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的偏差

(2018-10-27 23:48: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记忆的偏差

张永渝

今年的金秋诗会,使我得以纠正两个常识性的错误:与高行健禅剧《八月雪》和一个诗歌流派的名称有关。

10月24日上午,垄青和清子作品研讨会,在诗友研讨承上启下的过门处,我说起“《六月雪》”里的台词:“跨一步便是了”。言之凿凿,会后王静写随感一篇,提到了“这一步”。上网一搜,作者确是高行健,可飞雪跟老爷儿较劲,晚了两个月。想起20年前的信使、《今日先锋》杂志,仿佛就在身边,却总隔着什么,恍惚间,笔记上落下一层清凉的薄雪。

我认定“具象诗派”的提法出自王家新沈睿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欧美现代诗选”,将这种看法引入《具象诗随感》一文——“此外,德语世界的‘具象诗派’(遵从王家新、沈睿的提法)亦有广泛的影响,如那首伟大的《苹果》(当时忘记了作者是谁,作者也无法查到,直接说“如《苹果》”,显得冒失,便用了这么一个暧昧的、空疏的说法)。”

10月23日,“扳着手指头一天天数金秋诗会”的川云从宁城带来五本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外国二十世纪大诗人丛书系列之《狄兰·托马斯诗选》、《艾略特传》、《幻象——生命的阐释》、《史蒂文斯诗选》(某说,因为某个大事件,丛书就出了这四本)和上海文艺版、袁可嘉主编的《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这些书我都买过,且不止一本,如王烨、水琴译(我曾误记为西蒙、水琴)的那本“狄兰”,上世纪九十年代,购买于箭亭子附近的一家书店,一块钱一本,买了十几本。毕业于内大中文系的小姥爷说,这家店的老板认识译者,还告诉了我丛书戛然而止的“真正原因”。这些书连同太多的诗集(如河南教育版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都散失殆尽,部分归于赤峰学院的崔老师或锦山中学图书馆。

“十大流派”厚达870多页,收录了120余位诗人近400篇作品。“具体主义”(而非“具象主义”)部分,我找到了赖因哈特·德尔那首语言实验诗——“伟大的《苹果》”。

同时找到了在60多个手写的苹果单词组成的苹果形状、有关记忆的视觉诗里,那个隐藏在中间偏右下位置、懒惰与虚荣喂养的蛀虫。

201810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