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唤》序  王谑庵先生传(整合)

(2014-12-19 21:01:42)
标签:

文化

《游唤》序

读书感悟

凌子心声

分类: 读书感悟

《游唤》序

【明】王思任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事毕矣。而又必生人,以充塞往来其间,则人也者,大天、大地、大山、大水之所托以恒不朽者也。人有两目,不第谓其昼视日、夜视月也。又赋之两足,亦不第欲其走街衢田陌,上长安道已也。瓦一压,而人之识低;城一规,而人之魄狭。天之下,三山六水,土处一焉。一土之中,蠕蠕攘动,以尽其疆埸(yì),是恶(wū)能破蜂之房,而出蚁之穴耶?

台荡②诸山,乃吾乡几案间物。今年始得看尽。归以语人,疑信参半,彼其眼足在胸中自立一隔扇耳。司马子长聪明绝世,犹曰无昆仑;刘梦得初见太华,以为奇尽,后识九子③,而悔其言之失。贤者如此,是安可以责蠕蠕攘动之百姓乎?

夫天地之精华,未生贤者,先生山水。故其造名山大川也,英思巧韵,不知费几炉冶,而但为野仙山鬼,蛟龙虎豹之所啸据,或不平而争之。非樵牧,则缁黄④耳。而所谓贤者,方如儿女守闺阁,不敢空阔一步。是蜂蚁也,尚不若鱼鸟,不几于负天地之生,而羞山川之好耶?

病老将至,炳烛犹迟。郗诜⑤xī shēn)言,山行一度,洗尽五年尘土肠胃。吾欲七千由旬⑥中贤者共识其大,无被尘土竟埋其眼足也。作《游唤》。

                                                  ——《王季重十种》

注:①王思任:明代作家,子季重,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②台荡:天台山与雁荡山。

③九子:九华山。

④缁黄:黑衣黄冠,指和尚、道士。

⑤郗诜:西晋人,好游。

⑥七千由旬: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单位,“七千由旬”意为路途远,地域广。

 

【译文

       远古之时,天地开辟,天高地卑之位已定。山川河流之气息相通,造物主创造宇宙大功告成。而后又要创造人类,让他们充斥往来天地山川河流之间,那么人类便是伟大的天地、山水永恒不衰的依托。人有两只眼睛,它不只是用来白天看太阳、夜晚看月亮的;造物者还赋予人两只脚,也不仅仅是要人用它来遛大街、走田埂、奔走求功名在京城大道的。压在一个屋顶之下,人的见识就低;受一座城的圈定,人的思想就狭窄。天底下,三成山六成水而平地只占一成,在这一成平地上,人像蜂蚁一样,扰攘骚动,完全活动在狭小天地里,这样又怎能打破“蜂房”、冲出“蚁穴”的局限呢?

天台、雁荡各山,本是我家乡在几案间就能看到的景物,可是,时到今日我才得以全部游览。游山回来把所见告诉乡人,他们却半信半疑,因为他们狭窄的眼界,所到的极小的范围,使得他们在心里给自己设置了一道与外界阻隔的屏障。司马迁聪明绝世,尚且说世上没有昆仑山;刘禹锡初见西岳华山,以为奇到不会有奇景超过它,后来见到九华山,才后悔前言有失。贤智之人尚且如此,这怎能责怪如蜂蚁蠕动扰攘的普通人呢?

天地的精华,在未造就贤人之前,就先创造了山山水水。所以它在创造名山大川时,其匠心独运,不知经过了多少锤炼,可是创造出的这些灵山异水,只是被野仙山鬼、蛟龙虎豹呼朋引伴啸聚占领,或者因为占有不均而相互争夺。除此而外,不是樵夫牧人砍伐放牧,就是和尚道士谈禅诵经。而所谓的贤人,却正如小孩一样守着狭小深闭的家,不敢多向外界迈一步。这样的蜂蚁之人,连鱼鸟都比不上,岂不是辜负天地生育的大德,而要在大好河山面前感到羞愧吗?

将到病老之年,秉烛而游尚觉已晚。郗诜xī shēn)说:游了一趟山,把历年来积满肠胃的俗尘洗涤净尽。我希望普天下的德才之士共同领略山河的无限,不要被尘俗完全封埋了眼,绊住了脚,所以写下这篇《游唤》。

 

王谑庵先生传

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县令,意轻五斗,儿视督邮,偃蹇宦途,三仕三黜。通籍五十年,强半林居,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自庚戌游天台、雁荡,另出手眼,乃作《游唤》。见者谓其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恣意描摹,尽情刻画,文誉鹊起。
      
