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育心经典兰心之家
育心经典兰心之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6
  • 关注人气:1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经典普及推广教育之我见

(2014-05-26 23:23:06)
标签:

文化

《弟子规》读经

承德

高亮

小红花

分类: 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普及推广教育之我见

 

亲子经典教育千人QQ群:100795429  

果果妈QQ441415262

果果妈电话:13725569020

关注您的孩儿教育点这里☞ 儿童国学教育学习官网

关注我,请加微信公众号:育心经典兰心之家

 

  育心经典兰心之家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衷心爱好者和传承者的集体,我其中一员,成了一个国学经典的传播和普及推广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乐此不疲,赢得了众多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和肯定,因此,我愿意在此把自己多年来从事国学经典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并自己对如何在当代中国普及推广国学经典教育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和致力于此的同道,以及热爱国学经典的家长们作一分享和交流,希望能对他们有益,同时,我也愿意倾听、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以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受益。

 

一、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甚至主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骄傲和资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过姑且不论,国学近一个世纪的中断使我们在文化上形成了一个断层,使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根。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是国学经典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传、承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走近她,接触她,了解她,都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责无旁贷――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谈的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所在。现实的好处和功用,在下面的内容里会讲到。

 

二、国学经典教育方法及根基群体:

1、受众受国学热及经济利益驱使,许多高等院校针对企业高管举办高端人士国学培训,现场会有那么点效果,而且甚至激情,但是一出会堂想到的就是各自目前手上的繁忙的工作或焦头烂额的生意如何解决,如何应对,根本就没时间去回忆那些会堂上的激情,原因就是这些被培训的群体没有根基,(话题:如果熟读经典,还用的着去培训?)对他们来说,只有枯燥,最终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借口:工作忙。这样去了3-5万元。

2、受众受国学热的影响,近年来各种低级的私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只在私塾里单一的背诵了《三字经》、《论语》等很少一些经文,而且还得死记硬背,封闭式读经,被夺去了童年的乐趣和快乐,缺失了家庭教育和美妙的学习方法,并且抹去了《易经》,大大缺了经典的完整性,因此经典诵读也就失去意义。

我认为,要真正地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应该从0-13岁孩子抓起,结合有效的学习方法-137累积法,家庭读经,系统读经,这个群体才是国学经典普及推广教育的主要受众和群体,所以我认为,国学经典的传承,把0-13岁孩子为主体才可以真正实现,那么,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不是问题了。

而当前,国学经典的推广和传播主要靠民间力量在维系,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认识和方法上对一些问题进行澄清和扭转。

 

三、民间力量在国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受台湾经典诵读活动的倡导者王教授的影响,并在政府的默认和鼓励下,近年来国学回温,内地涌现出众多的国学馆,像花儿一样在各地开放,不少有识之士致力于此,这是好事,但一路走来,目睹他们的虎头蛇尾、举步维艰、开馆闭馆、花开花落,我有许多感慨,结合我自己所走的路,我感觉,再好的意愿,如果不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没有好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也是枉然,行不通,走不远。以下是我对他们在国学传播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归总,和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见解:

1、在进行国学经典的普及推广中,以道德教育为号召力,作道德教育的硬性输灌。这是众多国学馆在推广国学经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打这种旗帜的国学推广教育者,大多认为世道人心不古,世风败坏,国将不国,需要靠国学经典,其实主要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尤其是《弟子规》来拯救。

其实,文化就是文化,它对一个民族的熏染,是骨子里、血液里的事情,它对国民人格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事情,用不着嘴上喊着叫着作宣传。所以必须从小就继承经典,如是熏陶。

我个人以为,国学经典的传承只是文化上的意义,与救世只是隐形的,而不是昭彰的。

2、对国学经典理解的偏狭,因为希图用国学经典救世,所以,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界定就变成了:

国学=儒学=《弟子规》(注:“=”读作“等同于”)

