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
(2010-11-09 16:17: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资料 |
学科 |
语文 |
授课班级 |
一年一班 |
设计人 |
潘淑娟 |
||
课题 |
借铅笔 |
设计时间 |
2010年11月6日 |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理解图意,能用普通话简单的说说图意,并演一演。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交际时做到大方,有礼貌,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练习,学会如何借、还东西,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地说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
||||||
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逐步引导。 小组合作,共同提升。 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
||||||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
创设情景—双向互动—求异创新—总结激励 |
||||||
预习内容 |
搜集和别人说话时用到的礼貌用语。 |
||||||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交际时做到大方,有礼貌,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 |
||||||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
1、制作多媒体课件 |
||||||
师 生 互 动 |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看来,借铅笔的学问还真不小呢?今天我问就来学习口语交际《借铅笔》。(板书:借铅笔) 二、双向互动,演练场景。 (一)借铅笔 1、聪明的小朋友,看,小猴多着急呀,你们能帮助他吗?请大家看看图,假如你是小猴,会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呢?(学生思考) 2、学生交流问题。
说一说小猴应该怎样向熊猫借铅笔?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逐步引导,并板书:大方 指名回答(师随机点评,生也可点评)
3、图片配音:小猴借铅笔 5、角色表演 A同桌分角色练习:现在请你们同桌合作一下,一个做小猴,一个做熊猫,把小猴借铅笔的场景排练一下。 B指定同桌在班上汇报表演,师适时点评。 6、师小结:小猴借东西时能用上“请”“好吗”显得态度大方有礼貌,能说出为什么借,什么时候归还,话说得多清楚呀! (二)还铅笔 1、多亏了熊猫哥哥的帮助,小猴作业写完了,瞧,这幅图上画了什么?可惜只有画面,却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小朋友,你知道小猴和熊猫在说什么吗?(学生说一说,并要注意说话文明、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2、师小结;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还不要忘记说:“谢谢”。(板书:谢谢)给予帮助的人说:“不用谢” 三、求异创新,生活演练。 (一)借雨伞 1.创设情景:看,外面下起了大雨,你没有伞回家,那和老师借把伞吧!你借伞的时候时候,应该怎么说呢?(学生借雨伞) 2、人家没有,那怎么办? 3、只有一把伞,怎么说办,怎么办?
总结
(二)借手机(创设情景 (三)借别人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小兔子弄坏了尺子)
(师、生点评,总结。) 四、评价激励,交际小结。 1)、介绍口语交际。 2)小朋友,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学生小结) 3)、教师总结评价。(做个勇敢、大方的孩子 (三)借别人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小兔子弄坏了尺子) 四、评价激励,交际小结。 1)、介绍口语交际。 2)小朋友,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学生小结) 3)、教师总结评价。(做个勇敢、大方的孩子) |
||||||
师 生 总 结 |
无论是借东西,还是还东西,都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说“请”,“行吗?”“好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我们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
||||||
研究性作业 |
把今天学习的口语交际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
||||||
板 书 设 计 |
(口语交际)
大方
|
||||||
审 思 |
本次口语交际课已经结束。在这节课中,我依据教学模式,进行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用心指导。结合知识点逐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两方面: 1、“求异创新,生活演练”这一环节,我通过“借雨伞”“借手机”“弄坏了尺子”等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学,走出教材,明白怎样处理更多的“借”的问题。把口语交际与生活紧密结合,落实到位。 2、在引导评价时,我将评价标准清楚的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能够抓住重点,不会漫无目标加以评价。 尽管如此,本课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1、因为班级第一次有这么多老师听课,大多数学生怯场,课堂上不敢举手,不敢发言。其实这正是我课前所担心的,尽管用了红花、小星星加上赏识性的语言来鼓励,也不尽人意。 2、学生看图后,说出小猴该怎样说才能接到铅笔时,学生说得不到位,这样,教师只是扶着前行。引导学生明白:口语交际时要做到大方,有礼貌,说清楚。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借鉴不足,继续探索,让自己受益,让孩子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