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中沙漠绿洲
梦中沙漠绿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60
  • 关注人气: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2020-06-21 11:40:27)
标签:

旅游

分类: 神州行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民族众多。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据几年前的统计,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迁移,这些信息也不是那么准确了。在这56个民族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要想了解这么多的民族,的确有些困难。但是,在昆明有一个“云南民族村”,让我们可以在一个地方就能领略全国多个民族的民俗风情。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景区隔水相望,是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们游完西山,乘车来到这里。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远观云南民族村的大门气势恢宏,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在石牌楼和民族村东门之间有一仿古建筑群,称为“昆明故城”,这些装修古典、自成一体的商业楼,除保留了古滇国的建筑风格,还原了茶马古道的历史遗迹,更融合了明清市井传统文化的遗风和古韵,充分体现了老昆明闲适的市井文化。

在民族村的外围是一圈商业街,建筑是仿古的模式,商品是云南的特产,鲜花饼、普洱茶、酸角、傣味火烧干巴、豆末糖等,琳琅满目。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在众多低矮的建筑当中还有一座鹤立鸡群飞檐翘角的五层塔,特别的显眼,但是应该不是古迹。逛累的时候可以走进商街的店铺,品尝当地的小吃,过桥米线当然不能放过。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吸引人眼球的还有那些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银器、翡翠制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即使不买,过一下眼瘾也是不错的。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这巨大的马蹄铁让人想到了云南著名的马帮。山间铃响马帮来!马帮对云南历史上政治、外交、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了马帮,也才有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线路,即滇藏线和川藏线。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吊在马蹄铁下的就是当年那些马帮曾经走过的山山水水的线路。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售票窗口前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姐,她们会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民族村的门票90元人民币,背面是导览图,民族村占地面积89公顷,还是相当大的。民族村内有25个民族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昆明故城,故城真的在哪里?会有多少人有这个好奇呢?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从东门验票进入民族村,走不远来到了景颇族寨子。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口约13万。景颇族又是跨境民族,在缅甸称“克钦族”。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想拍一下景颇族汉字,美女闯入了镜头,笑的好像还很开心,是因为有小哥哥吗?景颇族小伙子的民族服装也很漂亮,特别是他们的头上裹着包头,在包头布的一端装饰着红色的绣球,挂在耳边格外的醒目。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房间的走廊上挂满了玉米,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妇女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这座庄严的宫殿是景颇族“山官房”。山官是景颇统治者,有权有势,所以山官房也就是景颇寨中最豪华、富丽的建筑。山官房中柱粗大,一般要求至少一人合抱,越粗代表这个山官越有钱。山官房是百年前景颇族建筑水平的良好体现,是景颇族重要的物质文化载体。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迎面楼口墙上挂着几个圆形木饰,这些木制仿乳雕饰设置在楼梯两翼,景颇人出入家门均须抚摸,彰显对伟大母亲的崇拜与缅怀。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僳僳、汉等民族杂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寨门迎面有一个大型广场,广场中心是“目脑柱”。目脑柱中间的两根为阳柱,上绘有太阳的图案;旁边的两根为阴柱,上有月亮的图案;日月图案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中间两把交叉的长刀象征景颇人民的勤劳、勇敢、善战,和征服自然的精神。目脑柱代表幸福、丰收、胜利,是景颇族盛大节日和祭典“目脑纵歌”的标志。“目脑纵歌”是音译的合称,“目脑”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都是大家共同歌舞的意思。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民族村内还有大象表演,每天可在此观赏到三场精彩的大象表演,与大象亲密接触忙,不过须要买门票。在泰国已经骑过大象看过精彩的表演,没有心思去关注,门前路过。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看到这些乐器你知道它们是哪个少数民族使用的吗?是彝族,不知道你猜对了没有。彝族月琴、彝族三弦、彝族三胡彝族主要的弦乐器。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彝族村简介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在小广场上有歌舞表演,可惜去晚了,赶上了一个尾巴,近距离观看
