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比凸显形象——评袁枚小诗《苔》(学生原创)

(2020-10-19 18:40:46)
标签:

对比凸显形象

评袁枚小诗《苔》

校友佳作

凌子心声

分类: 校友佳作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对比凸显形象

             ——评袁枚小诗《苔》

 

                      九峰中学2020级高一4   阮俊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苔》这首诗写于康熙年间,作者袁枚。今天我们有必要将它拿出来赏析评论一番。

全诗只用20个字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苔这个植物鲜活的形象。

整首诗大量运用对比手法来写苔,例如开头一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把“不到”与“自来”进行对比:没有阳光照射、十分黑暗的地方也能生长出绿油油的苔,即便是如米粒一般的苔花,同样也如牡丹一般开放。这句诗隐含的意思是对比了生长在阳光下的花草与生长在黑暗中的苔。再比如“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将苔花与牡丹花大小进行对比,苔花渺小如米粒,但它还是学着花型比它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牡丹开放,凸显了苔花强烈的上进心。

利用对比凸显形象,是《苔》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大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崇高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可以说,苔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如米粒般的苔花不怕恶劣的环境,顽强生长,学着牡丹绽放,这就是作者上进的形象。

《苔》利用对比凸显形象,苔的形象,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也可以说是借物喻人。这首小诗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

 

 对比凸显形象——评袁枚小诗《苔》(学生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