盖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矢口放言,略无一喜惮。人有咎先生谑者。其客陆德先叹曰:“公毋咎先生谑。先生之莅官行政,摘伏发奸,以及论文赋诗,无不以谑用事。昔在当涂,以一言而解两郡之厄者,不可谓不得谑之力也。中书程守训春天请开矿,与大珰dāng邢隆同出京,意欲开采,从当涂起,难先生。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生,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驰至池黄,以绯袍投刺称眷生。珰怒诃,谓县官不素服。公此来庆也,故不服素而服绯。珰意少解,复诃曰:‘今天刺称眷何也?’先生曰:‘我固安阳状元婿也,与公有瓜葛’。珰大笑,亦起更绯,揖先生坐上座,设饮极欢。因言及横山,先生曰:‘横山为高皇帝鼎湖龙首,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必须题请下部议方可’。珰曰:‘如此利害,我竟入徽矣。’先生耳语曰:‘公无轻言,入徽也,徽人大无状,恩甘心于公左右者甚众。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珰大惊曰:‘吾原不肯来,皆守训赚我’。 先生曰:‘徽人恨灶训切骨,思磔其肉,而以骨饲狗。渠是以观望瓜洲,而赚公先入虎穴也。’珰曰:‘公言是,我即回京,以公言复命矣。’当涂徽州,得以安诸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

先生于癸丑、已未,两计两黜。一受创于李三才,再受创于彭瑞吾。人方眈眈虎视,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对之,调笑狎侮,谑浪如常,不肯少自贬损也。晚乃改号谑庵,刻悔庵以志已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谑毒益甚。
                                                
(取材于张岱《王谑庵先生传》)
注释:【l】通籍:做官。【2】珰:太监。【3】刺:名帖。

【译文】

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县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轻视上级官吏,仕途困顿,三次做官,三次都被罢免。做官五十年间,大半时光在山林居住,纵情于山水,并且在闲暇的时日闭门读书。自庚戌年,游览天台、雁荡山,眼界非凡,于是写下《游唤》。读过此文的人评价他笔锋犀利,气势很盛,眼光独到,文辞尖锐,任意描摹,尽情刻画,名声兴起传扬。
      
王谑庵先生,聪明冠绝当世,说话灵活巧妙,和别人诙谐逗趣,开口便说,丝毫没有顾忌畏惧。有人责备先生戏谑。他的门客陆德先慨叹说:“诸位不要责备先生戏谑。先生为官管理政务,揭发坏人坏事,以及评论文章、写诗,无不是用戏谑的方式行事。先前在当涂,凭借着一番话就解决了两郡(当涂、徽州)的危难,这不可说不是先生戏谑的功劳。中书程守训上奏请求开矿,与大太监邢隆一同离开京师,想要先从当涂开采,为难了先生。程守训在瓜洲逗留,却骗大太监邢隆先到(当涂),并且强制地方官员行下官礼。整个郡县惶恐不安,先生说‘不要担忧’。疾行到池黄,身着红色的官服,递上名片,称是邢隆的亲戚。大太监邢隆愤怒地呵斥(先生)身为县官为何不穿青袍。先生说:‘不是这样,按常理来说慰问、吊唁应穿青袍,您来到这里应该庆祝,所以没有穿青袍而穿红色的官服。’大太监(愤怒的)神情稍稍缓和,又呵斥说:‘你的名帖上为什么说是我的亲戚?’先生说:‘我原本是安阳状元的女婿,与您有亲戚关系。’大太监大笑,也起身更换了红色的官服,拱手行礼,请先生坐上座,设宴畅饮。趁着谈论到横山的机会,先生说:‘横山是高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打柴割草尚且不敢,(冒昧地)问一下敢采矿吗?一定要奏请中央各部颁布决定方可行事。’大太监说:‘这般厉害,我竟然进入安徽。’先生轻声说:‘您不要轻易谈论进入安徽,徽人很不安分,一心想要冒犯您的人很多。我替您多预备些精壮的士兵,来保护您的出行。’大太监慌张地说:‘我原本不愿意来,都是程守训欺骗了我。’先生说:‘徽人彻骨地痛恨程守训,想撕裂他的肉,把他的骨头喂狗。他因此在瓜洲观望,骗先生先入这虎穴。’大太监说:‘您说的对,我立即回京,按照您所说的回报情况。’当涂、徽州得以平安无事,都是先生戏谑的功劳。”

先生在癸丑、己未年,两次考核两次降职。先后被李三才、彭瑞吾中伤。人们正虎视眈眈,将对先生落井下石,然而先生对待此事,戏谑取笑,如往常一样,不愿意稍微贬低折损自己。晚年就改号为谑庵,刻下《悔庵》来记录自己的过错,但逢人仍然无所忌惮地谈笑,戏谑得更加厉害了。

《游唤》序 <wbr> <wbr>王谑庵先生传(整合)

个人整合高三复习文言资料,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