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感言  张沅

(2017-07-05 22:06:49)
标签:

娱乐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读书感言
张沅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书的收获之大。
       小时候, 一本名叫《丑小鸭》的绘本告诉我 :我们都是生来而具有美的,能否把美表达出来,在于我们有没有自信。它教会我完整的看待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给了懵懂无知的我第一个受用至今的纲领。再长大,我看了《爱丽丝梦游奇境》的绘本,它为我展现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拥有怀表的兔子、 只要红玫瑰的女王、 变大变小的水······ 它给予我的, 是一种名叫想象力的珍宝,从此我学会了用想象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直到现在 ,我还在为我的想像王国添砖加瓦。 
       我渐渐长大 ,开始自己选择要读的书。培根说,读史神人明智,读诗使人慧····· 每种书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我开始看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的世界各地的风景画册,它为我展现了我不知道的世界, 给了我想要探索的动力,也给了我对我们所生活的这片美丽的大地最初的认识。等到认得字再多些,我开始看一套叫国际大奖小说的童书《 外婆与樱桃树》、《 苹果树上的爷爷》、 《 兔子坡 》、 《傻狗杜明尼克》 ·····这些动人的小故事, 或与家人有关,或是小动物的拟人经历,它教给我爱与责任,要珍惜身边的亲人, 要关爱弱小的动物,这些自我的感悟可能是成长过程中家长与老师所不能给予我的,而书,给了我 。
       书带给我的, 还有多种的情感体验。书的世界从不会单调。
       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经常把自己的情感完完全全投入到书里,有的时候读完一个作品,一个星期都还沉浸在作者创造的世界里,体会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无法自拔。熟知杜甫的经历,再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心中总有莫名的感动和酸楚; 读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又会有喜悦在心中绽放,仿佛生命之力就在我们周围推动万物的兴衰; 读春上春树的散文时,会对世界产生既深爱又疏离的淡然; 读刘亮程时,心中会有深深的怀念:是一种对过去日子的使命感 ,对乡土人情的美好的向往和如今它正在逐渐消失的惋惜; 看《狼图腾》,会被充满血性和信仰的古老的游牧民族吸引, 向往辽阔的草原, 憧憬着伟大的腾格里; 读宫崎骏的传记, 看这个固执的老人坚持着用手绘的方法为孩子们带来一个又一个幻想的世界, 我会被他从骨子里追求美好的人性和坚持自己原则的勇气感动······ 这些多种多样、或悲或喜的情感, 让我的内心丰富而又充满感动,仿佛坐在家里已体验了无数种生活,过完了无数个人生。 
       读书有收获,也有疑惑。
       读李白,他不肯屈尊事权贵的冲天傲气就会荡漾在心中;读屈原,又敬重他虽遭奸佞小人妒恨君主疏远仍九死其尤未悔的忠诚;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的叹息,这也是我的叹息。看范蠡,又觉得他功成身退才是人生的智慧;每每翻看《科学世界》、《环球科学》,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让人兴奋不已,读韩少功,又觉得失落的乡村让人怀念·····这些矛盾也是伴随读书而来的,就是这种矛盾,让我产生了疑惑, 让我对书本和周围的的一切产生思考,这些思考虽然有时幼稚,还带着年少的冲动的偏激,但毕竟然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意识。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苇草”。他告诉我们,应该用思想的强大对抗生命的脆弱和渺小。虽然看起来既不脆弱也不渺小,但我仍然时时会感到困惑和惶恐,内心充满未知和不安,这种不安其实就是我思考的盲点,因为这些,才让我更迫切的去读书,去思考,去怀疑,逐渐形成我自己对人生、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而我,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成长,成熟。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上,书写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十个字,它本是学术的精神和理念。但又何尝不是成长做人的标尺呢?人,唯有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才有做人的尊严,而读书,就是一个个让我们向尊严的人生迈进的台阶。 
       人间四月天,让我们内心充满希望和喜悦,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就像春天里的一株蓬勃生长,绿叶沃若的植物,而读书之于我们,就像阳光雨露和氮磷钾之于植物一样,是我们成长成熟长成参天大树的养料。
       在诗人兰波的笔下,阅读就是小船在大海上奇幻的航程。看看我们所处的的这个时代,多么像激越的大海,而阅读者就是一条航船,带着向往和美好,躲避晦涩和拥堵的虚荣,去体验生命的奇幻!阅读吧,朋友,就用体内的铁杵,敲打埋在铜鼓里的桂树,你们看,那流泻的星光也被吸引,忍不住化作银针,将我们天赋的才华编织成春风摩挲的锦绣!
2015、4、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