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柏林墙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柏林墙原址目前只剩了三处较长的遗址,其余几乎被拆除殆尽:一处在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位于波茨坦广场和查理检查站之间,长约80米。另一处较长的存留是在施普雷河沿岸奥伯鲍姆桥附近,存有大量涂鸦,通常被人称为东边画廊。第三处位于
Bernauer 街北部,为部分重建的围墙,并在1999年改为纪念场所。
查理检查站是在冷战期间,东、西柏林之间的三座边检站之一。这座关卡曾是盟军与外国人往来东、西柏林的唯一关口,也是两个柏林间互往的唯一市内通路。如今,查理检查站竖立着由艺术家弗兰克·蒂尔(Frank
Thiel)设计为了纪念1961年美苏坦克对峙事件的苏联士兵和美国士兵肖像以及一个盟军检查岗亭的复制品。(网络图片)
东边画廊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画廊。1990年9月28日,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达1316米的柏林墙上,创作了不同主题的绘画。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Dimitri
Vrubel的《兄弟之吻》。Gunther Schaefer的《祖国》,Gehard
Lahr的《柏林-纽约》等,形成了今日的东边画廊。(网络图片)
我们没有去游人光顾最多的查理检查站和东边画廊,而是选择了更有纪念意义的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位于柏林轻轨北火车站和柏林地铁伯恩瑙大街(Bernauer Straße)站之间。
在远处就能看到巨大的BERLINER
MAUER(柏林墙)牌子,那暗红色就像流淌的鲜血,它像一幅巨大的警示牌在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远离战争、珍惜和平。
在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内有一个当初东西柏林的城市模型,在二者之间是长长的柏林墙。从模型可以看出,柏林墙并不只是一道墙,而是两道,155公里长的柏林墙沿着先前的东西柏林分界线伸展开来。
一根根钢筋丛林仿佛叙述着当年的铜墙铁壁,它不但限制着东、西德人员往来,也禁锢着人们思想的交流。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垒交锋,碰撞出一堵高垒的坚墙。
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德国首都柏林也分裂为西柏林与东柏林。战后的经济恢复发展中,西柏林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援助,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东德人通过西柏林逃往西德。民主德国在受到了巨大损失之后,在1961年采取了建筑隔离墙的办法阻止东德公民进入西德,而这道防护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柏林墙”(Berliner
Mauer)。柏林墙截断了大量的公路、铁路,甚至连湖泊也停止通航,使西柏林完全与东柏林隔离开来,成为东德境内的一座孤岛。
夕阳下,一对恋人正穿过柏林墙。如今,人们可以在柏林墙之间自由地穿梭,当年的封锁早已荡然无存。
1989年起,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发生“东欧剧变”,匈牙利政府开始向联邦德国和奥地利等资本主义国家自由开放边境,民主德国政局开始动荡,大批民众途经匈牙利外逃至联邦德国。首都柏林、第二大城市莱比锡都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游行活动。领导人的更换,使得民主德国最终做出开放柏林墙关卡的决定。柏林墙一夜之间被打开。柏林墙开放的1989年11月9日这天,有10万东德人涌向西柏林,东西柏林人在时隔28年后,终于能再度团聚。而在柏林墙开放的第二年,德国也完成了统一。
如茵的草坪铺满了公园,温柔的夕阳亲吻着大地,葱茏的绿树将这里环绕,一对美女在草坪上放倒的自行车旁安静的读着书,一切显得这样安静祥和。岁月静好,丝毫看不出当年战争留下的苦难,只有那些公告牌上的照片和故事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从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柏林墙的样子,过往云烟仿佛历历在目。柏林墙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两堵平行的墙,相隔约150米之遥,中间的区域是所谓的“死亡地带”,内有警犬、瞭望塔、泛光灯、铁丝网、防车辆路障和武装警卫。
夕阳将这里点亮,历史长河中的柏林墙,不时碰撞着人们的记忆。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最终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
柏林墙很薄,但却又很厚,它曾经阻隔了多少人美好的人生。残垣破壁,就像翻开的一本书,记录着那段分裂时期的沉痛岁月。
忘却历史,就等于背叛。这些珍贵的照片,将人们带回那曾经对峙的年代。那血淋淋的铁丝网惊醒着人们有多少人生命的付出。
公园内有一堵照片墙,是当时罹难者的照片。柏林墙修建之前,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方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1960年起《开枪射击令》生效,民主德国边防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通过立法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被捕的人数达到3221人,而成功逃往西柏林的人数也不过只有5043人。
每次有人逃脱,东德这边就会在墙后加固防范措施。这是边防士兵在模拟测试翻越柏林墙。
这两位兄弟你们是在还原当时的情景还是在感受柏林墙带来的那种压力?柏林墙墙高3.5米,水泥板结构,墙上部为水泥管。
原来如此简单,根本不用翻墙而过嘛!可是,当年的人们要想越过这道墙得需要多么艰难的抉择。
这里没有美丽的风景,只有沉重的历史。柏林墙仿若一部民族的血泪史,永恒地矗立在那里,教人无法忘怀当初的疼痛与创伤。
柏林墙残垣,对它而言,似乎在柏林墙倾倒的那一刻,时间便静止了。
这里完整保存的 220
米长柏林墙,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并缅怀历史。柏林墙遗址成为柏林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独特而重要的历史遗迹。如果没有了柏林墙遗址,柏林还是那座为世人熟知的城市吗?
倒塌的是一堵墙,结束的是隔阂,带来的是统一,留下的是挣扎中不断的思考,以史为鉴!
不能忘却,为了沉重的历史。因为沉重,所以不能忘却。历史沧桑变迁,唯有这片土地未曾改变。柏林墙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它就像一道无法消除的伤疤,永远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当年的血泪和创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