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牡丹的家乡,应该在河南洛阳
----------因为洛阳的牡丹花开天下闻名。
http://s15/middle/6720eeffx950d9190df9e&690
在我大约上初一的时候,曾经看过清代李汝珍的游历言情小说《镜花缘》,小说内容主要是描写唐敖等人游历海外所见的各种奇特见闻与女子中举宴饮赋诗的故事。因为历时弥久,故事内容和情节到现在大都已经忘却了,唯独有一段情节,至今还大致记得。那就是描写唐代女皇武则天违背花开时令季节,有一年在长安御花园亭内设宴饮酒酣醉神情迷乱情况下,竟颁布一道荒唐圣旨,喝令百花仙子隆冬时节让百花绽放,满园芬芳,否则便将园内所有花株都摧毁焚烧。在百花仙子众多花神之中,只有牡丹仙子不屈服压力,她没有听从命令,牡丹花株没有开放。而其它花仙子在其淫威恐吓之下,在寒冷的冬季都让花株绚丽开放,武则天闻讯心花怒放,一时之间,御花园内满园春色,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冬春易节,气象万千,这位惟我独尊专横骄奢的女皇,在此时踌躇得意的心情可想而知。但经宫内女官清点查看,唯独牡丹花株,寂然沉默,没有开放花朵。于是武则天在盛怒之下,便命人将牡丹花株全部挖根焚烧,逐出御花园永不种植。
但在牡丹花株焚烧过程中,有人怜惜牡丹花的娇美艳丽、楚楚动人的曼妙姿容。心想一旦全部焚烧,牡丹花种便会绝迹,于是便偷拿了几株根茎携带出宫,在东都洛阳郊外乡间自己的家乡种植,这样牡丹的花种才得以保留。而正是爱花人这个携带牡丹花种出宫种植的传奇佳话,却让牡丹花在洛阳城落地生根,繁衍兴盛,发扬光大,驰名天下。牡丹花经过洛阳人近千年来的广泛种植,精心栽培繁育,使得牡丹花种日渐繁多;如原种花 、二乔、复色牡丹、荷包牡丹、
花形丰满的姚黄、端庄秀丽的魏紫、鲜艳如火的洛阳红、玉洁冰清的绿玉、兰芙蓉等一千余个品种,都已成为牡丹花中的精品,而且不同品种的花朵颜色各不相同,它们五彩斑斓、艳丽缤纷、倾城倾国、各领风骚,各有各的妖娆,各有各的姿韵,真可谓“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牡丹花的美丽令人赏心悦目,心潮荡漾,使人思绪万千,流连忘返。
正因为牡丹仙子对洛阳这片接纳她、养育她的土地的钟情厚爱,所以使得牡丹花在洛阳这片热情肥沃土地上,在百花丛中最鲜艳,在群芳园内最壮观,艳冠群芳,色压百卉。它的花朵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正如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她的美早已被世人所公认和肯定,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从这种意义和形式上讲;倾城倾国和国色天香的牡丹被评为中国的“国花”,也是名副其实与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近二十多年来牡丹盛开时节,洛阳市政府每年都要举办隆重声势浩大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旨在通过“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召开,在繁花似锦的四月天,不仅可以让众多游客观赏姿容娇艳美丽牡丹的绽放,见证到国色天香的盛世传奇,从芳泽周边到香飘世界,从单纯赏花,到“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打造文化品牌和开放平台,并依此为纽带与客商洽谈合作,招商引资 ,进行商贸交流,以此推动促进洛阳经济的发展,正所谓“牡丹搭台,经贸唱戏”。她是古都洛阳的名片与灵魂,也是洛阳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所以牡丹是蕴含独特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花种,从这个角度层面上理解,牡丹对洛阳人算是做出一种知恩图报的丰厚馈赠了,她也是为古都洛阳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花卉了,因此牡丹的花神,牡丹仙子也算功不可没了。
牡丹,她虽没有清纯莲花的玉洁冰清;没有金秋菊花的清冷俊逸;也没有白雪红梅的凌霜傲骨;但是我认为她是历尽苦难,而不孤芳自赏、有思想品质和高尚情感的一种好花。牡丹花绽放的美丽会留在国人和洛阳人的眼中,而牡丹仙子如少女般神采风韵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http://s4/middle/6720eeffx950d941d2c6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