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溪学堂·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2019-02-17 14:52:04)
标签:

教育

诗词

文化

分类: 诗词赏析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前溪学堂·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我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手里还轻轻地提着那双金缕鞋。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不停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让你尽情地把我爱怜。

注释

暗,一作“黯”。笼轻雾:笼罩着薄薄的晨雾。笼,一作“飞”;一作“水”。

今朝:今夜,一作“今宵”。郎边:一作“侬边”。

刬(chn):《全唐诗》及《南唐书》中均作“衩”。刬,只,仅,犹言“光着”。刬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唐《醉公子》词中有:“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步:这里作动词用,意为走过。香阶:台阶的美称,即飘散香气的台阶。

手提:一作“手携”。金缕鞋:指鞋面用金线绣成的鞋。缕,线。

画堂:古代宫中绘饰华丽的殿堂,这里也泛指华丽的堂屋。南畔:南边。

一向:一作“一晌。”一向,同一晌,即一时,刹时间。偎:紧紧地贴着,紧挨着。一作“畏”。颤:由于心情激动而身体发抖。

奴:一作“好”。奴,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也作奴家。出来:一作“去来”。

教君:让君,让你。一作“教郎”;一作“从君”。恣(zì)意:任意,放纵。恣,放纵,无拘束。怜:爱怜,疼爱。

赏析

 

这首艳情词素以狎昵真切著称。


上句以夜景铺垫,黯淡的月,迷离的雾,给半夜悄然赴约,生怕被人发觉的女主人公一点方便,暗影中的明艳花朵象征着偷情的少女的娇媚和青春。女人呼男子为“郎”,说明她的心已然相许了。如今主动前去践约,恐怕曾经多次犹豫才有今天的决心的。下面原该接续下片的幽会场面,词人却做了一个颠倒的结构:他把女人行动的一来一去、幽会的一首一尾,这两个画面捏在一起,作为上片,因为它们描摹的都是女人的单独行动。第一个是淡月轻雾中女子潜来的画面。第二个则是幽会事毕,女于仓皇离去的画面。“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女人何等慌张,因来不及穿鞋,光着袜底便跑了。一双手还提着鞋子。这个画面虽涉狠裹,但生动传神,饶有情致。少女初次偷情,上片是这等行为,下片是那样心态。一方面因做错了事而害怕,害羞;一方面因偷情成功,激动而有幸福感。


下片写幽会的中心,更加精彩:“画堂西畔见,一向偎人颤。”女人走到践约之处——画堂西畔,一眼瞥见等待她的情郎,便扑过去,紧相偎倚,身子抖动着,好一会儿享受着难得的欢乐。词人用了一个“一向”,一个“颤”,描摹女子的情态,可谓大胆的暴露,狎昵的极度。末二句描摹女子的言语,更是写实之笔:“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越礼偷情,幽会不易,感郎挚爱,今来就郎。“任你恣意爱怜吧,我只珍惜这幸福的一刻!”女子如此毫无忌讳地吐露爱情,真令男子销魂无限。只有后主之情和他的笔,才会把本人的风流韵事传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从这首词看,李煜是如何擅长写人物。他以白描手法,认真细致地描摹人物的行动、情态和语言,毫无雕饰和做作。只凭画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艺术品。不过如此狎昵的猥褒的内容,不足为法。和古代《诗经》、《汉乐府》五代诗词向等描摹妇女的热烈坦率的爱情、反叛坚定的性格的那些名著,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


到七月七日七夕节,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所谓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其实每到七夕,我最先想到的并不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不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双飞鸟,在地面为连理枝的唐明皇与杨贵妃。而是那个生于七月七,又亡于七月七日的,被王国维先生称为不失赤子之心千古词帝李煜。所以在七夕节的日子里,在牛郎织女也要鹊桥相会的日子里,我们就来赏读一首李煜的情诗名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词云: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网上现在经常流行一句话,叫做:约吗?听说开始时这句话、这个词儿是有一些不健康的内涵。但是后来在网上运用越来越广泛的时候,其实它渐渐地就引申到一种不见不散、有约必来的意思。但恋人相约最怕的便是有约不来过夜半,而相爱之人、恋人之间的心情就很难做到闲敲棋子落灯花了。李煜的这首《菩萨蛮》,在南唐当时的音乐排行榜里,李煜的这首《菩萨蛮》,在南唐当时就名声大噪,大概在当时的音乐排行榜里能排在首位。因为他就写了一场生动的恋人相约的场景。

