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筑屡削白脚韵脚——以《大雅·绵》和张枣诗为例,谈两种声音里的转韵与连绵
(2024-05-27 19:15:34)|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版筑屡削
——以《大雅·绵》和张枣诗为例,谈两种声音里的转韵与连绵
张永渝
读罢江弱水《诗的好声音》一文,脑海里蹦出一个词:“流水结”,这是一种借助诗行与时间的流动,精巧细腻地绾结编织韵律的方法。此念的源头是张枣诗《到江南去》中的几行——
解开人身上多年来的死结,比如,对一碗
藕粉之甜不恰切的态度,对某个细节的争议,
对一个篮球场的曲解,它就在报社的对面,
解—结—切—节—解,五个字同韵,1、2与3、4四个字同音,换了一个声母的“切”夹在中间,五个披挂着“ie”韵的字符散落于诗行中,此起彼落,时“寝”时“讹”(详《小雅·无羊》),以交谈的语气为针(不知诗里的你是不是钟鸣),以流动的时间为线,将一种亲切的怀念的情绪在随手截取的语流的某段儿编成了苔花大小的“现代汉语结”——“现代诗越来越不作兴压脚韵了,有的诗人就把韵灵活穿插在不同的位置”——江弱水的判断,让我笃定地把它命名为“流水结”。
江弱水以张枣创作后期的口语诗《父亲》为例,写出了这位才子诗韵穿插之灵活、精妙,我略加裁剪,转引如下——
1962年,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
还年轻,很理想,也蛮左的,却戴着
右派的帽子。他在新疆饿得虚胖,
逃回到长沙老家。他祖母给他炖了一锅
猪肚萝卜汤,里边还漂着几粒红枣儿。
室内烧了香,香里有个向上的迷惘。
·····
这首诗有很多声音的“走”和“转身”。开头这段,n韵很多,“理想”“新疆”“虚胖”“迷惘”,等等。现代诗越来越不作兴押脚韵了,有的诗人就把韵灵活穿插在不同的位置上。“他在新疆饿得虚胖,逃回到长沙老家”,如果把“新疆”和“长沙”对调一下,“他在长沙饿得虚胖,逃回到新疆老家”,味儿就变了,所幸正好老家在长沙。“疆”“胖”“逃”“到”“沙”“家”,这些不起眼的同韵的字,双双对对起作用于你的耳朵。“祖母给他炖了一锅/猪肚萝卜汤”,注意,这个猪肚萝卜汤如果换成莲藕排骨汤就完了,因为这里一定要zh d luó bo才接得上声口,以“猪肚”呼应 “祖母”,以“萝卜”呼应“炖锅”,不说食材了,连声音听上去都很滋补。里面几粒“红枣儿”漂得真好,因为张枣就是枣儿,也暗自伏下最后一句主人公一不小心“变成了我的父亲”。“室内烧了香,香里有个向上的迷惘”,五个同韵字,“香”“香”“向”“上”“惘”,非常密集,将这一节诗从声音到意象都给聚焦了,写出父亲怔怔地发呆的情状。“这一天,他真的是一筹莫展。/他想出门遛个弯儿,又不大想。”“天”“展”“弯”同韵,“想”字又转回到上面的n韵了。
······
与有着强烈对话气质、翩翩栩栩、喁喁切切的张枣不同,喤喤奕奕的《大雅·綿》呈现出容止跄跄,威仪翼翼的叙述姿态与声音风格——用叠音词摹形状物、通过调节词语的密度和灵巧的转韵、精微的韵式变化来推动叙述语流行进的声音控制技巧令人印象深刻。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廼立皋门,皋门有伉。廼立应门,应门将将。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
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宫室使建立。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
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墙嘭嘭嘭。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
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于是修筑起大社,大众祈祷排成行。
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
