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陀螺一样耐心的旋转——一种咏物诗的写法,以菲利普·拉金的《陀螺》为例
(2021-09-03 09:57: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陀螺一样的人,人一样的陀螺
——一种咏物诗的写法,以菲利普·拉金的《陀螺》为例
张永渝
陀螺倾斜而摇摆,
重新送出旋转:
起初
绕着地面扭动,
然后庄重地挺直身子,
像蜡烛的火焰,直到
变得无声,熟睡,
移动着,然而安静。
它们就这样奔跑,直到,
一个踉跄,
一个摇晃——很快消失——
它们的步伐开始改变,
再次倾斜
仿佛绝望地疲倦,
它们颤抖着,于是
我们曾赞美过的平衡
变得蹒跚,咔嗒一声仰面倒下,
悲哀地结束。
——而最令人惊愕的
是那微小的最初的颤抖,
那个绊倒,由此
我们明白无疑
它们已几乎耗尽,
就要开始死亡。
——菲利普·拉金·《陀螺》·舒丹丹翻译
意志与勇气一旦凋丧,头发、耐心、健康、优雅的文法、精妙的修辞将纷纷坐上别寻他路的汽车。而曾经的创造者——陀螺一样的人,将——“咔嗒一声仰面倒下,/悲哀地结束。”
诗之最后几行可视为格言大师菲利普·拉金的屈尊教导——希欲保持创造,不被意外的裂缝和磕绊所搅扰,无脚鸟或陀螺一样的创造者就要不断地“重新送出旋转”——由此,回望诗之前两行,我们不得不为拉金的精妙所折服。
全诗之形态、语调和功能都模仿了陀螺旋转的姿态——细节真实,剪裁巧妙,想象合理,规箴恰切。《陀螺》不仅是一篇形意兼通、不露声色的咏物诗、一篇创作论,亦可视为人生的咏叹调——诗写与生命一样,就是无尽的生理与心理的由适应开始的旋转——平稳——成熟/“无声”——歪斜/走神——摇晃/犹疑/懊丧——颤抖/崩溃——“悲哀地结束”抑或——“重新送出旋转”
哦,陀螺一样的人,人一样的陀螺,陀螺一样的无脚鸟,无脚鸟一样的骑桶者,甲虫一样的变形者、雨中行走的无头人,生产线上的平面人,走进汤屋的无脸人,边城的写家子,扣在碗底儿的鱼,风中的无脚鸟,柔软狡黠的蚌虎,插着小丑鼻子的雪人儿,燕子部的歌者,柳条部的舞者,陀螺一样的人,人一样的陀螺,谁不在泥中,哪一个不是勉力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