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什么罗梅洛,只有你需要的罗梅洛。

(2022-03-14 18:54:37)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没有什么罗梅洛,只有你需要的罗梅洛。

——科塔萨尔小说《亦步亦趋》简读

张永渝

一次闲聊,诱使某大学的副教授弗拉加先生开始研究失踪在文学史里——优秀的诗人克劳迪奥罗梅洛的著作和生平。这位不同于“诗人同代的那些无知和古板之辈”的研究者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并索引为卡片,可他迟迟没有动笔,仅仅发行几百册的论文式的小册子未能对应他的雄心——直到他找到了曾是罗梅洛情人的苏珊娜·马尔克斯的女儿(父亲是一个巴尔卡塞的准尉),并在她手里掳走了三封罗梅洛写给苏珊娜的信——终于,“异常拼图游戏的最后几片仿佛突然被嵌入了应有的位置,揭示出一种从未有人想到的拼法”。

 

在拉普拉塔昏暗的文学沙龙里,罗梅洛结识了师范学校的老师文青苏珊娜,后来,诗人与这位家境贫寒的独生女出走到布尔萨科,在一所阴森森的房子里,共同生活了两年。三封信的发现,使得共情的霉菌将宿主罗梅洛与这位研究者仅仅连在了一起——原来罗梅洛的爱情观是“那样丰富,那样饱满”——某个心结终于打开——肺结核患者罗梅洛似乎是因为不想拖累苏珊娜而选择离开(“我不想对着你咳嗽,也不想让你替我擦拭汗水。”)。而苏珊娜似乎也在“自由和陪伴病人之间选择了自由”。按照弗拉加先生列出的年表,在度过了一个“单调的阶段”之后,罗梅洛诗歌的天空里“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那是名诗《献给你双重意义的名字的颂歌》,这是写给贵族小姐伊蕾内·帕斯的诗。   

“匍匐在你流淌着蜜糖的双脚下的伊卡洛斯”是这首名诗里的一句,如此肉麻的句子也得到了研究者的称赞——“正因为其无法实现,才显得愈加美丽。”初读的时候,读者很难看出异样,和彼时兴奋的弗拉加一样,只觉得“一切都对得上,严丝合缝”。

作者略过了写作的过程。终于,“《一位阿根廷诗人的人生》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作者和出版商的想象”。弗拉加获得了国家大奖,罗梅洛也被推上了神坛。在撰写获奖感言的当口,他突然获得了某种启示,他开始怀疑罗梅洛离开苏珊娜真正的动机。他再次找到了苏珊娜的女儿,他逼着这个卖水果的小摊贩拿出了另一封信,也是她手里的最后一封罗梅洛的来信——这封信摘下了他的面具,“一个几近凶残的克劳迪奥·罗梅洛就从字里行间露出了真实面孔”——“因为罗梅洛的原因苏珊娜最终成了个妓女”(或是为了供养两人的开销,也可能是罗梅洛抛弃她以后),为了追求贵族小姐伊蕾内·帕斯,罗梅洛离开了苏珊娜。信里除了轻浮的告别还有赤裸裸地威胁——如果(苏珊娜)“胆敢再一次见他·······”。

还原真相的获奖感言引发了现场的骚动。回到乡间别墅,弗拉加开始反思:“为什么一件世人皆知的事情自己却没能事先察觉”——“每当我要做出选择,对那个家伙的行为举止做出判断的时候,我总是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也就是那家伙活着的时候一直想留给别人的印象。”

罗梅洛和弗拉加已经变成了一个人,或者是“一场闹剧中的两兄弟”——“靠谎言闪电般暴发起家,又在闪电中轰然倒地”。弗拉加的女友奥菲利亚(在勇敢地说出真相之货真价实的英雄的抚摸下,她仿佛变成了苏珊娜·马尔克斯)说出了某些专家狂躁不已、听众们纷纷退场的原因——“你今天对他们说出了真相,这才是最要紧的”。

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另一篇几乎是对标残忍之社会现实(军政府镇压人民)的小说《索伦蒂纳梅启示录》里一句主人公的独白写出了《亦步亦趋》里罗梅洛研究专家弗拉加大获成功的原因——“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这种想法总是先于人们的理智,并把理智远远地甩在后面”。   在某个时期,在某些城市,在某种(体)制下,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人们需要看到需要听到的结果。比如tielian女,比如某些侵入某些抗争,太多人知道真相,更多的人不说,一旦听到真相,或者像某些专家一样狂躁,更多会像观众一样愤怒并纷纷退场,在某个时期,在某些城市,在某种(体)制下,没有真相,只有被需要的真相。没有历史,只有被需要的历史,没有研究,只有被允许的发表。没有什么罗梅洛,只有你需要的罗梅洛。

 

想起一首旧作《木头人》——

山山  水水

我们都是木头人

谁也不许动一动。

 

不许动!

 

 山  水  

我们都是木头人

谁也不会动一动。

偶尔玩玩无伤大雅——某种成功有效的精神操控及恫吓术如果玩得太多、太滥,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谎言、矫饰和遮掩会成为一种表演瘫痪的习惯性动作,时间长了,真相的针石甚至和真相有关的利益和利润都不能唤醒那些“木头人”。

 

   弗拉加毫无同情心,他对苏珊娜的女儿不屑又粗暴,甚至将自己没有写出真相的原因归咎于这个水果摊贩(拉克尔)藏下了关键的第四封信,他心里清楚得很——故意压缩了和拉克尔谈话的时间;没去深挖拉克尔知道却没有说出的东西;想当然地认为那三封信是仅有的三封。假如他愿意,这个伪善的砸场子的作家很可能成为一个民众需要的英雄——为了内心的安宁,制造谎言的始作俑者撕碎了谎言,将“真相”呈现给——他真的能成为英雄吗?——哦,那些读者、那些观众、那些亦步亦趋的演员——那些拉丁美洲的非木头制成的贵族老爷、有闲阶级、姑娘和民警,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真的会被和真相有关的利益和利润唤醒吗?

 

2022.3.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