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有感

(2019-02-10 10:18: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读书有感

张永渝

读雷武铃译《希尼访谈录》,仿佛站在冷军身边看他作画。来自一线毫无保留的技法展示胜过不少猜测,它缩短了距离,大师的灵感之手指出了便捷的小路。

希尼似乎预感到了米沃什的死亡。“在那之前的几个月我一直想到他”,彼时他正在翻译《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信使的讲话——“那段讲话告诉我们这老国王怎么被一个来自大地的声音召往另一个世界,他怎么——听从这召唤——消逝在大地之中。”有了这样的准备,他答应了杰兹·伊尔格的请求,很快就为一家波兰报纸写出了长篇悼文。

写不断索取,往往超出读的储备。身兼数职的阅读(后勤、财政、应急调遣)重建粮仓,播种施肥。合宜的物候丰饶的大地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成熟之快常常超出预期。作物的成长期与被机缘助力的热望成反比。

想起两年前的一段经历。我操持出版一位朋友的小说集——正文已排完,简评(代序)还没有着落(准备了几个月,找不到激发点)。无意中,读到布罗茨基的一段话(“诗人确实像一只鸟·······”),走进情绪小小的洞口,穿过狭窄、长长的甬道,我寻到了文章的泉眼。读陈鼓应诠解老子的书,由郭店楚简之“绝伪弃诈”引出第一部分,接下来——顺理成章。


2019.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亮
后一篇:手电和磁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