国学博大精深,涵盖经、史、子、集的方方面面,就拿“子”来说,除了2000年来正统的儒家,还应该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小说家、杂家之流。但很多所谓的国学馆,只挂孔孟的画像,只讲授《弟子规》,甚至置儒家的真正经典,儒家文化的源头《论语》于不顾,更不用提群经之首《易经》了,令人啼笑皆非,如此做法,于国学经典的推广和普及传播,只能是有害无益。下面是育心经典的学习次第与科目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结构图,可见,国学如此博大精深,不是永远停留在蒙学《弟子规》上:

             http://s9/mw690/001T4lx9gy6JbICzvBKa8&690

3、重复古人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学习起来相当吃力,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许多国学的推广者,不注意当代的现实教育环境和应试教育体制,仍然秉承古代“熟读百变,其意自见”理念,顽固地重复古人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当然“熟读百变,其意自见”,这是真理,必须秉承,但死记硬背就应接不了当代的现实教育环境和应试教育体制,所以必须使用灵活的有效的学习方法-137累积法。殊不知,古人没有今天众多的学科分类,终身从事四书五经的学习,小时候不懂读的东西,大了随着理解力的增加,和学习背景的扩展,有可能就懂了,这表明死记硬背有了着生之地。但今天不同,今天的学子们,要学习多门学科的知识,即使重拾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的学习也只是现代众多学科中的一类,在没有137累积法情况下,学子们和家长们很难坚持,不会循序渐进地读经,记得快也忘得快,只是作了一个记忆力的训练,没有多大益处。所以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迫在眉睫,能让大家每天花上个半小时,以七天为周期,轻松有效的巩固经典,无形的永远存储脑海中,她就是育心经典137累积法(下面会有介绍),如此魅力,让时间一起来见证我们的选择吧。此时,有家长看了就会问,读经时要不要解释?孩子对经典不理解怎么办?答:我们是在无经典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反经典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能理解经典是最好的东西,但对经典的理解,恐怕难以做到准确无误。因此,我们一般不主张去解释,除非你能确定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再说,经典是人类行为规范的定律,孩子的阅历和年龄暂时都不支持对这种"定律"的理解,还是利用孩子的记忆能力,先记下来再说,等孩子年龄到了,阅历丰富了,他对经典的领悟,一定会比我们强的,这点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认识这样的老人,自然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但指望孩子认识了就能完全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包括我们大人,不要说这样阅历丰富,思想深遂的智慧老人,即使是一般普通的人,我们也不能完全了解他的想法的。虽然不一定了解,不一定理解,但认识总不会错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了解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对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样的道理。

 

什么叫137累积法?

累积式教育法简称"137累积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7累积法":

"1"是每天至少读1遍,最多7遍;也就是说所选的样数,每样在当天至少都要读1遍,每样约十分钟;

"3"是一天可以选择读3样,最多读7样;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如:选读3样,每样约10分钟,总时间约30分钟,3样可以一次读完,也可以把3样分两次或三次在当天读完,总之,每天学习总时间约30分钟是不变的。

"7"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的安排可以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如:选读3样,每样约10分钟,总时间约30分钟,3样可以一次读完,也可以把3样分两次或三次在当天读完,总之,每天学习总时间约30分钟是不变的。

"累积式"教育法学习内容安排(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

"累积式"教育法的三大纲领八大读经原则:

三大纲领:

①简易性纲领:每天半个小时读经,很容易坚持。方法简单才能做大做长久。

②周期性纲领:每次读经400字左右,每天读7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

③多样性纲领:读经可以读多样,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这个原则,是从生活中归纳出来的。多样性的实践,通过验证,很有用。用三年作一个大周期,完成六经四书以及一些辅粮的学习,大周期完成,再进行复习周期。

八大原则:

四个读经原则:当下读经 / 全家读经 / 科学读经 / 系统读经

四个不离原则:不离家庭 / 不离社会 / 不离生活 / 不离圣贤教悔

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

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复习的方法:

"小循环" 不是复习,而是新内容在 7 天内的循环(比如每天 1 遍,一周循环 7 遍);

"中循环" 一本一本的复习(比如《易经》有 3 本书,复习第 1 本);

"大循环" 是对整部经典的复习,比如《易经》,3 本书一口气读完。

复习也因人而异,可以每周复习,也可以全部完成再复习;学习并不是追求短期效果,只要是无为而为,短期效果不考虑,合适的时候就复习。

 

4、办学人员素质低下:

国学在民间的传播举步维艰,不能蓬勃兴旺地发展,和民间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素质低下有直接关系。我就亲见许多家庭妇女,没有任何学习平台,或者下岗职工,佛门俗家弟子,在自己的家里,招生办私塾,制造伪机构,诵读经典。因为自己根本不懂不能讲解,或者不能提供给家长们的学习平台,不能服务于家长,如此人员传播国学,能有多少家长和学生认可,可想而知。在育心经典就不一样,这里有137累积法的核心所在,有各种解经课程,有各种培训平台及学习平台,每位家长都有机会参与集体,互动交流,家长自身的学习得到了提升,陪孩子读经就会游刃有余,而且可以得到指导师的十年的学习服务育心经典的指导师都是经过育心经典创始人赖国全老师严格的培训而来,指导师都是认真学习了137累积法的理念,这就是育心经典