彝族村演员们穿的彝族服饰、聆听左脚调、敬酒歌,欣赏各种彝族独特的乐器演奏都错过了,甚是遗憾。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这个烤鸡感觉有些贵。不知道它有什么特别,卖这个价的底气在哪里?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彝族是云南的大民族,彝族村也特别大,太阳历广场上有三虎浮雕墙和图腾柱。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满族我们并不陌生,在宫廷剧及历史剧里经常看到。云南满族近1.4万人,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曲靖、楚雄等州市。满族入居云南始于清初,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贝子彰泰率满、汉两族官兵10万攻入昆明,据说“有八旗仆从不随师凯旋,潜匿滇境者”。此后,随官或经商进入、抗战进入以及上世纪中期后进入云南的满族同胞与日俱增,纷纷定居昆明等地。昆明的如安街等曾是满族聚居的地段,旧时有“旗人街”之说。满族院完美融合了东北满族民居大院与昆明四合院建筑的元素。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人们经常说“八旗子弟”,你知道是哪八旗吗?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制度,以旗为号。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又称旗人。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满族食品极富特色,最能代表满、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莫过于“满汉全席”,经常可以在相声演员表演的《背菜名》中听到,有菜点100余道,其菜肴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跑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看到着白色圆葱头的建筑你会想到那个名族呢?没错,清真寺,伊斯兰教,回族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回族简介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回族人口近70万,全省各县(市、区)几乎都有回族居住,有“大分散、小集中”和围绕清真寺“聚族而居”的特点,居城则聚为街区,居乡则自成村落,且主要居住在交通沿线、坝区、河谷和城镇。云南回族先民在几个历史阶段分别从阿拉伯、中亚、西亚和我国的中原、西北等地区迁入。坐在房前的回族少女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回族村落主要由民居楼、清真寺及街区等建筑群组成,并有园林园艺景致点缀其间,较完整地表现了云南回民建筑的布局风格和构建特征。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回族房间内的布局。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严格遵守教义教规,遵奉《古兰经》及圣训,履行五大功修,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写古兰经的回族少女。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回族少女和她写的古兰经。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民族村内的盘王庙,猜一猜是哪个民族?是瑶族。云南是瑶族人口仅次于湖南和广西的省份,共22万人,主要分布于富宁、金平、河口、麻栗坡、广南、勐腊等县。瑶族的族源,一说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古代族群“三苗”,一说来自古代“百越”的一支。而瑶族大规模进入云南,则始于明清时期。蓝靛瑶和过山瑶全民信仰强调居家修行的瑶族道教。“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穿过瑶族寨子,有一个吊桥,桥面是木版,走在上面还是有一些晃动,有些游客故意在桥上晃着玩。站在桥上打望,四周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走过吊桥,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场,在这里可以乘直升机俯瞰民族村的全貌,还能俯瞰滇池的美景及西山睡美人,不过价格也是不便宜,据说要600多元。停机坪附近是靠近云南民族村南门的蒙古族村寨,已经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走进过蒙古人家的蒙古包,赶时间略过。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看到这三座白塔以为来到了大理,大理三塔太出名了,它是大理的象征。其实这不是大理境内的崇圣寺三塔而是在民族村内的三塔,它与真塔的比列为1:4。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白族共有160多万。自然而然这里便是白族村。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大理街”是白族村内的一条主要街道,贯通南北,沿街设有民族扎染、草编工艺、珠宝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琅满目的精美工艺品,还有民俗馆和蝴蝶展馆。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大理白族妇女多穿白色上衣,伟涛黑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绣花短围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头,都戴彩色花包帽。花包帽体现了大理的四大名景:微风吹来,耳边的婴穗随风飘扬,显现出了下关的风,包头上绚丽多彩的花带,代表了上关的花,顶端这白绒绒的丝头,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苍山的雪;整个包头的形状就如洱海上的弯月一样明亮动人。这些爱美的小姐姐们租的衣服看上去好像不是白族的哦。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扎染为白族的传统工艺,历史相当悠久。用蜡刀将蜡涂于土布之上,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扎,随后入染料浸染。晾干之后,去掉捆扎的棉布,土布之上就会留有图案各异的扎痕。扎染手法多样,变幻无穷。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先进的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创造了辉煌的“南诏文化”和“大理文化”,成为举世闻名的“文献名帮”。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民居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二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三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四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人的房间门头上挂着糊着红纸的筛子,上面装饰镜子和弓箭,是辟邪吗?学富五车的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寓意吗?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的洱河神祠。洱海,是白族人民生命的象征,被白族人民视为生命的源头。在白族民间文化中,有许多的故事都和洱海有关。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神祠内供奉白族斩蟒英雄段赤诚塑像。在大理众多的记载和传说中,流传最广、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数“段赤诚舍身斩蟒”的故事了。相传南诏时,苍山马龙峰下出现了一条硕大无比的巨蟒,它不但吞食人畜,还时常跑到洱海里兴风作浪,打翻船只,淹没田庄,百姓苦不堪言。南诏王出榜遍寻能灭此患者。国内绿桃村有个年轻英武的石匠,名叫段赤诚,揭榜愿斩蛇。他全身缚满利刃,纵身入海与蟒缠斗。最终刺死巨蟒,段赤诚也死于蟒腹。段赤诚舍身斩蟒,白族人把他的塑像立在祠堂、庙宇里,奉为本民族的神明,世代供奉。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乳扇”。乳扇是产于大理洱源的奶制品,是洱源白族人民待客的一道上等菜。乳扇的食法很多,可生吃可熟吃,也可烧、炸、煎、煮等。