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

(2010-11-09 16:17:5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个人资料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一年一班

设计人

潘淑娟

课题

借铅笔

设计时间

201011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图意,能用普通话简单的说说图意,并演一演。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交际时做到大方,有礼貌,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学会如何借、还东西,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地说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逐步引导。

小组合作,共同提升。

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双向互动—求异创新—总结激励

预习内容

搜集和别人说话时用到的礼貌用语。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交际时做到大方,有礼貌,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制作小猴、熊猫的头饰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学了,动物们在这所学校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过得非常愉快。丁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小动物们都低着头在做作业呢!咦,小猴与熊猫怎么不写字呢?只听小猴对熊猫说:“喂,熊猫,借支铅笔给我。”熊猫不高兴地说:“不借。”小猴听了,难过得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为什么没借到铅笔呢?”

2、看来,借铅笔的学问还真不小呢?今天我问就来学习口语交际《借铅笔》。(板书:借铅笔)

二、双向互动,演练场景。

(一)借铅笔

1、聪明的小朋友,看,小猴多着急呀,你们能帮助他吗?请大家看看图,假如你是小猴,会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呢?(学生思考)

2、学生交流问题。

说一说小猴应该怎样向熊猫借铅笔?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逐步引导,并板书:大方  有礼貌  说清楚) 

指名回答(师随机点评,生也可点评)

3、图片配音:小猴借铅笔
4、面对求助的小猴,熊猫会怎么说?怎么做的?看看图,先说一说,再做一做。(学生练习)

5、角色表演

A同桌分角色练习:现在请你们同桌合作一下,一个做小猴,一个做熊猫,把小猴借铅笔的场景排练一下。

B指定同桌在班上汇报表演,师适时点评。

6、师小结:小猴借东西时能用上“请”“好吗”显得态度大方有礼貌,能说出为什么借,什么时候归还,话说得多清楚呀!

(二)还铅笔

1、多亏了熊猫哥哥的帮助,小猴作业写完了,瞧,这幅图上画了什么?可惜只有画面,却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小朋友,你知道小猴和熊猫在说什么吗?(学生说一说,并要注意说话文明、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2、师小结;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还不要忘记说:“谢谢”。(板书:谢谢)给予帮助的人说:“不用谢”

三、求异创新,生活演练。

(一)借雨伞

1.创设情景:看,外面下起了大雨,你没有伞回家,那和老师借把伞吧!你借伞的时候时候,应该怎么说呢?(学生借雨伞)   

2、人家没有,那怎么办?

3、只有一把伞,怎么说办,怎么办?

总结 

(二)借手机(创设情景  现场和老师借手机  还手机机) 

(三)借别人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小兔子弄坏了尺子)

(师、生点评,总结。)            

四、评价激励,交际小结。

1、介绍口语交际。

2)小朋友,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学生小结)

3)、教师总结评价。(做个勇敢、大方的孩子

(三)借别人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小兔子弄坏了尺子)

 (师、生点评,总结。)

四、评价激励,交际小结。

1、介绍口语交际。

2)小朋友,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学生小结)

3)、教师总结评价。(做个勇敢、大方的孩子)

无论是借东西,还是还东西,都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说“请”,“行吗?”“好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我们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研究性作业

把今天学习的口语交际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口语交际)  借铅笔

大方        有礼貌          说清楚

        (请  行不行  谢谢)

本次口语交际课已经结束。在这节课中,我依据教学模式,进行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用心指导。结合知识点逐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两方面:

1、“求异创新,生活演练”这一环节,我通过“借雨伞”“借手机”“弄坏了尺子”等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学,走出教材,明白怎样处理更多的“借”的问题。把口语交际与生活紧密结合,落实到位。

2、在引导评价时,我将评价标准清楚的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能够抓住重点,不会漫无目标加以评价。

尽管如此,本课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1、因为班级第一次有这么多老师听课,大多数学生怯场,课堂上不敢举手,不敢发言。其实这正是我课前所担心的,尽管用了红花、小星星加上赏识性的语言来鼓励,也不尽人意。

2、学生看图后,说出小猴该怎样说才能接到铅笔时,学生说得不到位,这样,教师只是扶着前行。引导学生明白:口语交际时要做到大方,有礼貌,说清楚。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借鉴不足,继续探索,让自己受益,让孩子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