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读希尼有感
(2018-03-01 11:09: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随记,读希尼有感
(2018、3、1)
(引文皆为黄灿然译)
附——
又一次骑上206省道
又一次骑上206省道
被削出斜茬,向日葵
三根铅笔高
间或有受委屈的身子
夹着灰黑抽缩的大叶
光杆清简,卸去了圆盘和思想
桔梗干枯。茎秆被束在一起
比实际更远一些
男人将钢叉插进田里
翻土,晃动,女人蹲在地里
挑出细萝卜人参样的根,敲打。
装进编织袋。
盘腿坐在道边的砂石上
等待罢工的发动机恢复常态
突突,突、突,突突着停了,
像一位发烧的作家
急于向着原野
清空他多余的热情
干黄、土黄、深褐色的
桔梗被摊在庭院的水泥地上
三分钟一处的收购点
直到西荒村的“落叶大道”
十分钟,行至龙山
贴着柏油路,这一处被开了平方
却最热闹,钢叉插起“干萝卜”
抖落泥土,挑在一边
“差一半儿得了”
开心的汉子狠狠往里压
“麻丝袋子”又肥了一圈儿
烟雾升腾,在田野里弥漫
这是一个丰收的秋日
值得仔细打量。
(2016、10、17)
6月24日,坐车去锦山,即景而作
六个礼仪卫兵,前行、空了几拍
冒出一个齐腰深的矮子
第七棵,一个毛茸茸的铅笔
一头栽进田里
墨水作坊正等待一场大雨
评书里的白眉大侠,一只灰椋鸟
逆着风、飞,猛地拍打翅膀
穿过热气浮动薄纱似的幕布
画一条V型曲线
像极了今天的上证指数。
(2015、6、24)
十个橘猫九个胖,还有一个压塌炕
——边城俗谚
收割后垛在一起矮小的圆捆
像一勺勺褐色的冰激凌
紧邻被剃了板寸的桔梗田
远处升起笔直、淡蓝色的烟
三三两两
农人围着农用车忙碌
铁叉伸进土里,翻出
路边的秋英像万花筒里的碎片
疾驶中变换
间或有薄涂厚抹的玉米茎秆
像排笔毛刷,像板刷
像板擦、像方形蛋糕
枯黄、土黄、蛋青
突然,一只偷吃的橘猫
飞快地穿过马路
跑向节日、简笔画里的民居。
(2017、10、4
驱车走206省道,路过牛营子镇,即景而作
自东向西
桔梗田里有五株榆树
四棵已经枯死
紧邻稀疏、寥落的青年
不远处
挺立着何多苓笔下低矮的树
《向树走去》里的小孩儿
反身
牵着它爆炸式浓密的绿发
汽车疾驶
只见他缓步走向
激情的八十年代
(201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