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三十六计--以退为进

(2011-06-03 08:22:02)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感慨

教育三十六计--以退为进

http://s2/middle/671bbdd5ta4c44690a6a1&690
文:壮妈

  前几天,大壮突然对我说:"妈妈,让我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只要不让我写作业!"我当时虽心里有一点小小的震动,但还是对壮表现出"全当他说的是玩笑话"而收场,并且,会有意无意的当他的面对朋友提起这段话,想用这样的方法冲淡他心里本来的一些真实想法,可能有少许效果吧,壮同学把这句话当成了他的"经典语录",昨天晚上朋友到家玩时,他故意对我说:"妈妈,你给小娜阿姨说说我说的那句话!"

 

  当时我一时没反应过来,问他哪句话,他指点说就那句写作业的话,朋友听后,大笑,壮同学像是很自豪似的.

 

  其实我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对是错,我本意是不想让这种想法扎根他的心里,但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反而加深他的印象,应该是不会吧!不过,这话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不由得想起六一节前另一朋友给我打电话说的那件事.

 

  六一前,朋友来办公室正巧碰到我在给壮准备电子积木,我说让她也给她儿子洋洋买一套,朋友当时没有答应,说得回去和孩子商量一下,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哪知,晚上朋友打电话来,说给我分享一件事,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她先让我猜洋洋想要什么六一节礼物,我猜了半天,也没猜到.最后朋友说:"我告诉你吧,洋洋的原话是'我什么礼物都不要,只要六一节你让我自由自在的玩一天就是最好的礼物!'!"

 

  朋友说引起了她深深的思考,专门打电话给我分享.其实这朋友对孩子已经够宽松的了,现在到六年级了,只有今年,才报了个英语班,其他的一个也没报,并且一切都会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尽量作到了尊重孩子的意见.但就这样,孩子仍然这样渴求自由,让我真的有些震惊.

 

  细想壮同学爆出的"精僻"话语,再细想自己的教育方法,我觉得,可能真的有些过火了.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一直喊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其实真正做到的,应该是少数.就像我,虽然一直觉得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但真正去做时,却没有考虑到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天,只是'逼'着他写作业,应该说老师留的书面作业是少的,但我却在家给他额外买了一套英才教程(数学是因为数学老师觉得他们这几个孩子可能有些'吃不饱',所以专门让他们几个买的.所以我在买时就捎带上了语文),所以壮每天回家的作业除了老师留的以外,还有"妈妈作业",并且,因为妈妈的'功利心',还得写日记,因为不细心做错题还会有'口算题卡'的惩罚,有时还会加上默生字等等.不过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是太长一段时间,大概有一个多月一些.应该就是这样,引出了壮壮的那句话.

 

  不过,因为这个导火索,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审时度势.壮现在报了两个兴趣班,一个是跆拳道,一个是书画班.跆拳道是每周六周日下午两个小时,书画班是周日上午三个小时.跆拳道当时是因为他自己喜欢,但后来他嫌时间占得太多,一直不再愿意上了.但他姥爷可能想让他长大后有引起自我保护的本领,所以一直在坚持,并且说让坚持到中学毕业.绘画班是因为壮在这方面有些弱, 我想让他加强一下.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班壮同学都没有投入进去,可能是嫌玩得时间都被占完了,所以这一段有些情绪.我经过思考,决定以退为进,退一步,在兴趣班方面,先这所有的班都停了,然后深入的和他进行沟通,看他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再去选择.在作业方面,在他保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如果还有哪方面需要加强,我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变换一下方式,不能再把练习题一扔给他让他自己啃去.我得好好的动动脑子,想出一些在玩中快乐的学的小窍门,让孩子真正的带着兴趣去学习.不过,这一点,还在努力学习中.

 

  我昨天和壮爸商量,决定抽时间和壮同学深处的谈一谈,然后以孩子的意愿为前提,再进行"布署"(哈哈,像战略一样).所以我昨天先对壮壮引导一下,为以后的谈话做下铺垫,我这这样对他说,我说:"宝贝,我们家是自由平等的家庭,谁有哪方面的不满,都可以对其他人提出来,做得不好的人要改正,还有,如果你对爸爸妈妈哪方面的做法觉得不好,也可以对我们俩说,我们俩会尊重你的意见!"

 

  壮同学很高兴的答应说他会想想.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不过,我觉得,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必须的,我以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以后需要改正.其实我已经在努力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少一些功利,给孩子一些快乐!

 

  希望自己在摸索中做得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