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总结

(2010-05-09 20:29:15)
标签:

课题计划、总结

分类: 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名称: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研究目标:

1、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并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健全人格。
    3、推动学生关注社会、主动学习思考。
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参观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研究措施:

具体安排:
(一)2005.52005.12准备阶段课题

1 组成员商议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确立研究的子课题,并撰写子课题方案。

2)确立研究的子课题,并撰写子课题方案。
3)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素养。

(二)2006.12007.12实验阶段  

1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的具体操作,研究型课堂教学研讨。
2)及时做好阶段小结

(三)2008.3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完成主课题报告,汇总资料,分析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并请专家评估鉴定,以便推广成果。

 

 

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总结

 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事先进行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各方面的培训,使参与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更全面透彻的了解,更好的开展工作;其次,选题工作在研究性学习中也尤为重要,是决定整个研究成败的关键,选题时不要过于盲目,哟凝结和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研究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交流,评价要注重研究过程的体验,而且在评价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要融入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第四,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监控,不论是学生或老师,这样才能促使研究性学习更为合理规范。

     家长调查显示:对研究性学习了解不深,希望研究性学习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评价上要重鼓励发现和赏识。选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8月底召开了课题成员的座谈会,初步介绍课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确定了实验教师、实验班级,为了保证课题的有效进行。在20039月进行了课题的启动大会,在会上向全体参研人员和全校教师介绍课题的研究重点、课题研究方案、学期研究工作计划等。

     9月至12月,按照学期计划进行实验研究,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在此期间召开了一次课题实验教师的座谈会,实验教师谈了自己的做法、困惑等,针对实验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实验教师对课题的理论水平。

一、 课题研究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将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并体验了小课题的确定、开题报告的撰写、答辩、计划、调查、访谈、获得第一手信息、反馈、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得到提高。提高了科研能力。通过初步的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为建立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 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座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还需加强。

3  及时总结与提升的意识有待加强。

建议:

1、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式培训,提高理论素养。

2、扩大本课题的影响力。

3、加强课题的管理力度,及时交流反馈信息。

     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总结

 

     自我校申请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之后,我们就有重点地对该课题的子课题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对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索,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研究的提出者、设计者、完成者。 
     研究性学习是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是教育的返朴归真——它不是立足于课本知识的累积,而是立足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化;是对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突破,是被应试教育所扼杀的最宝贵的东西。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从单纯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参与研究性学习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我开始的一点做法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开始进行有益的探讨与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研究
该项子课题主要是依托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学校的网络教室来促成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研究。如我们在全校中广泛开展了“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大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去体会怎样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学生。
    三、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是儿童自主学习的空间扩大。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展现其问题解决能力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选择自己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方式。同时,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大大拓展,而且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能力的途径大大增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如进行广泛的访谈,从书籍、网络等获取资料,从而在亲历整个过程的体验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在开展交流活动中,学生对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讨论,甚至争论。
    二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
    对于教师来说,研究性学习也是一个新的、促进其自身发展的课程载体。它有助于教师改变对儿童的看法,重新认识儿童;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习惯了的、单一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自身形成问题意识并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拓展文化结构和素养。如在组织儿童开展课题探究中,教师发现以往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学生,甚至是一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却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及学习能力,他们对问题的敏锐的洞察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都优于那些教师以往认为的“好学生”,这就促使教师去重新认识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儿童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观察中,也完善了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
    三是有效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
    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使得学校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促进得到体现,并使得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大大增强。同时,它的设置还有效地改变以往学校教育中传授式教学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的状况,促进了学校的教育变革。“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增强了学校内部教师的团队合作以及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