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以毫米(克)的诗歌
(2017-07-08 17:26: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计以毫米(克)的诗歌
精确到毫米,意味着丝米可以四舍五入。
佩索阿在《惊惶之书》里赞美瞬间、毫米和微小事物的阴影:“这些事物比万事万物本身还要卑微!瞬间·······毫米——对于它们大胆地在卷尺之上如此近距离地并列存在,我感觉震惊极了。有时候这些事物令我痛苦,抑或高兴,随后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地骄傲”。(刘勇军译)
边城的文学以公里计。它不需要卷尺,对距离的判断来自于一般经验和估算。作者和真情实感见一面要走上一天。某不在乎东南西北,托托关系能卖了便罢,卖不了的崽、爷不稀罕,放任自流。感情虚假、技术平庸,抓着伪浪漫主义的羹匙,写柿子如写黄瓜,都一个味儿。写狮子如写狐狸。写北京如写南京。写本地偏了500里,写自己隔了好几个世纪。
虽远却快。来得快,点回车,牙签弩射向某群之石膏板;去得也快,被瞬间掩埋。一句诗概括1999:”被泡大的孩子有高山大海/也有妖魔鬼怪//缺少思想缺少留白最不缺的/就是热爱”。
18年过去,越来越快,创作者,越来越亲密,离大路却越来越远。越过一条小沟,追上火车——可人家说:“昨天就好了,我们也顺着过,而且拉人不拉货”。那都是借口,论“货”也不合(规)格,人家精确到克而非蹲在群里蹲筋的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