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教研课《像山那样思考》评课意见 (原创)

(2013-11-07 17:05:49)
标签:

校本教研课

《像山那样思考

评课意见

读书感悟

凌子心声

分类: 读书感悟

                                 校本教研课《像山那样思考》评课意见  

高一语文组

20131030上午第二第三两节课,语文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此次教研采用同课异构教研形式,由冯燕萍、彭霄霄两位老师执教《像山那样思考》。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评课的切入点是评教学特色,由我执笔写评课意见,下面分“教学设计”“教学风格”“创新意识”三个方面来略作评点:

一、教学设计

 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一定的高度,冯燕萍老师直入课题扣逐层深入解读文本,师生双边活动协调,学生参与积极,参与面广;彭霄霄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领悟文本的思想意义。

二、教学风格

 冯燕萍老师课堂语言流利通畅,以激情感染学生,点拨到位,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彭霄霄老师则体现了沉稳地阐述的教学风格,她理性地补充了与文本相关的触目惊心的数据,起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三、创新意识

 冯燕萍老师在文本探讨结束后抛出了网络热议:为什么有专家提出“取消黄金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小组讨论后对环保问题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最后齐读《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把课堂气氛再次推向高潮。彭霄霄老师的课堂由MP3“一声狼嗥”导入,让学生谈听后感受,很自然地联系到“留意这声狼嗥的有那些事物?各有什么样的反应?”由此推出“山的思考”和“人类应该怎样像山那样思考”,再到最后探讨两个重点句:(1)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学生讨论热烈,举出了“围湖造田”“玩手机”“雾霾”等现实事例,整节课留给我们的感觉是“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总之,我们认为两位老师所开的校本教研课教学气氛轻松和谐,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媒体画面优美和谐,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人文熏陶蕴含其中,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文本解读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容量、深度适宜;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合作讨论、探究互动积极,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课堂状态良好,教学目标达成。这是一次成功的校本教研。

 

高二备课组:

20131030上午第二第三两节课,语文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此次教研采用同课异构教研形式,由冯燕萍、彭霄霄两位老师执教《像山那样思考》。高一语文备课组评课的切入点是评教学特色,下面以“教师教学行为”方面来评点:

冯燕萍和彭霄霄两位老师课堂调控能力强,语言干练,教态自然,表达流畅。多媒体灵活穿插在课堂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师的导入都较为自然,冯燕萍老师是从标题入手,像山那样思考,山怎样思考,彭霄霄老师则是从儿狼的一声嗥叫引发人的思考引入课题,从而引领学生与文本第一次对话,故一开始课堂便能有的放矢,但是学生多能理解对抗性的,不驯服的两个词,而骄傲的,深沉的却一时难以理解,老师均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找出骄傲的、深沉的语段之所在。

两人教学目标都很明确,彭霄霄老师相对突出文本挖掘,难点突破,由课本延伸到生活实际比较自然。在师生互动中,冯燕萍老师课堂氛围教浓,特别是男生表现很积极。彭霄霄老师的课堂气氛看似不热烈,但学生在冷静思考中有思维的火花。两人对文本都有拓展,彭霄霄老师展示的图片能更多的引人思考,寓教于诙谐中。两人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环环相扣,同中有异。

 

高三备课组:

今天,冯燕萍、彭霄霄两位老师上了《像山那样思考》一课,这篇课文很容易被上成环保的课文,也容易让学生仅仅理解讲为环保的,但是由于两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课文,钻研了教材,对主题做了尝试的开掘,所以,文章的主题理解比较到位。即环保对我们生存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两节课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言,两个班的学生都比较专注,都比较投入,但是高一(7)冯燕萍老师教的班级学生回答的密度大一些,高一(13)个别提问的多些。另外,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两个老师都注意到了启发引导,提问环环相扣,并有对关键语段的朗读,彭霄霄老师更注意让学生个体活动展开讨论。

老师教的方面看,两人课堂步骤环节大体一致,思路都比较清楚,老师都运用了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法,冯燕萍老师感情更充沛些,彭霄霄老师稍显内敛些。

老师能根据学生理解的状况时提出一些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话题。

老师的导入都较为自然,冯燕萍老师是从标题入手,像山那样思考,山怎样思考,彭霄霄老师则是从儿狼的一声嗥叫引发人的思考引入课题,从而引领学生与文本第一次对话,故一开始课堂便能有的放矢,但是学生多能理解对抗性的,不驯服的两个词,而骄傲的,深沉的却一时难以理解,老师均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找出骄傲的、深沉的语段之所在。

两个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两句:“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长远的危险。”长远的危险是什么?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为什么?均能引导学生用身边的实例来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冯燕萍老师班的学生想到了黄金周旅游给生态带来的破坏,彭霄霄老师除让学生谈之外,还准备了很多图片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她还能通过板书来让学生理解新的东西是什么?即生命的意义、生态的价值,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两个老师的课堂内容均较充实,但是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是不够的。因为两个老师上课时均注重了对思想内涵的挖掘,对主旨的把握,而语言的评品仅仅是蜻蜓点水而已。所以,作为语文课,在这方面再加强些就好了。

                                             201311716:50写于办公室

校本教研课《像山那样思考》评课意见 <wbr>(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