虞芮两国争执平,文王启发感其性。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全诗共分为九章,前七章皆四字六句,整饬谨严,颂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后两章赞周文王,亦是六句,每句字数上有明显的变化(八:5X2+4X4;九:5X6),此种结句上的变化十分精致,结构上功能性一目了然。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辉煌绚烂的第六节是精彩的场面描写。捄,装土在筐,度,盛土于版,筑,夯土使之坚硬;屡,通偻,指土墙隆起之处,削屡,即将隆起处削平。Rengreng—honghong—dengdeng—pingping,四个后鼻韵叠音词就好似敲击大鼓(鼛鼓)发出的声音,饱含欢悦积极的情绪,通过声音摹写劳动场面,后两句依然押韵,只是调短了韵音的波长,为第七节转韵并改变韵脚的频次做情绪和技术上的准备。
如果将这四个具有摹形功能的叠音词比作高堂大屋,那么第一章的“绵绵”是前院,“膴膴”则是台阶,翼翼是础基,“将将”就是后院。而大屋之譬又何如伟业,即为伟业,则绵绵是根由,“膴膴”(wuwu,上声。当双唇合拢,呈圆形,发出复沓在一起这两个单元音合口呼的音节,一片肥沃的原野铺展在眼前,这是独属于声音之塑形兼表意的奥秘)乃(廼)敷设,乃铺展,“翼翼”(yiyi,去声。当如瓠犀一样洁白整齐的牙齿上下对齐,发出复沓在一起这两个单元音齐齿呼的音节,一种庄重严肃并不乏果决的情感油然而生)乃形制与规模,“将将”(qiangqiang,阴平。当元音“i”发音靠后,舌头后部高高隆起,舌根尽力后缩,抵住软腭,上下门齿错开,张口,发出这两个洪亮的后鼻韵音节,一种自豪勇决的气势如山谷间的热气升腾)乃影响及余绪——绵绵不绝的意志是周人勇于开拓的底色,土地肥沃才能“筑室于兹”——“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地干起来。细细体会,我们可以体会“Rengreng—honghong—dengdeng—pingping”这些声音感情色彩上有微妙的区别,“ong”音需要圆唇,显得响亮浑厚,音色近于圆号,“ing”音显得庄严、雅正、内敛,音色近于石磬,“dengdeng”则介于二者之间,音色近于铜钟。细微的音色差异,也决定了它们的位置与功能。这四个叠音词修饰的四个动词捄,度,筑,削何尝不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四部曲——盛装,收集素材——填置,整理素材——捶捣,创作——砍削修改,前三个动词与对应的叠音词之间用助词“之”联接,后一个叠音词承接的是一个动宾词组。第四句和第五句是相同的音节“ing”,本节最后一句与第一句的脚韵同为韵母“eng”,这样的黏合勾连无论从语音、逻辑、情感等诸多方面,都显得自然、精确、谨言、雅正——《商颂·那》有言:“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和乐安平,依从我们的玉磬之声)——说不仅是一种境界,亦是诗经305篇整体的风格。
《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积累、坚持、勤学——《诗》不仅是斯文的源头、情意的渊薮,更加是肥沃的原野,翼翼的宗庙,哦,或许它更像一个动词,是不断地开垦、不断地捶打,不断地砍削、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趋向母语的光明。哦,怎样的事功才可以缔造这一份庄严的伟业?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亹亹不倦缩版削屡的人杰,时捄时度,时引时发,则壮心如鼓,盛年如槌。
第七节偶句kang——jiang——hang的脚韵安排,较之上一节,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节奏的变化:脚韵的频次减少了一半儿;六个短句组成三组成并置或递进关系的复句,虽不好说像皋门(外城门)一样高耸,却像“将将”的应门(王宫正门)一样庄严。稳妥的结构、合宜的韵脚再次将声音和意义完美地绾结在一起,飘在叙述溪流之上,编织水纹的落花,或是张枣诗歌《伞》里呼唤生活递来的、属于抒情主人公的那一双“我之手”。
声音继续走、继续“转身”(江弱水评张枣语)——第八节开始一个两句的短韵(yun—wen),语流在五字连五字的弯曲/婉曲处一转,暗示被叙述者由古公亶父转向周文王。此处用前鼻韵稍稍阻滞——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转接一个四句连韵(bei—dui—tui—hui),叙述变得轻快爽利,溪流汩汩向前。第九节再转,河道变宽,整节六句变为均匀的五个字,前两句依旧是短韵,由前鼻韵转为后鼻韵,音色更加饱满——(cheng—xing)前面我们分析过韵母“eng”与“行”的区别,此处不赘。结尾四句是一个ABBA式的韵脚安排:合口呼u—开口呼ou—开口呼ou—合口呼u。