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红疹,原来是感冒和荨麻疹
(2010-11-15 08:26:55)
标签:
育儿奶酪火腿三明治风疹荨麻疹红疹 |
分类: 翘翘两岁至三岁 |
周三一早发现翘翘大腿和屁股上有大个的红色疹子,不确定是什么,只猜测是过敏?还是去了幼儿园,尽管我后来又发现翘脸颊上有个别的小红点。下午4点老师给我电话,说上午发现翘翘脸上有红疹,带着去看了校医,医生说问题不大注意观察。老师问我是否需要提前接翘翘去医院,我回答还是等正常时间接她然后再去医院。
接了翘,直接去了社区医院。验了血象,没有炎症,被诊断为过敏性荨麻疹。
周四一早,翘翘身上的红疹全都下去了。照常上幼儿园,一天都好。唯一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得知她午饭在幼儿园吃的是平鱼,这对她刚刚下去的红疹不利。
周五接回翘翘,老公说她脸色看上去发白,不太好的样子,一摸身上很烫,量量体温,发烧了。到晚上睡前烧到了39度。喂了美林降温。
周六一天翘翘胃口不好,早餐吃了一些面包,喝了些麦片,中午没吃,晚餐吃了半碗西红柿汤面,喝了一奶瓶奶半块巧克力饼干。早饭后曾带翘翘出门玩,发现脸上开始有红疹,1小时内迅速的满脸都是红疹,但是接着很快又都消散。我们说这是典型的风疹:“来得开,去的快。”一直没有再发烧。
晚上她肠胃不适,喊肚子疼,放很多屁,大便了一次。这应该是吃药引起她的肠胃反应。
周日一早7点多就睡醒了,就要求吃早饭吃三明治,看来是饿了。吃了一整个奶酪火腿三明治,麦片喝的不多。之后我就陪翘翘窝沙发里看她最近大爱的米奇妙妙屋。
之后我带她出门溜达了一圈,喝了点南瓜粥。
回到家后不久,翘翘吐了,刚吃下的粥都吐出来了。
准备下午翘翘午睡后带她再去医院。
我和老公抽空分别在各自的电脑上查找:
百度“风疹又称“风痧”,痧子等。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患。中医指出风疹又名风痧。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风疹应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麻风腮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疫苗。翘翘一岁半时接种过此疫苗。
“接受注射后,易感人群有95%能产生麻疹抗体;91%产生腮腺炎抗体;99%产生风疹抗体。抗体水平可以维持11年以上。如果孩子在1岁半以前和7岁以前没有得过上述这三种传染病,就可以选择注射,因为这三种传染病很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里传播和流行。但如果得过其中的任何一种,就不能注射了,可以单独选择疫苗接种,比如:已经得过风疹,就选择注射麻疹和腮腺炎疫苗,三种情况都如此。”
难道我们是那个1%......
因为荨麻疹的一个迹象是“剧痒”,而据翘翘自己描述和我们观察,她都没有痒而去搔挠,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应该不是荨麻疹。
风疹和荨麻疹一个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是由于过敏原诱发的。这两种都是容易发于冬春季节,特别是北方这样的干燥大风天气。
再次到了医院,还是要求再做个血常规化验,听了听翘翘胸肺,一切也都正常。喉咙发红,有些炎症。
医生强调肯定不是我们猜测的风疹,因为风疹一定是先发烧再出疹。
最后还是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而红疹还是被断为过敏引起的荨麻疹,至于过敏源,不可知。
开了药,主要是清热解毒,泻火利咽。其中一盒药叫施保利通片,进口药,挺贵,当时我们大人还抱怨医院挺“黑”的,开这么贵的药,孩子吃药又费劲,搞不好就是浪费了......谁想到,翘翘吃这个药倒是一点不费劲,药片含在嘴里也不喝水看上去挺好吃,我一看药盒上写着“味微甜,酸”。所以和老公感慨,贵也无所谓了,只要翘翘愿意吃!
周一,一个星期又开始了。翘翘被我们留在家里观察一天,不用去幼儿园。
后续:我们反思为什么翘翘上了幼儿园两个月,以前很少很少生病的孩子现在却是小病不断?
- 幼儿园里一个班有27个孩子,互相交叉感染的机会大
- 翘翘不满3岁,抵抗力还是较弱
- 秋冬季节,北方气候变化大,多干燥风大,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生病
- 翘翘一直胃口极好,在幼儿园吃得偏多。中医认为孩子的大多数疾病都起因于积食
客观情况不容我们改变的需要依靠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适应。家长能做到的还是要提醒孩子多喝水,注意防风保暖,按时高质量休息。具体到翘翘,还有更重要一点,少吃点。正所谓:“小儿安,三分饥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