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母的这面镜子蒙了"灰尘"
文:壮妈
http://s15/middle/671bbdd5t9790bde546ae&690
我们家壮同学在半岁以前是壮奶奶照顾的,可是就在半岁的时候,壮奶奶摔断了腿,壮的照管任务自然落在了姥爷姥姥身上,这一看,就是六年,直至目前,这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爸妈还在担负着.
同时,俺家的爹妈和人家的不一样,俩老人有极其开明的思想,他们太过于"理解"我们年轻人了,"理解得让我们有时不好意思.比如他们知道爱女婿就是爱女儿,所以对我们家的臭壮爸好得实在是没法再好了,啥活也不让干,吃晚时还一个劲的把菜盘子往壮爸面前推,有时我早吃一会儿,还说不等壮爸了等等,并且,他们坚决不和我们住一块儿,还开玩笑说什么"距离产生美",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怕住一块儿不方便,或者无意之中起磨擦.
直到现在还是,我妈每天早上来我家接壮壮,晚上在我们家吃过饭,他们俩再回我妈家去.虽然我们两家离得不远,但我还是有些心里难受,毕竟天冷了,我妈年岁也大了,为了让我和壮爸安心上班,我爸妈这样的跑来跑去,实在于心不忍,所以我一再提议,让他们俩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哪怕把这一段冷天过去之后再回他们家去,但他俩实在是太"爱"我们了,说啥也不肯.
昨天晚上的饭桌上,我又提到这个问题,说让他们俩先过来住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天暖和了再回去,但我爸妈还是不肯答应,壮爸也一个劲的在劝,但他俩始终不同意,这时壮同学突然站起来,跑到门口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又返回餐桌旁,趴到我耳边悄悄说:
"妈妈,你不用管了,姥爷姥姥走不了了!"
我轻声问为什么,壮壮说:
"我把门反锁住了,他们俩出不去了!"
我心里热热的,为这孩子的纯真和善良,虽然行为有些幼稚,但从行为上映射出一颗多么纯洁的心.
后来等吃过饭我爸妈要走时,我对我妈说:
"妈,你把那花生给我爸拿回去点!"(我爸特爱吃那种炒熟的花生)
我妈说:"拿什么呀,明天我们还来哩,先放拿那儿吧!让壮壮吃!"(我妈他们俩老是这样,和自己的闺女还客气着)
我说:
"壮壮吃了我明天再买,你看你,也不知道还客气个啥,拿回去吃呗!"
我妈还是不肯,坚持说不拿.
这时壮同学又出现了,直接抓过那装花生的袋子,又往里面装了几个梨,直接往姥姥怀里塞,我妈嫌拿得太多了,非得倒出来一些,壮死活不同意,和他姥爷姥姥撕扯了好长时间,他俩拗不过他,只得带走了,走时,姥姥嘴里还嘟囔着:
"这孩子,真是没白亲你呀!"
是的,壮同学在这方面一直表现得很不错,可能与平时的教育有关,从壮小时候,我一直格外注意在这方面的引导,我觉得,孩子不管能力有多高,但最起码得有一个良好的品德,一颗善良孝顺的心,即使以后不能成什么大材,但最起码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所以,从小吃好吃的东西,我都会让他先给在场的长辈,有时虽然是我们有意为他留的,但我都会在他吃之前先相征性的咬上一口,意思是告诉他,什么东西都得先让着长辈,因为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特权,我们大人也与你平等.
还有一点,就是在老人面前,我和壮爸很注意自己的态度,即使他们有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也不会当面反驳,即使他们有做是不对的地方,我们先会把本件事情谁对谁错搁置一边,等壮壮平静下来再进行讨论,一般是先从"他们都是为你好,关心你才这样"的基本出发点入手,让孩子先理解一下老人们的苦心.
