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之加减张永渝

(2019-06-16 08:55: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记忆之加减

张永渝

《还给我》的作者严力以一个类似语文游戏的减法,在诗里用五一六通知的1966减去(以破折号代替减号)四五事件的1976,借孩童(“老李的孙女”)之口说出了《负10》的结果。

我把文章下面时间之附注看作是信号的传递,山顶、路旁、海上——手电、马灯、信号灯,在风中、在起落的波涛里,通过节奏、频次或许光之强弱的变化传递讯息,随写作进程的延展,顽强标记的作家带给良夜的旅人以温暖的场景,列车飞驶,他会像于坚一样看见忽明忽暗神秘莫测、田野、山坡上黄色的、柔软如绸带的灯光。又似年少轻狂时、照临寂寞小径那橘黄色的星星。

刘小枫的散文《蒲宁的“故园”——记八十年代初的感觉》写于1983年,那一年,吴贻弓拍出了《城南旧事》;刘晓庆、梁家辉主演的电影《垂帘听政》上映;无线的《射雕》已在四五线城市铺开;某些尚未改制的工厂的俱乐部正准备把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钉往高处。设若从零开始,加23,正是孩子们大学毕业的年纪,20065月,他写下短文《何谓“故园”》作为对“八十年代初的感觉”之故园的回望。如下是文章的第一段——

‘故园’并非仅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过得地方,当并非人人都有自己的‘故园’。严格来讲,‘故园’诗歌精神性的语词,其中凝结着某种弥足珍贵但是去了又无从寻回的气息。”

19835黑色的《顽主》把大家幽默了一把,人们开始议论官倒和电影《红高粱,。刘小枫的新作《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提到了契诃夫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这一代人却始终不能摆脱《带阁楼的房子》和《夜行的驿车》中散发出来的理想的温馨”。

  1988减1等于1987。同1月,《中国连环画》杂志登载了油画连环画《带阁楼的房子》。一百年前,“有一位作家,他写了一篇关于自然、风景画、生活与虚无的小说,一百多年后有个青年迷上了这部小说”(何多苓语),这个青年就是何多苓。

忧郁的任尼亚是另一个小翟——“那是八月间的一个忧郁的夜晚——说忧郁,是因为有了秋意。门边站着任尼亚,等着送我一程”(“阁楼”的脚本)。那时节,忧郁的理想主义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离别之时,她在门边显形。这个她,原型是何多苓画笔下的任尼亚和弗丽斯,亦是刘小枫笔下的冬妮娅——“保尔的形象已经黯淡,冬妮娅的形象却变得春雨般芬芳、细润、亮丽而又温暖地驻留在心中,像翻耕过的准备受孕的泥土。”(《记恋冬妮娅》)    我没有在何多苓的画上找到门,只看到一个拱形的花廊入口,任尼亚的背后是幽深的长廊,颜色那么暗,令人压抑与不安,像不祥的预言。隐约的绿色仿佛阁楼里渐渐暗下去的绿色的灯光,仿佛一点微茫的希望。多年以后,孤独折磨着画家,“模模糊糊地想起往事”,他觉得“她也在想我,等我······”,我们看到他的画布上出现了大面积柔和的绿色。(参连环画之第四十三页)

   那是故园的颜色吗?不知道,正如没有人知道米修司(任尼亚)在哪儿,她在想着什么。但那略带忧郁的柔和的绿色一定是秋天的颜色,一如画家压住八月的窗口眺望旧日之所见。尼采在《秋》里写——

“回忆!

那比我美丽的东西的回忆

——我看见它,我看见它,

·······

那飘逝的是永恒的。

2019.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暴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