开口呼的特点是发音时口腔张开的程度较大,韵腔较宽松,空气流通顺畅;合口呼的特点是发音时舌尖向上抬,贴住上颚软腭或带状帆状软骨,形成较大的空气咬合。最后四句尾韵以音质浑厚的“疏附”为引(起)、承转以音质清澈纯正的“先后”、“奔奏”、收(合)以声音低沉的“御侮”,摹写了溪流汇入大河、河道变宽后舒缓的样貌——“我们有率下亲上的贵族/我们有前后辅佐之臣/我们有奔告宣德的英才/我们有抵制外侮之臣”——最后四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因其呼告宣示的语气,显得轻滑熟易,但在《大雅·绵》中,因之精巧的韵式安排和声音规划,则显得谨言庄重不失流畅,坚决而不失法度,此起彼伏,参差摇荡。《小雅·伐木》有言:“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这就是诗经的终极品格,也是一切诗教的原则——忽然想起陈正祥先生在《中国文化地理》序言中的感慨:他们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大意如此)——本此,无名的作者临对他的边城,总会有这样的感慨——众皆“不听”,“劳心忉忉”(《齐风·甫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很有代表性,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转,平仄交错,音调谐和。一首读罢,齿颊留香。古诗中换韵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诗经里的《葛覃》、《卷耳》、《螽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杜甫的《石壕吏》,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刘希夷的白头吟、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等等。此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南朝乐府“民歌”《采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此诗换韵轻盈,句与句之间多用民歌惯用的“接字”法相勾联,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此种以时间为丝线,迂曲缠结的声音编织法,真是汉语的奇观。
1、面山临水,2只有你荏苒起舞。
3、老师,4当石头对着石头,
5、当正午下起细雨,
6、没有谁知道你是酒。
7、更无谁猜到
8、你已经概括了所有
9、只有我知道,10那是沉醉。
11、我让我端坐(12虽然你把我移挪)
13、我的纽扣让光阴管着。
14、老师,15你舞蹈的手指
16、是不是沿途繁响的钥匙?
17、你看,18舞蹈递给我一杯酒。
19、春去秋来,20白云悠悠,
21、我猜着里面仔细的布设。
22、你看,23我穿上了日渐菲薄的衣裳
24、当燕子深入燕子,
25、当舞蹈在我心田初夏般发病,
26、我要脱下鞋,27提着灯,
28、跟你一道,29老师
30、跟你一道珍藏在风暴的正中。
全诗共20行,若把第八行括号里的短句算作一行,则是21行,若按照诗歌内在的节奏(算上行内的逗号),全诗可分为30个应和诗歌内在气韵的可供分析的乐句单元。如下是这首诗的韵脚安排——
白脚(不押韵的尾字)+白脚
白脚+tou
白脚
Jiu
Dao
You
Dao+白脚
Zuo(nuo)
zhe
Shi+zhi
Chi
白脚+jiu
白脚+you
白脚
白脚+白脚
白脚
Bing
白脚+deng
白脚+白脚
Zhong
押韵的单元我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出,不算重复的“dao”音,全诗共换韵四次,特别切近张枣的亲昵和细腻。
吐唾沫
你妈嫁给水兵官儿
水兵官儿
王八带帽挺高的
挺高的
你丫弄的悄骚的
悄骚的
你丫整的挺臭的
挺臭的
你家耗子上锅台
上锅台
二两香油下不来
下不来
你丫开始耍大牌
耍大牌
你丫现在挺能装
挺能装
你丫现在挺吃香
吃香的
你妈现在看画呢
小孩不给妈猴吓
你打个立正叫声爸。
再如讽刺儿歌、流传于红庙子镇聂胡地村的《官大爷》——
你眼是螺丝转儿
耳是木渣片儿
鼻子是装X的罐儿
大嘴是二皮颤儿
脑袋是个牤牛蛋儿
戴上乌纱弹簧垫儿
左一颤儿
挂上罗圈儿开小店儿
忽然大风刮呀
送来黄金塔
夜半临深池
做梦骑大马
站茅坑不拉
骑人脖子拉
你拉你拉你拉拉拉拉拉
我叫你拉
一脚踩死大头蛆
