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垄青研讨会之前

(2024-11-22 17:05:47)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写在垄青研讨会之前

 

张永渝

 

刚刚收到老乔传来的木纹的PDF版的诗集,我的心情就好似舒尔茨笔下《书》里的言语--“我的内心像激动的大海”。与老乔结实于三道街的席殊书屋,当时无甚交集。2010年10月,当时我在锦山组织2010中国诗人红山行暨诗歌论坛,很冒失地给老乔打去电话相邀,他领上了清子爽快地参与。两个星期之后,红山诗社在赤峰四中成立,这件事改变了我、老乔的人生。14年恍然如昨,我又一次想起母亲在红山诗社成立11周年时写的贺诗,今天我稍作改动,引录如下--

 

弹指一挥间,

 

流水十四年。

 

灵感袭身未?

 

今朝把臂还。

 

那如朝露一般的往昔啊,至今仍觉甘甜。我见到了太多熟悉的面孔,董辑,第十一次来到赤峰的长春董辑,他改变了边城的文学史。冉之,写下《春夜》之滚木雷石一样诗句的诗人;李品毅,始终是微笑着的鲜衣怒马的少年;无为,当年被我尊称为师的始终滔滔不绝的意见领袖;郭瑞明,见证了我把陈寅恪的诗句“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写在手臂上。如我母亲所言--流动的诗册,流动的诗社,报之以春风和披拂,投之以眉眼和分明--又见到了稍后结识的鲁瑛、川云、海韵,还有《地震》的作者,米兰;青山迢递,流水蜿蜒,晚近的有通辽的邰婉婷;赤峰的小冯、乙森,拂了一身还满,落叶时节,遇到了新识的高润民、杨志和先生。

今时,为了一本厚达400页的诗集聚在红山文联的会议室,这是一个熟悉的所在,更加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样的感觉,一如我三天前拿到《木纹》时的感觉,预设一般,老乔把这种感觉写在了一首名为《陌生》的诗里--

 

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住一所陌生的房子

 

一条陌生的河

 

登一座陌生的山

 

见一个陌生的朋友

 

读一位陌生的作家

 

认一棵陌生的树

 

做一件陌生的事

 

写一首陌生的诗

 

六十一岁,陌生于自己的陌生

 

颇像倒过来写的那个年龄

 

我今年52岁,读这本书仿佛回到了“倒过来写的那个年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无为的白马书店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时外国大诗人的个人作品集像金属铼一样珍贵。初读希尼比初恋还要美好。进入到新世纪,尤其是网络诗歌兴起之后,我被巨大的同质化的诗歌所淹没,尤其是在边城。盾构机一样在阅读的岩层里掘进的我很少读到陌生化的作品,尤其是在边城。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关于边城的短诗,这篇短文分为以下几部分--

庭前的麻雀,以及淡淡的苦味

--边城诗歌的中年气质,以老土短诗为例

在习见的场景中制造一场地震

 

--边城短诗的口语性,以牧子的《地震》为例指尖上的筋斗

 

--边城短诗的实验性,以张永渝的《萝卜》为例隐于夜色的黑天鹅

--地域短诗经典性地磨砺,以白希群的《黑天鹅》为例,兼及

梦日边

 

当云杉拔出尖梢

 

--积习、汉俳和言外之意,以垄青的《短草》为例

日常中的冥想

 

--纸上的脊骨,以阿珺的《地图》为例,兼及张沅

食材、体量和吞吐

 

--边城短诗的胃,以水皮杂记体短诗为例

我以为,老乔的诗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2010年以来,他不间断地在寒碜鄙陋的诗歌现场写出一首又一首的陌生化的作品,《击掌》、《老榆树》、《文字》、《汲水》等,这些短诗朴素真切,技巧纯熟,一如董辑在本书后记里所言:“自然而不刻意,放松而有张力,重视想象、发现和意象的营造······内容丰富,涉及题材广泛,能够让诗意和哲思,无遮蔽的刺出。”2023年以来,老乔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我指的是他的契丹题材的系列长诗,样貌上虽稍显壅滞,气韵上略显随意,但对于他自己的全部诗写和边城诗歌而言,意义重大,十天前在锦山中学讲《呼兰河传》,我引用了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思和的话:“萧红是很不聪明的,很粗糙的,甚至有点幼稚、粗鲁,但是,在生命力的伸展方面,他所能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远在张爱玲之上。”套用这句话,我想说,垄青不一定聪明,不一定精细,甚至有点啰嗦、笨拙,但他的诗歌始终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包含着一种明媚鲜丽的色调,始终洋溢着求新求变的青春的气息,远在某些浑身上下散发着发表味儿的所谓名家之上--在此,致敬永葆青春的老乔!

朋友们,同仁们,让我们在寒凉的冬日,听一听习诗50年一位青年的忠告

写诗也是如此,

生活的井很深,

要让诗思之桶,

汲上甘洌之泉来,

你得谦敬地趴在井边,

耐住性子摆弄绳和桶,

水桶满了,

 

还要小心翼翼, 

一字一句地斟酌,

慢慢往上提。

 

 

小心翼翼且字斟句酌,追随大师,雕琢细节--朋友们啊,愿你们始终颖异独立,不失其勇永葆其真。

 

(2024.11.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