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水”考试的意义(原创)

(2010-08-31 09:06:32)
标签:

教师

“下水”考试

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

意义

凌子心声

教育

分类: 一家之言

“下水”考试的意义

      记得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刚刚组建的那几年,每年分配的新教师都有十几个二十来个,为了让新教师尽快站稳讲台,于是那几年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新教师考试,考的试卷一般都是高考卷,但不是原样的高考卷,而是采用把近几年的高考学科卷剪接重组拼凑的方法“创造”的新卷。考后成绩不公布,每门学科考得最好的青年教师校长在教师会上予以表扬。这种“下水”考试的方式促进了青年教师研究高考卷的热情。所以那段时间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效果显著,区优质课评奖,我们学校拿一等奖的青年教师为数不少。

   记不清从哪一年起,这种“下水”考试不再举行了,教师做不做高考卷研究不研究高考试题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觉性了。去年,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突然推出了教师做卷释卷竞赛,做卷的内容是各省市的高考卷,释卷的内容据我猜想是规定一道题目解释它所涉及的高考能力点及解题思路等等。我们学校参加竞赛的青年教师获奖者屈指可数,而且获得的奖级都是二三等奖且三等奖居多,结果与集体奖根本无缘。这虽然与我们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也不一定影响我校的教学质量,但毋庸置疑做卷释卷已经是我校教师的薄弱点。

   新上任的校长是个很有教育战略思想的名校长,每天“猫”在学校苦干实干,而且擅长调动督促激发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加速了,校内名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师训处成立了,培训计划出台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结对挂钩的名校找好了,列入学校培养计划的教研组长、中层干部、班主任、青年教师分批到名校蹲点拜师学习。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如此,参与培训的教师取经回来,向全体教师汇报自己学到的经验和自己的感悟反思,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

   上学期结束前,校师训处布置了35周岁以下的教师参加“下水”考试的任务。今天下午1400开始,按照各学科高考时间,除语文考150分钟,其余学科均考120分钟。测试用的还是各省市高考组合卷。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要求所有参加“下水”考试的青年教师关闭手机,连同手头的资料一并送到前面规定的会议桌上。师训处事先把各学科的教师分散排列,大家按照座位表就座,埋头认真做卷。没有说话、没有咳嗽、没有旁窥、没有夹带……大家都凭实力“下水”做一回高三学生,体悟学生做题的心理,知晓自己学科知识的薄弱点。做题速度最快的是信息技术教师,不到45分钟就有人交卷了,然后是生物教师、地理老师,政治教师、历史教师和化学老师也在60分钟后陆续交卷,大概物理、数学卷难度大,语文卷要写作文量多,这三科的青年教师中大多数人都坚持考到了实实足足的150分钟。

参与监考作为旁观者的我也感受到了会议室内的静默和考场氛围的紧张,虽说“下水”考试的内容都是考过的高考卷,但没有教过高三或者没有认真研究过高考试题的话,做题还是有难度的,特别是我们语文,那些语言表述题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作文更是个性化思维的呈现……

参加“下水”考试,参考者都不敢打包票说自己胸有成竹,有压力是必然的,怕考砸了忐忑不安也是难免的。不过我想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任务才有完成结果是否圆满的评说。为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下水”考试十分重要。推而广之,“下水”习题、“下水”作文也很有必要。教师行业里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桶水要满不能浅,这桶水还不能是“死水”应该是“活水”,因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要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者本身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效法于上,仅次于中;效法于中,仅次于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纯属天方夜谭。演艺行业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我们教师也得勤练讲台外的“十年功”,以期上好讲台上的每一节课。“下水”考试的意义就在此吧。

                                        20108302200写于寓所书房

“一家之言”系列

貂蝉与刘禅……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j0yf.html

学着做有品位的女人(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j4sp.html

铭记这一天(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j69v.html

吃猪排和做作业(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j7rc.html

规则教育当从起跑线开始(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j8ch.html

时光可遗忘  欢乐难忘却(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jzk3.html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简析(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68x.html

2010年浙江高考语文卷文言文分析(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8wg.html

教师应比学生更知(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cva.html

心灵首富的禾下乘凉梦(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fg5.html

关于野生的胡思乱想(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l4h.html

帝王企鹅的启示(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mnn.html

夏天须防冻(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ofe.html

画龙时该如何点睛(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pcm.html

呼唤多几个根叔(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r46.html

得失高下有分说(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ks5b.html

网络道德与网络维权(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l7lx.html

儿子学游泳的联想(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l9sb.html

人生只有三日(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lbi5.html

大力弘扬日渐缺失的正气(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lmrs.html

志愿难填(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lqev.html

知人论世正名言(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lvym.html

下水考试的意义(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35k.html

民以食为天(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4wn.html

教师挥刀自伤事件的立体思考(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5sn.html

不能忘却民族魂(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9lb.html

试论鲁迅杂文的情感性艺术特质(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b95.html

温室里养不出好儿男(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d29.html

也谈教师着装礼仪(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etq.html

又见贾君鹏(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p8t.html

中国达人秀留给我们的感动(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mvzd.html

让自己的知识活水更清澈些(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n5w0.html

 

读书须有三心(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ab7fb0100nbjk.html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许可请勿转载!

欢迎来到我的农家乐园:http://blog.sina.com.cn/lingzixinsheng

我的另一间茅舍:http://www.hyedu.com/oblog/u/37530/inde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