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疯狂的狄兰”,究竟在纪念什么?
(2023-11-08 21:54:00)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纪念“疯狂的狄兰”,究竟在纪念什么?
张永渝
安魂曲,纪念狄兰·托马斯
看不见你的灵魂
还未死的神经
夜游时割自己的肉做着
一片片面包
威尔士风情是一杯或浓或淡的咖啡
撕一篇圣经吧,然后祈祷
伊甸的歌声如微光不再锁住自你的
指尖流淌
我看见夏天的男孩在毁灭
真正疯狂的不 是你
你看不见天上的什么星
你是一粒种子
1993年元月4日,在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男生宿舍楼119寝室,我在一个毛糙的笔记本上写下如上这首慌乱的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20世纪大诗人译丛里的一本王烨水琴抑或西蒙水琴翻译的《狄兰·托马斯诗选》让我陷入了冬日的热病中。
“养育光芒,不要遮住人形的月亮·······”——走廊教室高声吟诵,旁若无人。如同经历了一场海难,浪漫主义的风暴让我很快成了校园里的鲁滨逊。
高高擎起那本天蓝色的诗集是召唤救援的火把。此种带有表演性的孤独症直到五个月后,被购于泰安市一家书店、边缘缀满了星星的《外国二十世纪纯抒情诗精华》治愈,王家新唐晓渡编选的这本诗集改变了我的人生。购书者是宿舍的二哥,他在扉页写到——“穿过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
感受钟情的缪斯的阳光
高唱出
你金色的歌
池向军赠
九三、五、购于泰山脚下”。这本书收录了九首狄兰。其中六首的译者是大名鼎鼎的柏桦(当时还未进入我的阅读视野),包括我无比热爱的《当微光再不锁住》——“当微光再不锁住/却锁住我手指的长虫;/不要诅咒海,它疾驰于我的拳头·······”
狄兰无法复刻,难以模仿。创作初期的我很快将热情转向了朦胧后的第三代诗歌,对狄兰的热情如古莲的种子被埋在生活的淤泥中,毕业后虽偶有涉猎,也是蜻蜓点水,如怅望旧日之礼节性的震颤,因之一部关于狄兰的电影《爱的边缘》,我创作了《狄兰》一诗(“不,那不是度人的金针”)。后被诗人于永东谱成曲。2016年11月,在赤峰四中一楼东侧阶梯教室,那一年的金秋诗会上——由歌手方双双首唱。
2008年11月9日,我曾在赤峰学院举办过狄兰·托马斯的纪念活动,中国广播网、新浪网转载了赤峰广播电台记者端木的报道——“近日,赤峰市红山区文联与赤峰学院朔方文学社的成员们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时光如铁
诗歌如蜜”的诗歌朗诵会,用诗歌朗诵、作品交流等方式,纪念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逝世55周年。
据红山区文联副秘书长张蜀恒介绍,这是赤峰百家讲坛系列活动之一,以后每周都将会走进赤峰学院,为热爱诗歌的同学们带来交流和展示的舞台。赤峰百家讲坛成立于2005年5月,由张蜀恒、于永东、郭瑞明共同发起,旨在传播传统文化,普及国学常识,“赤峰百家讲坛”自成立以来共举办讲座42次,内容涉及国学、文学、音乐、美术、电影、民风民俗、哲学等十几个门类,遍及赤峰各旗县。著名讲座有《繁花杜甫》、《锦瑟义山》、《红楼梦与史记》、《中国九十年代的先锋诗歌》、《话说文选》、《易经的智慧》等。”
出版第一部诗集后,我的诗歌热情像火山爆发,举办了诗歌评书首演(红山区图书馆)、上巳节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内蒙古晨报记者王佳月于2009年6月采写的一则通讯里有这样的记载:“从2004年至今,每逢上巳节、端午节、中秋节,张蜀恒都要组织诗歌朗诵会。为了纪念菲利普拉金、迪兰托马斯等有名大诗人,也会在图书馆、赤峰学院等地举办诗歌朗诵会。”一系列活动使得2010年10月的中国诗人红山行暨诗歌论坛成为可能。在论坛举办地锦山,我结识了董辑和赤峰四中的垄青,此后一个月,赤峰四中文联和红山诗社相继成立,《赤峰新时期诗选》也开始编辑······
2010年年底,出租车上,我和第二次来赤峰的长春董辑谈起了在赤峰学院纪念狄兰的活动,他慨叹赤峰现代诗的传播力度。13年过去,2023年11月3日,董辑第十次来到赤峰,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研学暨红山诗社成立13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此后5日,我将举办纪念狄兰逝世70周年的纪念活动——有些茫然——在暴雪赶来重新命名、久未动笔的鲁瑛写下“第一片雪花策反了整个秋天”——后疫情元年的立冬之日——在锦山之行的路上望远山也尽显疲态的我——纪念“疯狂的狄兰”,究竟在纪念什么?
如下是写于霜降之前的《锦山》,那日我去锦山看望一位师专的同学——
无谁值得安慰——
繁复尽处的凋零;
勤勉者
他的胰岛和前庭;
万分憧憬又
难以适应的旅程;
连同
总以为漫长却
转瞬即逝的季节——
我见远山也尽显疲态。
忽然想起布罗茨基的话:“时间是节奏的源泉,每一首诗都是重构的时间”——总以为漫长却转瞬即逝——三十年,未能消化一场浪漫主义的风暴——抚摸残存的舵柄,心有不甘的圣地亚哥从未如此疲惫,纪念“紧迫的狄兰”,究竟在纪念什么?
(20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