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2018-07-14 11:47:05)|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习作
张永渝
修补自行车胎。看师傅用细锉搓破损处四周的胶皮,搓出宜于涂胶的一小块,颜色像疮痂刚刚脱落的皮肉,上面有看不见的氄刺,便于黏合。此事可喻习作之“粗糙”。它们并不油光水滑,却朝气蓬勃。就近有2015年的堇力,2017年的清子,《学前班》以来的李直,近期的水皮和头陀。
韩东说:“卡夫卡所有的著作都是习作,都是草稿,它们不仅呈现出习作和草稿的面貌,也是以习作和草稿的方式完成的”。
此篇《向卡夫卡学习》可入中学课本,关于写作动机、完成方式、自我激励之机制,值得作教科书般、基础性的细读。
陈丹青《局部》第二季有一集名为“草稿与正稿”。他举出《西欧近代画家》作者文杜里的观点:大师的正稿不如草稿好看,“如柯罗画的《南尼大桥》写生,生气勃勃,可是正稿生气就没有了。”
刚好手边有《菲利普·拉金诗全集》和君特·格拉斯的《万物归一》,里面收入了大量“习作”,给我巨大的启迪。
或许有两类艺术品,一类“已经完成”,宜于高高悬挂,供后进者顶礼膜拜,标示人类精神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一类“尚未完成”,宜于放在案头、随时学习,了解那些细腻的笔触和具体手法,时刻激励自己发现被文法和修辞缠绕的每日,每日作,不懈怠。 如韩东所言:“我们能从卡夫卡那里学到什么呢?其实并不是风格、主题、意象之类的东西。我们从那里学习的,就是无止境地向自己学习。”(《向卡夫卡学习》)
(2018、7、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