从来没有充满灵感诗意的语句跳出。而王老师讲课中确总是充满诗词意境和情趣,如“她像一颗星,开成夜的花,独立黑暗”;“一片枯叶寂寞的飘向山谷,但是得不到大自然中任何回声”;“一棵树,在阳光的土地上,黯然抚触着自己的伤口”;“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却套上所有模式,所有桎梏,而却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自己悲哀的流泪”。据说王老师的夫人王晓凤女士也是散文写作的高手,两人情趣相投文字相娱,应该是一对文学沧海中珠联璧合幸福的伉俪。时过境迁,时光流转,但让我经常回味铭记在心的是王老师这样的几句话:“你可以知道很少,但别装腔作势,学习知识应该实事求是,否则误人害己”。此言寓意生动深刻,因为函授学员中大多数为中师毕业的年轻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桃李的使命和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