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中国诗人红山行暨诗歌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7-11-15 17:04: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应用文 |
在《2014中国诗人红山行暨诗歌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诗人朋友、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地域诗歌”是本次诗会的核心词,诗歌评论家张家谚先生把“地域诗歌”的发生点归结为“独立意识”、“本土意识”和“现代意识”,恰与红山诗社全力推进的“校园现代诗教”总体原则不谋而合。
所谓“独立”,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认为,诗教的要义在于启蒙,常识与良知的启蒙。任何时候,个体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都是社会和谐的文明进步的底色和基石。
张家谚先生主张的“本土意识”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旨趣;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对土地的眷恋和反叛之类”。对此,我们深表赞同。它要求我们应对家乡名物与风情有大致的了解,这不仅是情感的需要,更加是修辞的需要。“长在地上的都是草,飞在空中的都是鸟,这是对自然的凌辱”。
这里面,尤其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意识”。因为我们热爱传统,因为我们热爱母语,因为我们热爱科学,因为我们有先锋的精神,现代的对立面绝不是传统,而是流行于伪,是媚俗和陈腐。
我们安排的讲座,我们遴选的诗歌,将佐证我们的主张。
感谢赤峰四中的朋友们,感谢李国旺校长,感谢赤峰市作家协会的各位老师,感谢令我辈仰止的高晓力先生,让今天的盛会成为可能;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诗人、评论家,尤其感谢长春董辑,你让我斩断了“文化根系”的幻觉,扫清了“地域文化背景”的雾瘴,让我们珍视无时不在而又无法触摸的诗歌圆桌;感谢我的诗社同仁,让我体验如此美好的诗歌生活,让我们向内抱紧,向外突围。
最该感谢的是你们,赤峰四中的学生们,新发的枝丫,初生的角马,因为你们的倾听,使歌唱更加动听,因你们的参与,使赤峰本域诗歌乃至文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