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记,好的机制

(2017-06-24 21:24: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随记,好的机制
张永渝
    一个业余作家,除了自己的身体和工作,可依靠的还有想象、知识、经验、家人的扶持和机制的助推。在机制上,小说家李直是我永远的榜样:清理四周,强化时间管理,清除多余的激情,集中精力,一天2000字;能读全集不读选集(都是外国作家),利用坐公汽的时间、背诵经典作品,如索尔·贝娄的《赫索格》、杜诗、《红楼梦》。十几年来,创作了十几部长篇,几十部中篇,太多的短篇(片段)。这一切,得益于他的自制和坚持。
     如果将作家比喻成一只鸟,好的机制如上升的气流——“山谷里上升的气流/托举起飞翔的鸟//任你练习、炫耀、觅食/甚至诗意的浪费//好机制是无言的助推/一切随你,随你乐意。”(张永渝·《机制》)

    一分钱不能掰成两半花。但只要他乐意,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方法得当,一分钟可以顶一个小时,刚好掘到佳作的源头。反之,缺乏必要的准备和练习,一天也就一眨眼,旬余缝块耙耙褯。这种创造和平庸之间投入与产出之时间和质量上的不对等,是残忍又无奈的现实。一首诗(短文)挨着一本书,将知识强行植入记忆或者借知识形成短暂的黑洞,吞噬破旧的积习、句式和材料,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不错的机制。如本日,读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接一首《集句,三赠金声(附小引二则)》;读裴士锋《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写短评一则;读阿摩司·奥兹《乡村生活图景》,写《下雨》,二者有微妙的文法和意义上的联系;读王家新《为凤凰寻找居所》,写《代文明办某作,顿悟笔记》,二者无必然联系。
     维持好的机制离不开平和进取的心态。平和难得,如比特币,寻找它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大量的能源消耗。浑如刚健有为的作家在阅读、电影、旅游、美食上的投入。此外,其他有益的视觉、听觉经验之积累,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可若将个人总时间与家人总时间重叠考量、精心计算,就会发现,面向创造的投入至少会带来四重产出:平和心态、健康机制、经验累积和对家人的陪伴。
        将阅读拖到事件的现场,也是好的机制。三五天,我写了多篇与之相关的作品,也在第一时间向同仁传达了我的思考。如下是浅白的一首,一目了然——

蹲守
斑驳的旧围栏作凳子
红白漆染上铁锈的天花
紧贴二十年前的铁艺
被铁丝绑在一起
摩托车后备箱做书桌
背后耸起无形的隔音墙
由等待补测
被拆迁户的噪声垒砌
“你知打多深地基”
阴云遮挡阳光
越来越厚,不再刺眼

恰好围栏的背靠卸下了
肩上的红缨枪
“都是现浇的
你知多厚的墙”
测评。测评。
以逸待劳挨着空城计
斯特内斯库挨着索雷斯库
罗马尼亚当代抒情挨着
306国道扩胸反讽之运动

蹲守。蹲守。
像一条土狗
门没有上锁
“‘这说明他不会走得
太远。
马上就会回来的。’”

丢项。落项。
他突发《奇想》3
每一次见面
每一次谈话笔录
每一次政策解读
每一次蹲守
都像是和诗的会面
何必强求,
但须谨慎对待——
“总是恰到好处
绝没有多余的
激情。”
(2017、6、22)

注1:详《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高兴编译。花城出版社2012年1月1版1次。
注2:详索雷斯库诗《离去》。
注3:详索雷斯库《奇想》。


    好机制离不开细致地准备。依据个人性格、记忆能力、情绪管理水平、阅读规划与习惯、不同“事件”对应的现场环境,须对应准备不同的书籍。如一个征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初评报告已出仍需查缺补漏的工作现场,在评估公司的工作人员赶来之前,读国学经典不如读东欧的诗歌。它语言朴素,机智幽默,漫不经心,毫不做作,奇思妙想令人意外,源于日常的隐喻照亮了现实。它的情调和语调刚好适合嘈杂的环境、被敲碎的时间以及种种如肠鸣一般的纠结。诗里的主人公选择了一本《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读到了斯特内斯库。还有索雷斯库(《离去》和《奇想》)。两首诗节选的诗句与“蹲守”者的心理巧妙对接:被征收户没在家,门没有上锁(他当然不敢进去),估计不会走得太远。他一边坐在生锈的铁杆栏上以摩托车的后备箱为书桌读读写写,一边反思自己的工作策略,想到一次次与被征收户艰难的程式化却效率低下的沟通,提醒自己严守入户访谈的工作流程,想着想着,翻到了《奇想》,一下子扎进“他”(文学爱好者)的心里,这是创作者的经验之谈——“总是恰到好处/绝没有多余的/激情。”

    将边边溜溜零打碎敲的时间编织成微风摩挲的锦绣,同样是不错的方法,但须持之以恒。此种教育来自于我的太姥,我母亲的奶奶。六七岁时我常黏着太姥讲故事,大多已忘记,饺子边的故事却言犹在耳:说从前有个土财主,家里有钱,爱吃饺子,“老辈子人说了,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爱吃饺子呢,就让长工给做,猪肉酸菜、韭菜鸡蛋、羊肉芹菜,不重样地做,葱姜蒜、酱油醋,一样都不少,吃得那叫香。“老辈人不说了吗,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有剩下的,偶尔也给长工吃两个。可有一样,他不吃饺子边,一吃到边儿就不吃了。这么过了好些年,家境败落了,成了要饭的。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好大,他又饿又冷,敲开了一户人家,一看,是原来的长工,也顾不上害臊了,说给我点吃的吧,这大冷的天。长工回了屋,拿出“鼓鼓囊塞“一面口袋,递给财主,财主打开,一看,全是饺子边儿,都冻成了干儿。那长工说,“这就是你当年剩下的,我一直给你留着。看把那财主臊得呀·······”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人从小就该珍惜粮食。而光阴何尝不似珍贵的食粮,从小到大,求学、工作、结婚、生子渐步入生命的盛年,实际上每个生命的个体都被时间在养育。细思恐极:有多少三分五分、十分八分、一刻钟、半小时的“碎条头”、“边角料”时间在无聊地等待、闲聊、嫉妒、难忍的闲气和可以毒死白鼠的郁闷中被冲进了下水道、“被捅进了护城河,往沟里流”。朱熹《偶成》诗云“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无聊的河床中溪水之流速远比在正常的环境中要快。
     干巴巴的人儿,整天 吆喝“老天”和“锤击屋顶的”大雨。雨来,涌起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但由于没有准备、缺少方法,最后被大风吹散。此刻,将创作比作一株成长的树、一位爱好者正临窗而立,想借这大雨换件新衣裳,没成想——崩上了满身的泥点子。

(2017、6、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风里的雨
后一篇:夜晚的写作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