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个月的月份雅称(辑录)

(2018-10-11 22:06:28)
标签:

十二个月的月份雅称

文化常识

读书感悟

凌子心声

分类: 读书感悟

     十二个月的月份雅称

 

一年有十二个月,可你知道,十二个月还能怎么说?我们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为每一个月都起了许多雅称,这十二个月的月份的雅称,你更喜欢哪一个月的称呼呢?

 

一月

  孟春、柳月、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

  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译:三秋正中的八月十五夜月,今晚从东海上冉冉升起。)——韩愈《和崔舍人咏月》

 

二月

  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可是这满园的春 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三月

  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

  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译: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张旭《桃花溪》

 

四月

  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 孟夏之月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

  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贯休《寄王涤》

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李廷珪《藏墨诀》

 

五月

  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译: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子儿长成。)——韩愈《题榴花》

 

六月

  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六月便称伏月或荷月。

  《周易·系辞》中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被叫做暑月之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荷叶多得像与天相接,无边无际,一片碧绿;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红艳。)——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七月

  孟秋、申月、相月、夷则、瓜月、初秋、桐秋、桐月、兰月、肇秋。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

  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因而把七月叫做瓜月。

  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译: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林杰《乞巧》

 

八月

  仲秋、酉月、壮月、南吕、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农历八月,此时月桂花盛开,故称桂月。

  《尔雅·释天》中云:“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

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九月

  季秋、戍月、玄月、无射、菊月、暮秋、凉秋、杪商、秋末、残秋。

  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

 

 

十月

  孟冬、亥月、阳月、应钟、露月、冬、早冬、首冬、始冬、开冬、新冬。

  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

  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多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故称开冬。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译:十月到来清霜凝重,请问你飘泊流落归向何处?)——杜甫《萤火》

 

十一月

  仲冬、子月、辜月、黄钟、霜月、寒月、葭月、正冬、畅月。

  《礼记·月令》:“ 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葭月也是农历十一月的美称,因为这时的葭草会吐出“绿头”,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

  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刘蕃《忆长安·十一月》

 

十二月

  季冬、丑月、涂月、大吕、腊月、暮冬、梅月、暮岁、岁杪。

  杜甫《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

  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卢象《竹里馆》


十二个月的月份雅称(辑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