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每日的英雄

(2017-05-28 16:33: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随感,每日的英雄

张永渝

      两年前,“金秋诗会”后的第二天,我、堇力、希群在双子星座四十三度九涮肉馆吃饭,说得手舞足蹈。照顾这屋308室的服务员(同时服务的应不止一间),站在门口,几次欲言又止。终于借添汤的机会问我,“老师,您是姓张吗”,我说是,一脸疑惑。她说:“我是徐福文老师的学生,听过您的讲座——神乎其技,末了高蹈”。蓦然想起,2009上半年,某个下午,曾在赤峰四中主楼四楼(三楼?)东侧的阶梯教室做过一次讲座,题为《<诗经·小雅·无羊>说解》。兴之所至,吟唱《无羊》。记得当时板书写了一黑板。经她一提醒,我记起了这句,也只记得这一句——关于文章结尾的技巧。“大人”为“牧人”的梦作解——“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为了说明“末了高蹈”的效果,我举出自己的作品《广场》,以诗歌评书的方式表演——“保温桶坐三轮儿过来:/“杏仁露啊,   冰凉冰凉的杏仁露啊。”。拖着长长的尾音儿,把学生们引到了白帐蓬连黄帐篷的文化广场(当时,鳄鱼还未张开大嘴,还没有吞掉游廊和评剧)。那天气氛棒极了,主要是学生配合得好。七八节课,高超迭起。福文和学生非常满意。   

     事件发生后门窗紧闭。记忆的场所被遗忘掩埋。不知是怎样的机缘和巧合,什么时候,有心人、路人?——不知是谁会划开那个销簧,打开那把锁,一束光,唤醒了器物与尘埃。比如2015年11月14日,308餐室的聚会。上一日,我写下《单元门口的暴马丁香》——“推开门,去迎接一位朋友,/专程为“金秋诗会”从远方归来”。那时堇力的小外孙还没有出生,为了第六次金秋诗会,坐火车从北京赶回。下了火车,我和他在凯达酒店吃早餐,小米粥、豆沙包、鸡蛋。下午,我坐在台上,拍着板擦,在腾腾的粉末中,模仿刘宝瑞的神态表演诗歌评书《蒙事》。在一架钢琴的伴奏下,十个学生举着牌子在会场里按既定路线穿行,我在台上倒粘稠的蜂蜜,表演诗歌评书《婚姻之液体卷绳效应》,当日中午在家做实验,用了半桶洗发水。下午用了半罐蜂蜜。家里拿去的几个盘子连同剩下的槐花蜂蜜都留在了四中主楼东侧的阶梯教室。晚上,我给堇力看早上的诗句——“雾气消散,它干冷而瘦硬/仿佛有一层自喷的糖霜,清晨之腹稿/恰逢这甜蜜的天赋,我想它不会拒绝。”他手捧打印稿,热泪盈眶。

   那位四中毕业生想让我再说点什么。我想起了2015金秋诗会”的开场白,那是北京大学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饶毅教授的一份致辞:《做自我尊重的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

 

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

 

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

 

世界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

 

而对无神论者——也就是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将如上文意转述给福文的学生,看着她满意地离开。

堇力第一部作品集《暗雷》出版后,某一天早上,他雇了一辆残疾人开的摩的到我家里拉书。一共四包,我俩交错往下搬。女车主问:“这是啥?”我说是书,刚坐你车的人写的书,那女人很惊讶。     他为我讲了接下来发生的事。女车主看了前勒口的照片,确认了这个事实,她对堇力说:“你一定要送我一本,坐车的钱我可以不要,我年轻时也喜欢写”。涮羊肉的那一天,堇力大醉。彼时,以及被突然打开、记忆里那个温暖舒适运书的清晨,堇力是那一刻的英雄。堇力因不懈之劳作,对时间和技艺的珍视,对喷涌激情合理地控制,新浪开博之后,并未唐突灵感之神的眷恋、没有慢待生活对创造的嘉许。他以反复捶打和敲击表达对物性的神奇地赞美,客观地记录生活中点滴人性的可爱,从而赢得了别人和自己内心的尊重。回到家,抄录饶毅教授致辞的结句:“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与此相邻笔记本的右侧,我用铅笔涂抹:“无论年龄老幼,无论地位贵贱,无论财富多寡,无论什么境遇,默念‘今日是金’,把眼光投向日常,写好简单事物,并保持惊喜和颖异之独立,努力做一个自我尊重的人。养育天赋,把握命运,乐享自在,如顾颉刚所言,不辱没自己,不隔绝他人”。如董辑、如堇力、如清子、如鲁瑛、如希群、如冻土。如我珍视的身边的人。如惠特曼所言:“我想张扬自我,呈示自我为万事基石”(《从鲍玛诺克出发》)——“我与我周旋,做每日的英雄”。

2017堇力从北京归来,距离上一次不知归路的沉醉,已经过去了18个月。他数次向我诉说创作的苦闷,于是发给他一首旧作,写于2015年11月30日——“昨天你打来电话/诉说苦恼与困顿/创作遇到了瓶颈云云//除了“阅读第一”/我没有更多的建议/上回书“金秋诗会”/你从北京归来/我写到单元门口的暴马丁香/它干冷而瘦硬的叶子/如今只剩下一枚/在高处/像一个逗号,/期待着文章的结尾//机制如此,/我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它是否成立?/能够挺多久——那要看/层积起来的技艺热望于今时的造化(《最后一片叶子——致陈计勤》)谁知道能够挺多久,即使再挺一天,也要做这最后一天的英雄。  

 

     博尔赫斯《铁币》诗云:“我们应该从别人的缺欠中寻找自己的缺欠。/我们应该从别人的长处中看到自己的长处”。遵循光的衍射原理,或许,我们应从记忆的缺失中找到自己的缺失,应从今日的荣光里看到自己的希望。

 

2017、5、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呆扳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