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2019-12-14 20:49:46)
标签:

教育

校园

19.《海滨小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滨、鸥”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词;通过朗读,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我们刚刚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海滨小城,学生齐读课题。)

学习并理解滨字。靠近海的地方——海滨:靠近湖的地方——湖滨:靠近河的地方——河滨。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认为海滨小城会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

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海滨、小城 )

先学习生字,在阅读理解课文。(将二、三调换)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及词语。

1.自由读课文后,师出示生。

            

自由读——指名读——正音——齐读。(注意多音字“臂bеi胳臂   bì手臂、载卸载zà满载而归 sàn 散步 sân散文”的读音。)

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小组代表汇报识字方法。

2、出示课文词语认读。浩瀚  理睬  密不透风  每逢

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

3、指导书写灰 渔 遍 趟等字,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 运用比较法进行识字。重点指导易错字:载 、踩、洁。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通过阅读了解到的海滨小城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美丽、整洁)

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通过描写哪几处地方来写出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3.小组代表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并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4.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描写的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知道理清课文脉络】

四课堂小结

1、完成课件上的习题。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为学生深入阅读扫清障碍。通过反复朗读与集体交流,整体感知和把握文章内容。】

3、在课文中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9    海滨小城

 

                   美丽          整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字词,对小城的美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这座海滨小城,看一看它独特的美到底在哪里。  

二、学习“海滨景色”

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

1、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问题: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总起句)学生交流并回答。

(开篇的这句话直接点明了文章要描写的对象,让人对全文有一个总体了解。)

2、 欣赏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

出示大海、机帆船、军舰、海鸥图片。指名读,朗读时可适当加重语气,突出颜色词。

3、 教师提问: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海滨的早晨景色呢?学生回答。

重点出示镀字,“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镀”?“镀”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化学方法。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

4、 海边的沙滩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找出这段话中的拟人句。重点突出静态“寂寞”二字。(“寂寞”是用来形容人的孤单冷清,作者将拟人句用在这里,是想表达海滩的贝壳早已让人不新鲜了,引不起孩子的丝毫兴趣了。)

学生试说拟人句。

5、 渔船满载而归,都有什么呢?指名回答。出示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图片,突出动态“喧闹”,声音大而热闹,写出了广东人民收获的幸福。

三、 学习“小城景色”

   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街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小城的呢?让我们自由读4-6自然段。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部分的景象?把喜欢的句子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庭院、公园、街道)

2、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试图找出中心句。)

<</span>>学习“庭院部分”

1、第四段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图片。

<1>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叶香、花美。)

<2>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3>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呢?

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比喻句,突出“花美”的特点。)

<</span>> 学习“公园部分”

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

 2、指导学文:

 <1>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

<2>讨论交流: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主读句,说说句子好在哪里。

例如:“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的特点。”“‘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

<3>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

3、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那么街道呢?学生齐答:小城的街道也美。

<</span>>学习“街道部分”

1、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街道除了有铺了沥青的大路,就是用细沙铺成的路。(“咯吱咯吱”是拟声词,非常生动地让人感觉就像真的走在细沙上一样。)像这样的拟声词还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学生回答。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人们把街道打扫得怎么样呢?(板书:路干净。)

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

<</span>>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

1、 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回答。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板书:整洁美丽。)

2、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五、总结全文

小城的树美、花美、环境美,你们知道这样的美是谁创造的吗?

(小城勤劳的人民) 

他们在这样美丽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一定会感到很愉快。难怪作者一开头就自豪地告诉大家——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四、作业布置

小练笔:本文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述了海滨小城的美景,突出了这座海滨小城的整洁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观察身边的景物,如整个村庄,校园,农舍,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具体要求:<1>先观察,再写下来;

<2>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

<3>写作文时,要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选择景物;然后围绕景物的特点来写。

四、 板书设计

                 大海:色彩绚丽

           海滨  沙滩:贝壳寂寞躺着、海船归来

海滨小城                                            美丽整洁

            小城  庭院:树多、叶美、花美

                  公园:榕树大、树叶密

                  街道:干净、用细沙铺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