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双语情境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2010-04-26 16:08:23)
标签:
杂谈 |
幼儿英语教育作为一项新兴课程目前在幼儿园广泛开展,在较短时间内引起了广大幼儿工作者的关注,也在家长中得到了普遍认可。作为幼儿园双语教学专职教师,笔者在课内外实践中潜心研究有效教学的途径。经过多次对这一层面的关注和操作,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实践,获得了较为深刻的感触和认知。本文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几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和研讨,验证了情境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内外双语教学效果是卓有成效的,从而进一步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形式创设情境、创设有效情境,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案例研究背景: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充分体验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情境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具有良好的效果。语言是在不断听、说、模仿、使用过程中丰富和提高的,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情境教学能够把语言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幼儿浸润在英语环境中,从而自然习得英语。
开展情境教学研究的意义在于: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拓展教学途径,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幼儿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以教师为主体单向传授知识很难达到高效率,而情境模式是一种交互性极强的教学形式,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提高了幼儿学习信息的反馈速度,使教师能迅速地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研究情境教学模式也能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有助于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施教;双语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其中还包括了深刻的文化内涵,研究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艺术性,从而使教学内容得以扩展。
2、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语言教学往往偏重于幼儿的简单识记,枯燥的形式和反复地诵读不仅效率低,而且会使幼儿产生烦躁和厌恶的情绪。情境教学模式通过游戏、角色表演、动手操作等生动有趣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幼儿在玩中学,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语言的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作为幼儿较为陌生的第二语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必须创设更多让幼儿运用的机会,在情境教学中幼儿能够经常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了验证情境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寻找创设有效情境教学模式的途径,我在实践中围绕情境模式设计了几种教学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讨。
二、案例活动分析
1、案例活动一
活动内容:学习单词: hard(硬的)和soft(软的)
参与对象:中三班20名幼儿
(1)、非情境模式
教师出示画有手摸石头和手摸棉花的单词卡片,向幼儿介绍单词的意思,并带幼儿通过反复认读、卡片传递认读等方式练习两个单词。课后,教师随即抽查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如表1结果显示, 85%的孩子不能准确说出所学两个单词的意思和读法,有的孩子把词意混淆,甚至完全遗忘。
(2)、情境模式
教师寻找了多种具有硬的和软的特性的物体,通过“魔术袋”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用手触摸,体会比较两种不同的感觉,并自己说出单词的意思。并请孩子边体验边读出单词,待孩子熟悉单词的读法后,让孩子们寻找教室及操场上硬的和软的物品,并贴上正确的单词卡片,说出单词。课后抽查结果显示,绝大数孩子能够区别和正确认读两个单词,并能够把所学单词运用到生活中。
表1:(抽查人数:20人)
教学模式 效果 |
非情境模式 |
情境模式 |
说出两个单词 |
3人(15%) |
18人(90%) |
说出一个单词 |
6人(30%) |
2人(10%) |
不能说出单词 |
11人(55%) |
0人(0%) |
能够运用单词 |
0人(0%) |
16人(80%) |
案例反思:
在以上两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同一内容设计了非情境和情境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在非情境模式下,虽然教师考虑到孩子记忆力差,多次带他们认读单词,但孩子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主动表达,课堂气氛沉闷。从抽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孩子学习效果较差,不能掌握本课所学内容。而在情境模式下,孩子们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主动大声地说出单词,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还能运用所学单词描述周围同类事物,起到了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2、案例活动二 ——
活动内容:英语区域游戏《食物店》
参与对象:小二班20名幼儿
案例反思:
在两次活动中,虽然都创设了情境,但获得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别。由此可见,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目标赋予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适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特点的方式,创设有效的情境,防止文不对题、流于形式;其次,情境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注意生动、直观、新颖和生活化;而且,情境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情境中才能把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取得实效。
3、案例活动三:情境教学在园外生活中可延伸性的调查
活动内容:家庭亲子歌曲游戏《麦当劳的农场》
活动对象:中三班20名幼儿
在中班的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中,我设计并呈现了音乐活动《麦当劳的农场》,活动中,教师播放了电脑音乐动画,请小朋友观看,介绍了歌曲的主题内容,为让幼儿更加融入情境,教师装扮成农场主麦当劳老人,让小朋友们来当小鸡,跟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做手指和身体游戏,我还邀请家长共同参加到情境游戏中,形成了欢快的氛围。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我要求家长在一周内利用家庭生活的间隙时间采用简单游戏的方法帮助幼儿巩固所学歌曲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很多家长都认为这种方式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孩子在家里主动拉着家长唱歌做游戏,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案例反思: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情境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延伸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为幼儿在家中进行英语学习和复习提供了途径。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能够对双语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让家长了解情境、参与情境进而在家中创设情境,扩大了幼儿学英语的环境,同时消除了上课与生活的界限,打破了固定情境对幼儿英语发展约束的认知界限,使他们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让他们学的无意、学得随意、学得乐意。
三、案例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以上论述只是笔者一点浅显认识和不成熟看法,还有待于不断尝试。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对我们有如下的启示:
情境教学模式对“教”与“学”具有双重促进作用。它拓展了双语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情境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幼儿的英语知识记忆、识别和口语表达,同时还提高了幼儿运用英语进行交往的能力。
情境创设的范围是广泛的,方式是多样的。它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贯穿于幼儿园课余活动中,还可以延伸到园外生活中。情境媒体既包括环境、教具,也包括游戏、表演。另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种因素相互多作用,采取视听结合的手段,以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是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先进手段。
创设有效情境是实施双语情境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教学情境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幼儿的特点,注重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创设,力求在原情境中创设新情境。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情境教学中的切入口,为幼儿创设说英语的机会。把双语情境教学与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各领域及日常生活相互渗透,促使双语教学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向全方面素质教育转换。
家园协调配合是情境教学效果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孩子大部分时间都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家庭的配合对幼儿学英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能在园外生活中积极引导,情境教学将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在效果。
我想,随着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加上大家的智慧和宝贵的经验,将使幼儿情境教学得到充实与完善,从而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幼儿双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