 

当然此作能如此生动,能如此流传之广,首先也得益于这个词牌,《菩萨蛮》本身就是一首非常生动的乐曲。《菩萨蛮》是唐代著名的教坊曲,也是一种因曲牌而来的词牌典型。据《杜阳杂编》记载,故谓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这是说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双龙犀杯,那上面有两条龙,龙鳞、龙爪、龙角分明。还有明霞锦,说是这种锦的香味是从水香麻中提炼出来的,这种锦光彩辉映、浓香能附着在人身上,锦上各种颜色交错相配,比中国的锦还要好。那个女蛮国的人都梳着高高的发髻,带着金饰的帽子,身上披着璎珞,所以唐人称他们为菩萨蛮。于是当时的歌舞艺人就创作了《菩萨蛮曲》,文人也常常把自己的词跟《菩萨蛮曲》相配,于是《菩萨蛮》的曲牌和词牌,都一下非常流行地传播开来。根据这段《菩萨蛮》的曲牌和词牌,本身就非常生动、非常活泼,甚至带着一点异域风情。李白用它来写: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菩萨蛮》固然也是千古名作,但李煜的《菩萨蛮》,从词境和曲调的相配来讲,大概更合乎这个曲子的原意。

 

你看,那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男女相会的恋情场景啊!花明月暗笼轻雾,这还只是那个月夜下的景物。所谓花明月暗,让局外人不由得有些错愕,难道不应该是月明花艳吗?既然是月暗、既然只是朦胧的月色,花又为什么是明亮的呢?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在约会的男女眼中看来,虽然月色朦胧,但花儿却是那么娇艳。就像那首歌里要唱的花儿为什么那样红, 花儿为什么那样红?那是在有情人的眼中看来花儿是如此的明亮娇艳,即使在朦胧的月色下也是那么娇艳欲滴、明艳动人,就像笼着一层轻轻的、薄薄的晨雾。这里已是眼中景,但毕竟还是景物的客观陈说——“花明月暗笼轻雾

 可紧接着下一句,却突然主人公的口吻便出现了,今宵好向郎边去,原来这是一位女孩子的口吻,也就是女主人公的口吻。你看这平淡的一句话里掩藏不住内心的兴奋,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这是说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样的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约、秘密相见。那怎样才能体现今宵好向郎边去呢?其实这里的,有一种和情绪上的向往。所以对于这场约会,这个女孩子是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兴奋、充满了向往的。但要体现这种心情心境和那种让人甜蜜的场景,细节的表现则特别重要。

 接下来李煜就体现出一个词作大师在细节描写上的功力了。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意思、仅仅刬袜就是只穿着袜子,近似于光着脚的意思。只穿着袜子着地,这就叫刬袜刬袜步香阶,其实这句话也有用典的出处,来自于唐代《醉公子》,词云: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这里的就是作动词,是走过的意思,而香阶指飘散着香气的台阶。所以刬袜步香阶就是光着脚,只穿着袜子,一步一步地迈上香阶。那么我们不禁就要问了,女孩子光着脚只穿个袜子,那她的鞋子在哪呢?鞋子在下半句,手提金缕鞋,那双美丽的金缕鞋呀,就像水晶鞋一样。灰姑娘的水晶鞋总是晚上才能出现,这位美丽姑娘的金缕鞋,晚上她要穿着出来和情郎约会。可是金缕鞋太过轻巧、精致,走在地上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这样会让旁人知道,这样难免会引起他人的猜疑。其实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她穿着金缕鞋别人也不会知道、也不会猜疑。可是恋爱中的男女,他们那种小小的心情、细细的猜想,实在是不足为旁人所道。所以哪怕只是怕别人知道,她也把金缕鞋放在手中,宁肯光着脚,只穿着袜子,一步步走在凉凉的香阶之上。上片简单四句,一个朦胧月色下,花儿娇艳的月夜中,一个去见她的情郎、去赴她的约会的小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可是这还只是形象,要想更生动、更动人,还要见出情态来。于是词的下阙部分,就见出了一个相恋中的小女儿的情态。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画堂南畔见,好像是客观的在说约会的结果,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在画堂的南畔互相见到了,但一句一晌偎人颤却不简单。它难道只是客观地描述吗?我们细细地体会,那个女孩子为什么会一晌偎人颤呢?一晌是一刹那、一时间。是依偎、紧紧地贴在一起。而则是因为心情激动,激动到身体不自觉地发抖。但真的是身体在发抖吗?在发颤吗?其实发颤的是那个约会中的小女儿的心态呀,是她的内心呀!所以细细体会,这不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而是一种倾诉,是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我的内心仍然紧张地不停地发颤。

