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2014-03-27 08:18:57)
标签:

巴黎

旅游

分类: 行走法兰西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是巴黎众多广场中的一个,它隐身于都市的小巷内,不注意很容易就会被错过。它虽然很普通,却是玛莱区的精华所在,夏日里周末广场上的草坪里聚满了来休闲的人,在这里能感受到最地道的巴黎风情。除此之外,还因为一位名人的存在,使之声名鹊起,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怀着崇拜的心情来这里怀念这位法国文坛最伟大的人物,他就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几天前,我已经拜访过雨果去世后的栖息地先贤祠(见《巴黎先贤祠,法兰西精神的殿堂》),今天要去参观雨果生前的居住地孚日广场。

    看地图和资料,从巴士底广场可以步行前往孚日广场。虽然几年前去过巴士底(见早期博文《寻找未曾留下足迹的地方》),但是为了照顾两位同事的心情,还是决定从此开始行程。搭乘地铁1线、8线及5线均到达Bastille站.

 

从巴士底地铁站一出来,面前就是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巴士底建于14世纪,当时是一座坚固的皇家建筑,现在有可能是巴黎最有名的历史遗址,但已荡然无存。王权统治的象征,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狱在1789年7月被一群革命的群众攻占,所有7名犯人全部获释。该监狱的遗址“已经彻底毁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巴士底广场就在昔日监狱矗立的地方,现在已是交通繁忙的环岛了。空气中现已闻不到一点血腥的味道。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广场中心矗立着52米高的七月柱(Colonne de Juillet),绿色的青铜柱顶是一尊镀金的双翼自由神像,他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提一条被砸断的锁链,以显示自由战胜专制暴政。柱身分为3截,以象征“光荣的三天”,上边刻满烈士的英名,下面台基上的题词为:“献给在1830年7月难忘的三天(27、28、29)里为大众自由捐躯的法兰西公民。”它立于1833年,由继位的法国皇帝路易·菲力浦一世下令建造,是对死于1830年推翻查理十世“七月革命”巷战的勇士的纪念。这场革命中615位烈士的遗骨被埋葬在圆柱下的地下墓穴中。1848年,法国再次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路易·菲力浦一世,这场革命的200位烈士的遗骨也存入了这座“纳骨塔”。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七月圆柱(Colonne de Juillet)顶部的自由神像(Géniie de La Liberté),作者是Augustin Dumont。望着熠熠生辉的金色神像,我仿佛感到“自由、平等、博爱”在向我召唤,虽然这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却饱含了深层的含义,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和鲜血,“不自由,毋宁死”,中外追求自由的精神同生共存。【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纪念柱的边上就是巴黎第二大歌剧院巴士底歌剧院(L'opera Bastille),由加拿大设计师Carlos Ott设计建造。新歌剧院于一九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攻占巴士底狱200周年纪念日)正式启幕,新型的建筑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与歌剧院的古雅设计形成强烈对比,歌剧院的好多演出现在都已改在了这里。走上歌剧院的台阶,门上是铁将军把门,只能隔着窗户向内张望一番。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在巴士底广场附近两条马路中间有一长长的巴士底市场。所谓市场,就是在路中间的空地上搭起的一个一个的大棚,有些像我们的夜市大棚。里面卖的都是一些手工艺品和家居饰品等。2013年11月9日,这天是周六,也许是休息日,或是中午时间,大棚并没有地图上标示的那么长,后面还有许多闲着的铁架子,也许晚上会搭起来?这里的顾客也不多,看上去显得有些冷清。卖货的看到我们几个东方面孔,竟然用汉语“你好”跟我们打着招呼。

    顺着市场,拐到了边上的小胡同,走着走着结果迷路了。也好,反正有的是时间,正好逛逛巴黎玛莱区的大街小巷,体验一下巴黎真实的生活,接接地气。在周边街上有很多服装店,这些服装都做工考究,单是那笔挺的西服和搭配的衬衣就觉得这些服装很有范儿。一看价格,呵呵,更是让人开心,有的衬衣仅需30欧元左右,一套西服有的只需100欧元左右,还有更便宜的,如果不讲究品牌,穿衣在巴黎根本不是问题。也许就是因为它们不是品牌,但穿在橱窗的模特身上让人感觉那实在是帅呆了,街对面的品牌店里同样的服装价格绝对翻好几番。如果你想寻找衣饰的真正质感,而不是品牌的标志,那么,请来这里吧!时尚才是这里真正的名字。

    在这附近有条街叫法兰西布尔乔亚街(Ruedesfrancebourgeois),小街两边密密匝匝的老房子都是精品小店,巴黎城中最新潮最有个性的时尚设计都出在此。它是本地年轻人购物休闲的首选之地,也是观光客的“朝圣之路”。来巴黎不要忘了来这里走上一遭。

 

巴黎的教堂真是多,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一座教堂,这是路边的一座小教堂,那三角墙楣和立柱倒是有些玛德莲教堂的味道,只是名气和规模要小了太多。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路边很有型的汽车,见到有特点的车忍不住要拍下来。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拿着地图一边打听一边走,终于找到了孚日广场。人们都说法国人不爱讲英语,的确如此,问了几个人,只有两人用英语回答了我。大概法国人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吧。看地图我们是兜了一个大圈子。

