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2014-02-11 21:30:12)
标签: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

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

继续教育

读书感悟

凌子心声

分类: 读书感悟

说明:

暑期去宁波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因为有公事提早回校,未能自始至终聆听专家行家的讲座,心有遗憾。好在同组的郭老师听完了全部讲座,我特向她借来笔记,趁寒假整合辑录,算是间接再次接受继续教育吧。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

听讲座时间:2013714日上午    主讲:赵树功(宁波大学文学博士、教授)

讲座内容: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听课笔记:

一、“温柔敦厚”释义

  《礼记·经解》引孔子之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温:颜色温润,人的生命活力,以《诗》来教

   柔:性情柔和

   敦厚:充实而不浅薄。

   中国古代每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有总结、综合性的著作产生。《礼记》就是这样的著作。

   温柔敦厚:古代处理人文关系的准则。

  《诗经》是中国早期的百科全书。

   与人相处,要有层级的区别。

   司马光、曾国藩:正人君子

   干谒:向当权者写信乞求帮助。

   层级: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乡邻→帮助陌生人

爱他人的热度的正确层数——温柔敦厚,否则是虚伪。

说:得体、恰当,外在的情态。

水:开水、温水、冰水

柔:就心灵而言,发自内心。

才:人的属性、秉性,演化为能力

人生准则:发乎情止乎礼义

文学法度:发乎情止乎礼(含蓄)

 

二、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乐府诗,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体现主人公温柔敦厚的情感。

   表现手法含蓄——温柔敦厚

诗眼:

   前三句,写景起兴。古典诗歌中很多比兴是没有意义的,夫妻很多时候是比喻君臣关系。传统:君为阳、臣为阴。

   比兴是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赋包容在比兴中。

   第四句开始由景而情。时间的推移:初秋——中秋——深秋。候鸟:燕——燕子;雁——大雁、鸿雁,吉祥鸟。

   《燕歌行》第一个诗眼:思断肠,女性的角度。

男性外出的原因:

1.游宦:他举、推荐,去京城投做官宦贵族的门生,期待被推荐,牛衣对泣。

2.上计:向朝廷述职,上计吏。

3.游子:遍访名师。

4.经商:商人重利轻别离。

女性留守京中,思念亲人。

慊慊qiè:不满足。

46句:远在他方的男性思念家乡。角色转换:留守的女性→他乡的男性之一:我想你被转化为你想我。

断肠:思之深,故而转化、想象。

取影手法。对面傅粉:人情事理的极致。

《周南·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开始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

【注释】

采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2]

顷筐:浅而易盈的竹筐。一说斜口筐。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寘(zhì至):搁置。周行(háng杭):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 违):山高不平。

虺隤(huī tuí灰颓):疲极而病。

姑:姑且。罍(léi 雷):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

兕觥(sì gōng 四公):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

砠( 居):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 途):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痡( 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云:语助词。云何:奈何,奈之何。吁( 虚):忧愁。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卷耳》14句和58句前后两个镜头,从空间上不属于一个逻辑范围。

《燕歌行》第二个诗眼:79句,“不敢”所体现的复杂情绪。守空房,不敢忘。文化迫害:不是由外力强制迫害。

  “不敢忘”:内涵丰富,期待,哀怨。

 乐府古诗:《上邪》:(“邪”读作“”)出自于汉乐府民歌。《上邪》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女主人公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上邪》情感真挚,气势豪放,表达欲突破封建礼教的女性的真实情感,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此诗中的“敢”恰恰是万万不敢!

《燕歌行》第三个诗眼:

  清商:高音的类型、短促、急骤。

  明月:相思。空房——空床

  怨分离却表述为对牛郎织女限于河梁的责备。

  断弦:妻子死。再取叫“续弦”。

  分镜:夫妻分离。

 

《燕歌行》成功地描写了一位妇女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丈夫的情态,情思委曲,深婉感人。该诗是曹丕自创的拟燕地歌曲,是现存较早的、比较完整、成熟的七言诗。体现了曹丕清俊流畅的风格。
诗中两处引用:

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楚辞·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
夜未央:夜尚未尽。《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文本艺术分析:
  
文章前三句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接下来三句写的是女主角(思妇)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是心理描写。在后面三句描写她在家中的生活,也是表现她的悲伤、思念之情,突显其寂寞心情,也同时反映了她对丈夫的爱。在然后两句写的是她抚琴抒怀。同样是表现一种思念、寂寞、悲伤。最后四句是她仰望星空,却看到牛郎织女天各一方。

 

相关链接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一)(文本解读的几个观念转变)…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二)(写作让我们活得更好)…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三)(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四)(小说文体特征)…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五)(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六)(古文教学语言)…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七)(《红楼梦》文化小说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八)(《论语》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七)(《红楼梦》文化小说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九)(《周易》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八)(《论语》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申论写作)…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九)(《周易》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一)(戏曲理论与戏曲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申论写作)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二)(语文教材文本的处理)…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一)(戏曲理论与戏曲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三)(小说教学研究)…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四)(选修课程学科化)…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三)(小说教学研究)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五)(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六)(高中语文教材古典文学经典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五)(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八)(阅读张爱玲的五个基本问题)…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九)(高中语文教材篇章结构分析)…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八)(阅读张爱玲的五个基本问题)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六)(高中语文教材古典文学经典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