比如有一次,我去壮爷家接壮壮,刚走到离爷爷家不远的一个路口,就看到壮和他奶奶站在路边等我,我叫了一声壮壮,壮壮一看是我,马上扑过来大哭,并且还大声的嚷嚷着:"妈妈,我再也不去爷爷家了,赶紧走,我再也不想在他家了!"我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壮奶奶可能觉得过意不去,孩子那样一喊,好像是没照料好,怕我有意见,赶紧解释:"壮壮在看电视,你爸想看新闻里,所以把台调走了,壮不依,你爸打了他两下!也没打疼,就是拍了他两下,我当时就说你爸,孩子看就让他看呗,你爸主要说壮看的时间长了,怕他伤着眼睛!"我赶紧说没关系,我爸其实也为壮壮好,其实我心里知道,壮爷属于那种50年代的那种知识分子,骨子里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超级大男子主义,生活起居都是壮奶奶伺候,对壮爸他们弟兄的教育都是延袭那种"棍棒出孝子"的理念,所以他觉得他一手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很有成就感,所以潜意识里就觉得孩子就得这样教育,在对壮壮他们这一代教育时,也和对壮爸他们的教育如出一辙,其实他是极疼爱壮壮的,但就是方法不太合拍,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都很强,加上有时难免家庭的溺爱,所以肯定会和爷爷时不是"迸出火花",囡囡姐姐也曾说过:"我再也不回沙北了!"(壮爷爷家),但我怕壮奶奶觉得不好意思,赶紧替壮爷爷圆场.
然后,我蹲下来,抱着壮壮说:"宝贝,是不是觉得爷爷打你了,很委屈!"壮肯定心里相当委屈,又听我这么一问,又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哈,孩子自主惯了,猛得遭遇这"打击",肯定是难过的要命,这抗打击能力,真是够呛!我就抱紧他,让他痛快的哭个够,等他哭差不多了,我对他说:"宝贝,首先呢,我觉得,爷爷是为你好,你看,你的视力才刚刚恢复好,如果不好好保护好你的眼睛,真成了个近视眼,以后还怎么当警察,当解放军,还有飞行员(壮的理想),你喜欢的这些职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都是相当高的!"壮壮很不服,辩解到:"不对,他是为了看新闻!"我听后笑了,说:
"宝贝,你看,爷爷是长辈,妈妈不是一直和你说,要尊敬长辈嘛,爷爷想看,就先让爷爷看看嘛!"
壮壮又接话:
"那他还打我!"这家伙,终于说到了心里最委屈的地方,我赶紧说:"宝贝,首先呢我觉得爷爷打你也有爷爷做得不好的地方,想让壮壮干什么,可以讲道理,是吧?壮壮最听话了,要是当时爷爷一讲道理,壮壮肯定会听话的,是不是?"
这又触了壮的"神经",小家伙又开始抽噎起来,我又接着说:"我们让奶奶回家给爷爷说,或者那天妈妈见到爷爷的时候也和爷爷说,以后不要轻易的打壮壮,壮壮是最讲道理,我们让奶奶回家批评他,好不好?"
壮奶奶也赶紧附合到:"我一会儿回去就和你爷爷说去,以后再打壮壮,我不让他吃饭!"
壮壮点点头,我看他的情绪在逐步好转,又趁机说:"宝贝,不过,我们也应该理解爷爷,因为爷爷年龄大了,他的一些方法呢可能有点落后,你爸爸小时候,爷爷也经常"收拾"他,爷爷觉得,你看,我都把你爸收拾成大学生了,肯定也会把壮壮"收拾"好呢,所以爷爷的出发点是好了,都是为了壮壮好,只不过,方法不太对,以后,我们慢慢的和爷爷说,让他慢慢的改正,人嘛,总是会犯错误的,犯了错误,得让他有上改正的机会,我们给爷爷一次机会,好不好?"
小家伙可能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再加上这一梳理,也平静了下来,说:"那好吧,如果再犯一次,我就再也不回他们家了!"
壮奶奶赶紧说:"好,好,我一会儿回家就让你爷爷改正错误去!"
至此,这件事情才画上个句号,通过这些事情,我就觉得,我们家长就是孩子人生的灯塔,得给孩子指引正确的航向,有句老话:"言传身教."虽然我们都知道他的重要性,只是在做的过程中,可能有时候会稍不留意,就让自己的行为有些偏离,壮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曾犯下许多种错误,事后我就觉得很后悔,因为自己一时的过激行为,让孩子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其产孩子的犯错和我们大人有着扯不开的紧密关系,所以我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改正,但现在做理也不并不好,因为老是在事情出现后才想起去改正,没有预见,把这些容易出现的情况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今天写下此文,给自己提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