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激励与自我激励
(2018-11-14 20:05: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随记,激励与自我激励
张永渝
此种句式最常见的组合方式和某种利于进步的行为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此不陌生。作为主语或宾语它时常在管家组织的日常学习或特别活动中响起,像走山路时马儿摇晃的铃铛。这是系于柔软的颈部关于作风的标配。可即便是领导拍了桌子,要求好好照镜子,批评只好指向随便的“衣着”,自我批评最多限于“大吃大喝”。改善作风如减肥,镜子需要合适的角度才会显现效果。陪女儿逛维多利地下商城,她神秘地对我说,看这些(门口的)镜子了吗,照着显瘦,都是斜的······
激励与自我激励,于地域诗歌而言,是不错的助推。激励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情绪鼓动与方法激励。如今日,我将旧作《每日的英雄》发到圈里,蒙马留言:“今天(2018.11.14其实真是14日了)0点13,读蜀恒这篇《每日的英雄》着实激动,感慨,这些诗之子,如此情怀,如此热爱,如此努力(不包括我),真了然了生命的真谛。我今天读此篇,只能真诚地说:谢谢!蜀恒及身边的诗友。谢谢!”此种情绪上的鼓动并不丢人,它是地域诗生活的一个侧面,我想即便佩索阿也不会拒绝此种催促与鞭策,短时间澎湃的潮汐不会改变他作品的质地。蒙马专为2018金秋诗会创作了一首《血液山》——“你是风中高蹈的灯笼”。10月24日,在赤峰四中一楼阶梯教室登台朗诵,依稀可见30年前那逸兴遄飞的青年放浪笑傲的模样。
今日之方法鼓励来自江西木朵。晨6时55分,他在圈里贴出单德兴导读的威廉斯诗十三首,引言曰:“我要做威廉斯的粉丝。”8时28分,贴出三首诗,包括摹写威廉斯精神之核分行如快刀、精短却从容的《寂静之核》——“一盘子里留下/最后/一个/核桃”——引言曰:“写了《寂静之核》,我就真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粉丝了”。如下是这首诗的剩余部分:“经历过人的手掌内/两两挤压,/粉身碎骨的竞赛,//它挨到最后,/完好如初,/独吞人的客厅/无尽的寂静。”
16时15分,木朵在圈里将十三首威廉斯又发了一遍,引言流露出敏捷的阅读转为练习的收益之小小快慰:“小伙伴们试试看,在你的写作中假如威廉斯这个变量。”
练习要继续,挨到最后,“两两挤压”,边城诗人能否剩下“完好如初”的一首——让这一首诗替自己活着,或许只有命运知道。
(2018、11、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