孚日广场长椅上休闲的法国女人,法国女人都身材颀长,肥胖的不太多。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大自然是最好的调色师,秋天将广场上的树叶染成了金黄,满眼的黄色中,一种秋天特有的韵味,让人爱不忍释。【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孚日广场是巴黎最古老的广场,由亨利四世兴建于1605年1612十七世纪初,国王亨利四世决定在玛莱区辟一块广场,用来举行庆典以及供民众散步,命名为皇家广场”(Place Royale)。亨利四世于1610年被暗杀,两年之后皇家广场才告落成,开幕的庆典便是双重的皇家婚礼:继位的路易十三国王迎娶皇后,路易十三的妹妹伊莉沙白公主下嫁西班牙王储,皇家广场以皇家婚礼庆典为开幕仪式,完成亨利四世当初构想的心愿。婚礼盛大豪华,持续三天喜庆歌舞,广场中1300位皇家骑士表演马术,150位喇叭手和80位音乐家演奏小提琴、双簧管,围观群众成千上万。亨利四世无缘亲眼看见的这个小广场,从建成的那一天开始直到400多年后的今天,都是巴黎人心目中的宝贝,没受过任何委屈。

    广场的名字被屡次改动,“孚日广场”之名以法国东北部的孚日山脉为意,1800革命政府为了表彰第一个向中央政府上税的省份阿尔萨斯一洛林,取其省内孚日山脉的名字而来,从此沿用至今。广场呈正方形,长宽各为140m。中间是路易十三的骑像和枝叶繁茂的大树,周围环抱四块草坪,三叠式喷泉与修剪整齐的树木一起编织出别致的景色。围绕方形的广场共筑有三十六座楼宇,分四组,每组九座楼,所有楼的风格及建筑材料、方法完全一致:由四组半圆拱为底,上面是两层楼的建筑,每一层楼设有四扇朝广场开的窗户。三十六座楼内仅有两座与其他的略微不同,它们是广场南北两边的中心楼宇,底基由三个圆拱组成,其中最中间的圆拱较两边的大,以方便马车进出,这就是国王阁和王后阁。这些白石与红砖相间的外墙,双层斜坡式石板屋顶的建筑群幽雅宁静,古意盎然。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这里是最巴黎的广场,三叠式喷泉边休息的少女带着一股法国皇室贵族的气质。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孚日广场上的路易十三雕像,当年他就是在此与奥地利公主安娜大婚并举行为期三天的演出的。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孚日广场最声名卓著的居民要推从维克多·雨果了,他从1832年至1848年住在广场东南角的六号楼。“6号”门牌隐藏在空旷的长廊里。雨果之家”(Maison de Victor Hugo)免费向游人开放,但当天有一个展览,9欧元,没有上楼参观。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当年雨果只是租用孚日广场6号2楼的套间,1902年雨果百年诞辰之际,他的老朋友保罗•莫里斯将孚日广场6号的整座建筑购买下来,捐赠给巴黎市政府,巴黎市政府把各处征集到的雨果遗物集中到孚日广场6号的1至4 楼,将这里正式定名为雨果故居博物馆,于1903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雨果在这里完成了《巴黎圣母院》,写就了《悲惨世界》的一大部分,史诗般地记述了法国历史的凝重,反映着底层人苦难的心声。大仲马、巴尔扎克、梅里美等都是这里的常客。为了纪念那位永远存活在人民心里的无冕国王雨果,同时为了保护这难得没有丝毫损毁的古迹,巴黎市政府还下达政令,孚日广场之内,所有建筑物的外部都不能翻修改造,让整个广场保持原来模样,所以这里也是最能体现法兰西人文精神的地方。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走出雨果故居,置身在宽阔而秀丽的孚日广场,望着在拱廊和红砖白石背景下衬映的优雅的绿地,我驻足凝神,回味着雨果的故事,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塔、敲钟人卡西莫多、代表人道主义理想的冉阿让,这些人物在我脑海中不时地闪现,我仿佛看到雨果那漫长而灿烂的一生,依稀看见了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请慢下脚步,不要急急忙忙的赶往下一个景点,抬头欣赏狭窄的天际,这是专署于巴黎的美丽。如今广场周围尽是高级的画廊与艺术品专卖店,咖啡香与音乐声彷佛将时间凝固在十九世纪。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在孚日广场的圣安托万路62号有一座路易十三风格的楼房,有人称之为附楼,其实它是巴黎的一座私人府邸——旭丽宫邸(Hôtel de Sully)。1625年到1630年,由建筑师Jean Androuet du Cerceau设计,金融家加莱兴建了这座府邸,带有花园和一个橘园。该地点被选为进入皇家广场 - 今天的孚日广场 -的通道,旭丽公爵马克西米利安·德·贝蒂讷,国王亨利四世的前财务总长,于1634年2月23日购买了它。他完成了府邸的装修,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最后几年生活。他的孙子在1660年在花园西面增建另外一翼。1862年它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自1967年以来,此处设有历史古迹和遗址国家基金会(Caisse nationale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 et des sites),在2000年成为国家古迹中心(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这个公共机构,受文化和通讯部的监督,负责国家历史建筑和古迹的护理管理工作。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细部的装修,看上去是那样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旭丽宫邸前的狮身人面像,不同于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这位一看就是一位女性。狮身人面像可谓法国皇家贵族宫邸前最受欢迎的装饰物,在巴黎凡尔赛宫还可以找到这样的装饰物。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新绿、浅绿、墨绿,深秋将覆盖在旭丽宫邸墙壁上的爬山虎染的斑斓艳丽,犹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孚日广场附近圣安托万路上的一座教堂,它是17世纪路易十三下令建造的,这座教堂称为“圣保禄圣路易教堂”(Église Saint-Paul - Saint-Louis),以纪念毁于1796年的圣保禄教堂。建筑师是耶稣会会士Étienne Martellange和François Derand。看看教堂的正立面,绝对是石头造就的凝固的音符。艺术之都的艺术美随处可见。巴黎,一座美得让人难以忘记的城市。
【法国】巴黎孚日广场,依稀看见大师的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