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三)(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2014-01-23 19:34:31)
标签: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

读书感悟

凌子心声

教育

汉语形象古诗文教学

分类: 读书感悟

说明:

暑期去宁波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因为有公事提早回校,未能自始至终聆听专家行家的讲座,心有遗憾。好在同组的郭老师听完了全部讲座,我特向她借来笔记,趁寒假整合辑录,算是间接再次接受继续教育吧。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三)

听讲座时间:201375日下午    主讲:刘飞耀(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语文教研员)

讲座内容: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听课地点:宁波东钱湖华茂大酒店致远厅

听课笔记:

 

案例导入

黑泽明的《蛤蟆的油》“不要怕丢丑”。

介绍课例: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课堂观察到的问题: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

师:谁能帮帮他?

生:(1)家穷;(2)爱吃鱼;(3)钓鱼去卖钱。……

师:都有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啊?

 

千山         鸟飞          

万径         人踪         

(自然)   (有生命)    (复归于无生命)

 

独、钓、绝、灭、雪——仄声词

 

汉语形象观照下的阅读教学

一、什么是汉语形象?

   纪晓岚: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三个等级)

形象: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整体印象。

汉语形象:主要是指汉语的修辞性形象,它是汉语组织在语音的词法、句法、篇法、修辞和语体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富于表现力及独特个性的美的形态。

汉语形象的特点:(1)可感性;(2)完整性;(3)感染性;(4)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泉香而酒冽,水犹清冽

 

二、为何要关注汉语形象?

   1.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剥夺的过程,语言沦为一副骨架了。——刘小枫《诗化哲学》

修辞认知被忽略

王坚《汉语是一种最后的拯救力量》

2.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

语文教学忽略汉语形象的赏析。

课例:甬(宁波)台(台湾)教改同课异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群童——盗贼    (因:丧乱)

哈佛教授高友二《唐诗的魅力》

知人论世——屠龙术

 

北师大王一川《汉语形象及其基本地位》

 《智取生辰纲》丢失生辰纲原因八种之多——教学生学习“如何押送生辰纲”

  北京外国语学院丁教授:《背影》中爬月台是“违法行为”,建议删去《背影》。

要关注文本呈现的形式,《背影》——语言哀而不伤,浑然天成的语言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背影》

朱自清写作《背影》的思想:

春晖时代(社会动荡期)——亲子之歌

寒冬时代(社会转型期)——灵魂的腐蚀剂

夏日时代(社会稳定期)——父爱的赞歌、社会的缩影、民族无意识的体现

言语实践

语感                 思维

           精神构建          

3.阅读教育的目标和重点:

①了解、认知文本所写的内容;

②感受、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

③感知、把握篇章的行文方法(文体素养);

④掌握、习得文体的语言修辞(言语智慧)。

台湾文学老师专讲《湖心亭看雪》小品文的起承转合

 

为何要关注汉语形象?

语言魔方,值得转。

文章结构“猪头、狗肚、猫尾”

“万能作文法”(一篇套用频率极高的套话作文《独上高楼》)

4.怎样关注汉语形象,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文心雕龙·知音》

  汉语形象关注的四个层面:

①语音形象

②辞格形象

③文法形象

④语体形象

①语音形象——音韵与意蕴的关系

朗读——诵读——吟诵  (《课程标准》)

   台州三个和尚参加声乐评选,唱《游子吟》,催人泪下。

语音形象:声调形象、语调形象、节奏形象和韵律形象。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原作:“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把“先生之德”改成“先生之风”,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德”仄声字,“风”平声字,这就是声韵之妙。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墙”“来”是两个开口音,如改成“一枝红杏出墙头”,韵味大不相同。

 

古代“四呼”:ɑ(开口音);i(齐齿音);u(合口音);ü(撮口音)

开口音的发音响亮,多用来表达开阔、明朗、有力的情绪;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低沉的情绪。

清音(jqx)引起小、少、快、美、静、轻之联想;浊音(gkh)多产生大、慢、劣、乱、重之通感;m含模糊、神秘之意;r柔软、缠绵的感觉;ptkch奔放、迅疾之感,含有爆发性或跳跃、猛烈的意味。

 

唐歌妓刘采春《望夫歌》: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此诗多用舌齿间字:轻盈娇稚。

洪声韵:包括“言前、江阳、人辰、中东、发花”五个韵辙——读来豪迈雄壮、奔放热烈、慷慨激昂。

细声韵:包括“姑苏、一七、灰堆、也斜”四辙——读来哀怨缠绵、悲伤。

柔声韵: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毕、后”不好,“罢”,洪声韵),独倚望江楼(“楼”,柔声韵);过尽千帆皆不是(“是”,细声韵);斜晖脉脉水悠悠(“脉脉、悠悠”,柔和韵),肠断白蘋洲。

   顾城《小巷》:

   小巷∕又狭又长∕我∕拿着把钥匙∕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然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入声字:有顿挫之感,表达痛苦、决绝、强调等意义。

   如陆游“红酥手”的“莫莫莫、错错错”;余光中《乡愁》中的“小小、窄窄、浅浅、矮矮”;岳飞《满江红》中的“潇潇雨歇”(“歇”,入声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人生的苍凉之情。

 ②辞格形象——比喻、比拟、拈连、仿拟、引用、跳脱、排比、反复、对偶、粘连、顾名、隔断。

   辞格的成功运用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比喻:星星像什么?(萤火虫、玻璃、微弱的希望、摇摇欲坠的眼泪)

     逃到一间西晒的楼上,满身痱子,犹如荔枝

     曹元朗的脸很圆,圆如太极

     唠唠叨叨的老伴,犹如滴滴答答的漏雨

现代诗歌首先就是隐喻的艺术。

   大脑——大海

   宁波中考作文《一个          的微笑》(空格中可填写的词“鼓励”——平淡;“城市”——用拟人辞格,形象)

③文法形象

是汉语的词法形象、句法形象和篇法形象,是汉语的词语、句子、语篇组织在语言表达中的形象。

川端康成《父母的心》,熊秉明《的》,汪曾祺《小说创作随谈》、《徙》,余光中《连环妙计》

写作文要有语言基调。

席慕容《贝壳》

语段:主体段、结构段

阅读篇章关联情形分析  主体、时间、地点

④语体形象

阅读是一种语体思维。

龚鹏程《文学散步》:文学,除了形式还是形式。

                         语体

          语言                       思维

                         世界

怎样关注文体形象?

(一)是把握文章取向还是文学取向?

(二)是把握实用取向还是审美取向?

  实用性:怎么读?怎么写?阅读图式、思维品质

(三)是把握知识取向还是能力取向?

  产生主体——识人——断文——定点   (皮尔斯《待垦之路》)

相关链接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一)(文本解读的几个观念转变)…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二)(写作让我们活得更好)…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三)(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四)(小说文体特征)…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五)(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六)(古文教学语言)…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七)(《红楼梦》文化小说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八)(《论语》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七)(《红楼梦》文化小说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九)(《周易》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八)(《论语》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申论写作)…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九)(《周易》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一)(戏曲理论与戏曲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申论写作)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二)(语文教材文本的处理)…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一)(戏曲理论与戏曲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三)(小说教学研究)…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四)(选修课程学科化)…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三)(小说教学研究)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五)(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六)(高中语文教材古典文学经典解读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五)(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八)(阅读张爱玲的五个基本问题)…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七)(古代诗歌中的温柔敦厚——以曹丕《燕歌行》为例)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九)(高中语文教材篇章结构分析)…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十八)(阅读张爱玲的五个基本问题)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三)(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静心整理培训笔记(三)(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