一炮轰死害人车(音ju,阴平)
一屁崩死黄老邪
一口噎死了官大爷
转换转换越发婉转的张枣好用“载蠕载袅”(江弱水提醒,这个典出自钱钟书的《围城》,是钱钟书的创造),或曰乐于(使用)载蠕载袅(这样的句式)。如下是张枣的截句——
“现在的一切都在灯的普照下
载蠕载袅,呵,我们迷醉的悚透四肢的花粉”
短语载蠕载袅的构词法与爰始爰谋、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一般无二——相同的助词连接相异的实词,构成并置或联合关系的词组。品貌相似,但格调与曰止(zhi,上声)曰时(shi,去声)更为亲近。此中意味,如阮孚所言:“泓峥萧瑟,实不可言”。
《蝴蝶》中,普与蠕同韵,照与袅相应,这样的安排可与《绵》之最后四句对读——“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整体谨严,细部参差,词语披佛之处——疏远的意义开始亲附于美妙的声音,板滞的结构得以开出绚目的花朵,这样的奇景怎能不奔走相告,怎能不让人迷醉于栩栩而来蝴蝶振落的悚透四肢的花粉。
连绵词在他的诗里俯拾皆是,如《老师》里的“荏苒”和“悠悠”,但这些词语尚属粗加工(不是不好,而是洽于功能),受益于德语和英语,张枣牌数控精密机床,曾尝试把汉语之幽微意味车的比头发丝儿还细,可以把经典著作里的连绵词车出复杂的形状——遵循语义在诗中凸显,目光略过,它就会自然沉落而无痕,自洽于不锈钢一样的现代汉诗的语境,外人看不出丝毫破绽。
先看“头发丝”——
“哦,苍蝇,小小的伤痛
小小的随便的死亡
好像你蹉跎舌上的
另一番滋味,另一种美饌”
再看显隐无痕的精密组件,来自于江弱水的分析——
“除了甜润的声吻口气,他对音韵的安排细腻而精确,比如《而立之年》中有这样三行:
雨意正浓,前人手捧一把山茱萸在峰顶走动
他向我演绎一条花蛇,一技之长,皮可不存
关键有脱落后的盈腴
多年前,为迎接自己的生日,曾写下一篇短文,关乎参差与复沓、张枣与热爱,关乎“旨酒”与“白马”、关乎我个人的生活,且以此应和江弱水在《诗的好声音》一文中的发现并纪念我于而立之年后为数不多的“脱落后的盈腴”——
“汎汎乎,大而婉,险而易行”。这是《左传》里季札观乐的一段,是季扎对《魏风》的评价。词条曰:“形容乐声宛转悠扬。”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活活”(guoguo),象声词,水流声。语出自《卫风·硕人》。
“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峨眉”(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娟娟”,美好的样子。多形容曲美、柔美、明媚。
“枪锽啾唧,萧条寂寥”(枚乘《柳赋》),“啾唧”,象声词。鸟虫细碎的叫声。
“蓑蓑”,下垂的样子,见张衡《南都赋》:“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
这首名为《平台上的葫芦》的诗,还有如下的句子——
大小十几片,一套
叶子像挑起的天目盏
婴儿的指肚连环
小葫芦顶着
羞涩的白花五瓣
在叶的肩上
如热望隐于缄默的烛火
浮动在灰褐色矮墙边缘。
沉于墨绿色的杯盏——
暮晚时分,白花完全打开
它要收集
临别雀鸟清凉的叫声
写《连绵词》的时候,平台上的狸花猫阿福还在,阿福死了,吆喝着在平台上种黄瓜母亲还在,换过两次股骨、切除了巨大的肿瘤回家之时,恰逢盛夏,她“爰始爰谋”,打算把菜畦的土加厚,加长,播种更好的种子,三月初,母亲不在了,平台和麻雀还在,如今,一尽磨损、一尽脱落、一尽锈糗,再无盈腴,蔽败的平台迎来了新的主人······
勇气、谋划、精心的安排、辛勤的劳作——这是《大雅·綿》给写作者的忠告——更重要的是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语感扑捉器、连绵词同频器、构词法共振器等,这些工具不仅可以捕捉声音和意义,更重要的是捕获快乐。张枣是当代诗人里使用语感扑捉器最为熟练的诗人之一,经过他本土化的改造,他的外形像一把《伞》,张枣骑鹤而去,它——“在角隅,被薄膜裹紧一直未/开封。这儿,这乌有之乡,该有一片雨景/撑开吧,生活啊,快递给我的手”。
谁能熟练撑开它呢——在诗歌《秋天的戏剧》中,张枣给出了提示——
我潜心做着语言的试验
一遍又一遍地,我默念着誓言
我让冲突发生在体内的节奏中
睫毛与嘴角最小的蠕动,可以代替
从前的利剑和一次钟情,主角在一个地方
可能一步不挪,或者偶尔出没
我便赋予其真实的声响和空气的震动
(2024.5.2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