 

5、佛儒不分:

外儒内佛在民间,许多热心推广国学经典诵读的人都是佛家弟子,他们打着传播国学的口号,行着宣传佛法的实质,宣传素食,教学生读《论语》、《弟子规》的同时,也读佛经,让那些有文化素养的家长、没有佛教信仰的家长反感。

我知道佛学博大精深,有很高深的智慧在里面。我对佛学向来是高山仰止。但我怀疑那些没有接受过起码的中等程度文化教育、只会烧香供佛诵经,且心胸狭隘、比我都愤世嫉俗的佛家信奉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了解佛学真谛。

假如一个家长,他的目的让孩子接触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佛教的本土化产物:禅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个另当别论),而被悄悄地植入的却是宗教信仰,他会怎么想?信仰是人的自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缘的事情,不是这样偷梁换柱得来的。

这与国学经典的传播根本就是两回事。

 

6、教材或读本问题:

我注意到,民间许多幼儿、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读本或者教材,是繁体字、竖排版,而他们的老师还以此为傲,为荣,说:我们的学生能认得《论语》的繁体字本!令我唏嘘感叹,摇头不已。殊不知,孩子能认出《论语》里的简体字吗?

幼儿阶段、小学阶段是孩子的识字阶段,大量的简化汉字已经让孩子们不胜负担,作业本上错字、别字连篇,我们的这些可敬的国学推广者们还怕孩子们负担小,还要让孩子们学习繁体字,这就等于,同样的一个汉字,孩子们要学习两遍!今天,除了港台地区,内地的出版物基本都是简体字,除了个别古籍出版社,一个人,如果不是大学阶段学中文,一生当中接触到繁体字的机会很少,即使是接触,成年以后,有了简化字的底子,繁体字书籍的顺读根本就不是问题,为何要把这一工作加在幼小的孩子们身上!

育心经典的教材,多年来都是简化汉字横排,大字拼音版,只是将繁体字作为辅助,便于需要的人使用,育心经典不想再增加孩子们的负担。育心经典教材的特点此进入

http://www.ertongedu.com/page-国学教材特点.html)了解。

 

四、我的探索和经验:

1、把国学经典作为文化教育而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来推广,不拿道德教育、人格涵养作口号,不作道德教育的硬性输灌。

2、把国学经典的传播和当代中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面向现实,面向应试教育体制。把国学经典当语文教材来进行讲解,给学生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水平――这是具体而微的,从小的方面,实用主义的层次来讲的学习国学经典的好处,然而也是最现实的好处,最能让学生和家长接受的地方。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的教材里会多些我们中国的古文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对文学历史的兴趣。针对学生的年龄段、年龄特征,通过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的学习和阅读延伸到课外。

4、开放性的大课堂,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上课的内容,诗词歌赋,谜语对联,笑话典故,文人轶事,京剧昆曲,文学常识,字词句和语法修辞等等语文的基本功,以免让学生在古纸堆里打转,感觉枯燥和乏味,失去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开阔其胸怀。

 

育心经典的教材http://www.ertongedu.com/page-国学教材明细.html),有着赖国全老师多年来的文学底子作保证,赖国全老师结合自身的家庭教育,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已经将育心经典遍布了几百万家庭,137累积法赢得了众多孩子和家长的爱戴。

 

我相信,在当代中国普及和推广国学,必定要有当代的特色人,人文的特色,必定要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国学的推广普及教育工作才能走上正道,才能维系和发展。不揣简陋,大胆陈述以上一己之见,不妥之处,恳请家长们批评指正,当洗耳恭听。我代表育心经典兰心之家的成员感谢您的细看!

 

====================================================================

 

 

温馨提示:

亲子经典教育千人QQ群:100795429  

果果妈QQ441415262

果果妈电话:13725569020

关注您的孩儿教育点这里☞ 儿童国学教育学习官网

儿童国学教育学习官网: www.ertongedu.com

儿童国学教育学习博客:blog.sina.com.cn/yuxinleijifa

微信公众账号请搜:育心经典兰心之家  或搜微信号:ertongedu 

育心经典儿童国学教育咨询热线:400-0505-1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