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白族姑娘将一片不规则的扇状奶片摊在烤炉上,用刷子醮了玫瑰酱,均匀地抹在奶片上,然后用一根竹签将奶片从一端卷起,边烤边卷。卷到尽头,就成了一个烤得金黄的乳扇卷。白族来客必敬礼俗“三道茶”的第二道茶“甜茶”就是把乳扇煎泡、揉碎后放入茶内一齐品尝的。白族村内的烤乳扇10元钱1个。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漂亮的白族村戏台。白族主要节目有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等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近48万,主要聚居在普洱、临沧境内广袤的澜沧江流域地区。自称是“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民间笃信“自然力万能”的原始宗教。民间吉他弹唱的艺术表现十分普及,延续至今。拉祜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葫芦节等,芦笙舞是拉祜族人民欢度节日时跳的一种大型集体舞。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这个村寨门头上悬挂着硕大牛头的寨子是佤族寨。佤族自称阿佤,意思是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20世纪50年代,整体创造了佤族文字。 1962年定名为佤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现有人口38.3万,主要寄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这位美女对牛头产生了兴趣。牛在佤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佤族先民以牛头多来显示富贵,而佤族地区盛行的“剽牛”活动至今任是佤族最为盛大的宗教活动之一。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至今还保留着古老山地民族的特色,淳朴,热情,奔放,能歌善舞,著名的甩发舞和《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是他们的代表作。佤族以黑为美,“黑马王子”和“黑珍珠”都是佤族的帅小伙和美女。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司岗里”石雕门表现了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所说的佤族先祖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司岗”是沧源佤族语,意为“葫芦”。“里”是走出来的意思,沧源的佤族认为,人类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而在西盟地区,“司岗里”则是人类是从石头里走出来的,反映了本民族对洞穴生活的追忆。“司岗里”门名两旁的人形图案,是仿照著名的云南沧源崖画雕刻而成的。在云南沧源县高山上曾发现原始先民的崖画,反映了他们从巢居经狩猎到农耕的漫长历史过程。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布朗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人口约12万,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及南部澜沧江下游两翼的山岳及丘陵地带,许多聚居村寨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中方一侧。布朗族与佤族世代睦邻相处,互为提携帮助,因此景区的布朗族寨与佤族寨毗邻相连,共同构成一个组合型的村寨。布朗族的年节“桑衎比迈”最为隆重和盛大,“桑衎比迈”意即六月新年
(傣历六月中旬,公历的4月中旬)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傣”是自由的意思,可见它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中国境内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澜沧江和沅江流域的红谷地带。人口共123.9万。在境外被称为泰族、佬族和掸族。傣族竹楼为干栏式建筑,凉爽防潮,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傣族是全家同住一间卧室的,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也不允许窥探。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在傣族人的信仰里,水是万物之源,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又称浴佛节,它是傣族送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时间在傣历六月中旬也就是公历四月中旬。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傣族寨子都建有佛寺。寺院中一般只供奉释迦牟尼像。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个时期的和尚,修行的同时也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这点与泰国和缅甸保持着一致。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站在傣族寨的曼飞龙塔前,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它和我们在泰国与缅甸看到的佛塔真的很像。整个白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主塔有20多米高,周围40座小塔簇拥着主塔。塔基成正方形,南北各有一个护卫石兽,塔刹犹如一只倒置的喇叭,塔顶系有365个铜铃,清风徐来,不时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傣家人还认为这是来自天上的梵音,会给人带来吉祥。白塔是傣族村中最宏伟的建筑,它是仿照的德宏盈江县的允燕塔。按1:0.9的比例建造的。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看到这五彩的经幡,不用说,这是藏寨了。云南省的藏族人口有14万,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少量散居于玉龙、贡山、永胜、宁蒗等县。藏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间信奉藏传佛教,白色被藏族视为圣洁的象征,代表性礼节是献哈达。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德钦地区的雕楼式平顶民居与村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年、七月夏游节、昂曲节、格冬节等;传统的酥油茶在民族茶道文化中一枝独秀。豪放的藏族“热巴”、“锅庄”、“弦子”等歌舞,充满了高原生机与活力。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由于时间紧张,好多村寨还没有走到,只是走马观花匆匆一游。在民族村里游览,不但可以了解各族人民的刚强与坚韧,了解各族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能欣赏各族独特的器乐演奏,了解各族的风俗习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旅行是最深情的阅读,希望我能走过更多的地方。

【云南】云南民族村,逛特色村寨赏民俗风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