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四十三本作品集《小茴香》出版之际
(2020-06-17 17:23: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写在第四十三本作品集《小茴香》出版之际
张永渝
大多时候我出书是随机性的,心血来潮开始编,编好了就排,排好了就出。也有卡时间节点的,比如生日、新年、春节等,最明显的例子是《瘦马》,这本书太薄了,因为我想赶在9月1日之前出来——为自己的生日献礼。
给作品集起名字,就更加随机,都是编完以后,再点开一个个文件夹,回溯,找到一首还算顺眼的作品,估计小肖设计封面也没有多大的障碍,就用机械手臂把它钳到出口,留待它印到后勒口上。如《结网》、《墙角的蒲公英》、《年轮》、《鸟兽青铜刀》、《领带夹》。这几年的书都是这个思路。就近的两本是例外——《良耜集》太厚了,一首代表作怕压不住,它的配搭《考槃集》是因为我太懒,压根儿也没找。随便借用了一个《诗经》的篇目。
这篇文章就是写到这儿,我才找到这个书名。“新型试纸”内容敏感,“贴鼻子”题目不错,只怕小肖设计封面有困难。我属意“叙事”部分的“过剩的浒苔”,这首诗我喜欢。可设计起来难度更大。便在“抒情”里找了一首短的“以诗解诗”的作品。
夏天渐深,“小茴香”算是应季蔬菜,它特有的、强烈的香气令人难忘,这是母亲和我最钟意的馅料,十几年来我们年三十的饺子都是鸡蛋茴香馅。《唐本草》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茴香善主一切诸气,为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之要品"。或许我的这篇同名作品亦有这样的作用——
中午,他回到家
看母亲将裹在报纸里的
小茴香
竖起;戳齐
一刀就裁去了那些
他急于表达
却不得要领
散落在各处
怵怵探探的
开头。
这一首及其引领本书十行以内短诗按比例交错印在日历上,差不多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家厨房里小茴香出现的频次。这种蔬菜不怕冻,可以焯好了装袋,留待冬天包饺子。我的作品读者越来越少了,但愿,它到了冬天还能被人记起。
不知小肖会设计成怎样的封面,但愿这里面的《燕子》、《水写布》、《大雨》、《并蹄莲》等作品可以怡养情志、补中益气。
(20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