 为什么会发颤呢?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读了这一句,我们才知道上一句的她的语态、她的口吻,是出自那个甜蜜的约会中的女孩子。这最后一句情态全出,并以女孩子的口吻,以她的心声的方式倾诉而出。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是说,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啊。今晚我是好不容易才来见你,你要好好地对我,好好地、尽情地把我爱怜。这里的就是爱怜、怜爱、疼爱的意思。我们多次说过,古人不善于直接说,喜欢用字来说,尤其在这男女约会的场景中、在这爱情的甜蜜中,一句教君恣意怜真是情态全出、心态毕现。女孩子那种一方面好像怕做了错事而有点害羞害怕的心态,另一方面又因成功的约会、见到心爱的人,激动而充满了幸福的情态,一下子浮现在字里与行间、一下子如在目前。

 这样的倾诉、这样的心声,让我们回头再去看,那个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形象,不由得忽然感慨,李煜落笔纯是白描,却极其细致地描摹出人物的行动、情态、语言,毫无雕饰、毫不做作,只凭画面和形象便完成了一幅精美的艺术品。其间仿佛全用俚语,场景与意境却极真实、也极动人,用最浅显的语言,呈现出一种让人想象不尽的意境,虽不刻意感人,却能动人情思,真像王国维所说后主专作情语而绝妙

 

据说这首词、这首《菩萨蛮》一出,当时就在南唐音乐排行榜上跻身首位,被当时人传诵、传播,成为皇家情事的一种代言。那么李煜为什么并不着意用笔、随笔写来,这样男女约会的场景就能如此生动、如此动人呢?甚至还能成为南唐恋情相约的代表之作,成为pop danthology榜上有名的经典之作呢?其实这首《菩萨蛮》能得以盛名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尤其是它来自于李煜他自己真实的生活。而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自己忍不住写下了他自己恋情相约的那种美妙场景,这首词才在当时就流传甚广,便成了男女月夜相约的代表之作。甚至在我们华夏文明史上,尤其是在爱情文学史上,男女月夜相会、月夜相约的代表之作里,除了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除了七月七日长生殿中的相会,最有名的大概也就是这个生于七月七、卒于七月七的李后主。除了七月七日长生殿上的相会,除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相会,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李后主的这首花明月暗笼轻雾,画堂南畔恣意怜的男女相会了。

 正因为它来自生活,所以才如此生动;正因为它真实难忘,所以才如此感人。那么那个与李后主月夜相会的女子、那个一晌偎人颤、那个说着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那个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女子,那个无比可爱、生动的女孩形象,她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呢?而她和千古词帝李煜的爱情,又会有怎样的开始,怎样的结局呢?人生最美是相遇、是相爱、是相约、是相见,可这一场人生之约、红尘之见,美则美矣,却往往又有难以预料的波澜,难以预见的起伏。千古唯美情诗的背后,却是千古伤心词帝。这一场美丽情事,这一首美丽情诗背后的跌宕人生,让我们从下回开始,细细说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